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作者:星火彪WarOH

在非洲大陸,文明從撒哈拉沙漠被分開,北部的阿拉伯人是穆斯林,南邊的黑人則很多信仰基督教。

目前,非洲有54個政權,21個是穆斯林國家,剩下的30多個則以基督教為主,或沒有國教。

在信仰基督教的黑人國家裡,東非高原的埃塞俄比亞地位最高,該國不僅有悠久的曆史,而且是基督教最早的傳播地之一,是地球上第二個基督教國家。

埃塞俄比亞還有一個榮譽,該國是非洲近代唯一沒被帝國主義殖民的國家,一直保持了國家主權完整。

雖然有諸多榮譽加身,但這些東西沒有給埃塞俄比亞帶來實際上的利益。近代工業化後,埃塞俄比亞也陷入了黑非洲國家的困境:人口膨脹,工業薄弱,國家積貧積弱。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進入21世紀,埃塞俄比亞政府擁抱了中國,積極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引進中國的資金和技術,給埃塞俄比亞帶來了長達20年的黃金期,GDP增長率冠絕全球。

因而,埃塞俄比亞曾一度被認為是非洲脫貧的樣闆,被聯合國高度評價。

隻可惜,近些年該國遭遇政變,再度陷入了内戰,“黃金時代”被斬斷。

那麼,埃塞俄比亞是個怎樣的國家?它為什麼積極學習中國?現在的埃塞俄比亞路在何方呢?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一、世界著名“饑荒國”,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這個有2000多年曆史的國家是黑人文明的另類,該國人民其實不認為自己是黑人,而是中東的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後代,屬于“被曬黑的白人”。

自古以來,該國跟南方的黑人世界沒什麼交集,反而跟歐亞的基督教帝國聯系密切。

以至于20世紀黑人獨立運動轟轟烈烈時,埃塞俄比亞多次發表聲明自己和這些運動無關,因為埃塞俄比亞一不是殖民地,二不是黑人國家。

該國雖礦産豐富,但是沒有建立起現代的工業體系,隻能售賣廉價的原材料,被西方跨國公司“割韭菜”。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20世紀初,埃塞俄比亞曾短暫被意大利法西斯亡國,後來盟軍幫助埃塞俄比亞複國,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賽拉西至此倒向西方,徹底成為美國的跟班。

冷戰前期,埃塞俄比亞又從美國獲得援助,日子過得還算滋潤。美國包辦了埃塞的軍費和經濟援助,而在冷戰前20年,光軍費這一項,美國就掏出了5億美金保養埃塞政府。

至于海爾.賽拉西皇帝,他曾算是20世紀列國君主裡的“明君”,早年曾勵精圖治。但是在晚年,他也因為獨斷專行和過度驕奢而遭到非議。

70年代,埃塞俄比亞遇到旱災,因政府救災不力,該國發生軍事政變。這次政變由失去補給的下層士兵發起,最後得到高層青年軍人的響應。

在1974年秋天,軍政府就推翻了埃薩俄比亞帝國政府。海爾.賽拉西被軟禁在皇宮,一年後被宣布“病死”。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此後,埃塞俄比亞進入十幾年的軍政府時期,該政府改變了政治政策,選擇投靠社會主義陣營,和蘇聯打得火熱。

蘇聯老大哥的确給了埃塞不少援助,但是該國的經濟依然困窘,社會主義改造隻是軍政府表面争取援助的政治幌子,A錢和浪費的獨裁政治才是本質。

埃塞軍政府統治時期是公認的非洲反面教材,該國以反專制為理由推翻了皇帝,但是自己本身又陷入了獨裁陷阱。

軍政府時期,埃塞俄比亞工農業産值不增反降,加上内戰的摧殘,讓埃塞俄比亞在20世紀末出現震驚世界的大饑荒。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在1983年到1985年期間,埃薩俄比亞爆發大饑荒,這場饑荒是天災加上人禍,本來全國就普遍幹旱,政府卻忙于内戰,疏于救災。

整個埃塞俄比亞饑殍遍野,在聯合國已經盡力援助的情況下,仍然有800萬人活活餓死。

鑒于其慘烈程度,聯合國将這次危機列為人類20世紀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之一。

災難結束後,埃塞軍政府已經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國内各民族對其失去信任,軍政府最終于1991年被起義軍推翻。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二、“中國模式”助飛埃塞俄比亞

1991年,埃塞俄比亞的内戰結束,“埃塞俄比亞革命陣線”建立了政權,并在世紀末和鄰國厄立特裡亞打了一場殘酷的戰争。

這場埃厄邊境戰争是世界著名的窮國大戰,戰争讓兩國陷入了深刻的危機,經濟幾乎崩潰。

進入21世紀,埃塞俄比亞政府為了改變國内一貧如洗的境地,積極謀求發展經濟。

此時放眼世界,冷戰後的世界格局已經不再是“東西分明”,世界各國基本按照經濟水準劃分,歐洲和少部分亞洲國家成為發達國家,後面的開發中國家奮起直追。

在開發中國家裡,中國的發展最為引人矚目。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開放國内市場,吸引外資投資,在沿海地帶建立起了世界最大規模的工業區,然後靠制造業拉動其他行業發展,完成了經濟逆襲,GDP總量進入世界前10。

而埃塞俄比亞作為一個非洲國家,卻認為中國的經驗最适合自己,是以哪怕當時西方世界都表示願意和埃塞政府合作,埃塞政府還是選擇了中國。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是以埃塞政府也想走勞動密集型産業的發展路線,中國在這方面經驗則十分豐富。

在政府的牽頭下,大量中國企業在埃塞俄比亞投資辦廠,把輕工業産業園辦了起來,生産鞋子、服裝、玩具和食品。當地勞工經過簡單教育訓練就能上崗,成本不高,政府還能拿到稅收。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在埃塞俄比亞有2000多個投資項目,包含土木工程、采礦冶金、電子産品、電信網絡等等,其中大頭是制造業也就是工廠,占到投資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

除此以外,中國經驗告訴埃塞俄比亞,要實作國家富強,就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埃塞俄比亞本是個農業國,又處在高原,很多地區沒有公路和鐵路,城市裡也缺乏軌道交通。

而在中國的幫助下,埃塞俄比亞政府貸款修路,在20年裡讓國内形成交通網。

大量的公路和鐵路不僅聯通了國内的各大城市,還把埃塞和沿海鄰國聯系在一起,給予這個缺乏出海口的内陸國很大的幫助。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最後,國家要長遠發展,就要有一定比例的國有經濟。

埃塞俄比亞政府雖然不是穩定的強政府,但是各黨派都同意讓大企業國有化,尤其是一些礦産和重工業,這是該國的經濟命脈,都要捏在政府手裡。

而中國則每年在埃塞俄比亞進行大量投資,埃塞俄比亞境内的不少企業和交通線都是中方負責營運的。

鑒于埃塞俄比亞的繁榮和穩定,非盟把自己的總部都放在了該國首都亞德斯亞貝巴。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三、埃國重陷内戰,非洲問題根源何在?

其實,埃塞俄比亞能發展這麼快,和該國在這20年多來的政治穩定也有關系。

自1991年軍政府被推翻以來,埃塞俄比亞隻進行過一次邊境戰争,沒有大規模的内戰和政變,穩定的國内環境讓發展經濟成為可能。

可在2021年初,穩定了整整30年的埃塞俄比亞再次陷入内戰。這次内戰起自北方的“提格雷人民陣線”,這個武裝集團要求在當地自治,遭到埃塞政府拒絕後立刻武裝起義。

在北方陷入戰亂時,埃塞俄比亞南方也出現了一支“奧羅莫解放軍”,要推翻埃塞政府的統治。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内戰,是廣大非洲國家最難以逾越的一道障礙。

因為曆史原因,非洲很多國家以前都是殖民地,他們的國境線都是殖民者在地圖上畫出來的,跟傳統習慣不符。

然而,當一個國家強行把不同種族和宗教的人民聚在一起,又沒有強大的主體民族坐鎮,最後就會亂成一鍋粥。

說到底,埃塞俄比亞内戰就是民族問題的爆發,該國的奧羅莫人、阿姆哈拉人、提格雷人、索馬裡人、維萊塔人都想奪取政權,各族有自己的政黨,一直在為總統、總理人選而吵架。

如提格雷人,這種長期得不到中央政權的小民族就想搞自治,在本省進行政府選舉。可中央政府卻不同意,最後就釀成了戰争。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埃塞俄比亞内戰爆發後,雖然該國的經濟還保持着增長,但各國已經不看好它的未來。

戰争爆發後,中國的大型企業和民間的商人紛紛得到撤僑保護,國際上也對這場内戰表示關切。

然而,在政府軍和叛軍傳出反人類醜聞後,聯合國開始考慮對埃塞俄比亞進行制裁。

埃塞俄比亞一打仗,北非的埃及、蘇丹以及阿拉伯世界都有了興趣,多個國家表示“關切”,可一些國家如蘇丹、埃及的态度暧昧,和叛軍勾勾搭搭,都想趁機從戰争裡分點好處。

中國雖然是埃塞俄比亞政府最大的合作夥伴,但是中國秉持不幹涉别國内政的外交原則,沒有深入牽扯到這場内戰,反而是遠在大洋另一邊的美國積極入場。

埃塞俄比亞:照抄中國,GDP20年翻十倍,形勢大好為何又陷戰亂?

,但非洲國家若想借鑒中國模式起飛,還需要從根本上消除“根基不穩”的因素。

畢竟,非洲多國在政治和國防不穩定的情況下,所有的經濟成果都可能會被不懷好意的第三方破壞,這無疑是一個悲劇。

埃塞俄比亞内戰現在已經進入下半場,可能會在不久後分出勝負。幸好,無論政府軍還是叛軍,都表示會以國家發展為最高目的。

在不久的未來,當這個非洲國家重回和平和穩定之後,大機率還會繼續邀請中國企業來幫助發展。屆時,中國工商界也必将會鼎力相助。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從共建型園區視角論中國産業園區模式對埃塞俄比亞經濟發展的影響》,徐嘉勃、喬基姆·迪特爾、王興平

2、《中國與埃塞俄比亞共建"一帶一路"初探》,王向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