虎皮蘭作為大衆熟知的一種綠植,它的别名有很多,有些人稱呼為千歲蘭,有些人稱呼為虎尾蘭,這主要緣由于它的葉子上的紋路像老虎的尾巴一樣。特别是養殖得當的情況下,深淺不一的綠色紋路相映襯下,一條一條的,看着格外的霸氣。
在大衆的認知中,虎皮蘭是一種非常好養的懶人植物,
如果作為主人的你沒有做對,那麼植株難免就會出現東倒西歪以及不長新芽的情況。
虎皮蘭不能夠持續暴露在強光以及暴曬之下,因為過度的暴曬就會導緻葉子快速代謝消耗過多的水分而逐漸的幹尖黃葉甚至枯死。
尤其是在室外環境溫度持續超過30℃的情況下,當遠離窗台陽台等太陽直射到的位置。
與此同時還需要在将其安置到室内的同時給予充足的光照,一般柔和散漫的光線照射,每日持續6~8個小時就可以了。
并且如果不想因為環境溫度而導緻虎皮蘭出現非必要的傷亡,當盡量将環境溫度控制在30℃以下以及5℃以上。
虎皮蘭是出了名的肉質植物,它的根須不耐積水環境,通常在養殖的過程中,當盡量采用肥沃透氣的土質來種植,其中摻雜的砂質土壤比重占據為10%以上20%以下。
與此同時,在管理的過程中也需要克制住自己的雙手,盡量在土壤幹透的情況下才澆水。
土壤不幹透的情況或者空氣濕度比較大,例如出現下雨以及下雪等情況,則需要延後澆水,靜待土壤幹透再去動手将土壤一次性澆濕透。一般在将土壤徹底澆濕透後的第2天,土壤的濕度就要下跌至50%以下才算合格,這點可以使用專業的幹濕度檢測儀來檢測。
不要以為土壤不透氣不是什麼大問題,這點對喜歡生長在疏松肥沃土壤中的多肉虎皮蘭而言是緻命的。
想要虎皮蘭多長幼崽以及健康茁壯的成長,通常在盆栽的情況下,間隔1~2年就需要更換土壤。
對種植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根部的老化會直接斬斷植物養分的主要來源,導緻植物逐漸走向死亡。
☞不喜悶
不僅土壤要時刻保持疏松透氣的環境,虎皮蘭才能夠生長,與此同時其所在的外界環境也要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态。
除非遇到特殊的情況,才可以短暫的将虎皮蘭放置在較悶的環境中,一般情況下需要盡量保持其所在的環境和外界空氣對流無阻。
☞不喜鹽堿環境
虎皮蘭和絕大多數的植物一樣都喜歡生長在弱酸性的環境中,土壤的pH數值穩定在5.5~6.5之間,一旦超過這個範圍就會對其生長甚至生存造成威脅。
而土壤中的弱酸性物質卻會随着虎皮蘭的生長不斷的被消耗,導緻土壤裡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失衡,造成土壤鹽堿化。
而鹽堿性的環境對虎皮蘭的生存非常不友好,是以即使土壤沒有出現大面積積水或者結塊的現象,在土壤鹽堿性失衡的情況下,也需要及時的更換土壤。改換上虎皮蘭青睐的弱酸性疏松肥沃的土質。這樣虎皮蘭才能夠健康茁壯的庭長,并且不斷繁殖下一代,嗖嗖的竄爆盆。
【補充内容】一旦做到了上述的幾點,那麼虎皮蘭的生長以及繁殖趨勢就會勢不可擋,是以即使沒有出現任何的狀況,在虎皮蘭以及長出的新虎皮蘭幼苗逐漸的蔓延至花盆的2/3的時候,就需要馬上更換土壤。
因為這個時候差不多虎皮蘭的根部已經将花盆内部的土壤全部給吞噬殆盡了,後期如果沒有填充上新的土壤,確定根系能夠充分的和土壤接觸,并且從中汲取生存必需的營養物質,自然而然虎皮蘭就會逐漸的走向死亡。
是以如果前期采用小盆種植虎皮蘭,後期養護太給力,自然而然間隔一年半載就需要更換土壤或分株換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