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拾光記|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變成新綠洲

作者:齊魯壹點

初秋的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風吹過綠色的田野,紅色的藜麥、綠色的苜蓿、成片開花的玫瑰和金銀花長勢旺盛,共同組成了一幅豐收在即的斑斓畫卷。

每一位生活在這裡的農人們,都知道這片綠色的價值:這是鹽堿地上種出來的綠色!這片曾經極為貧瘠的土地,如今已經成為高産的糧倉。

拾光記|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變成新綠洲

欣欣向榮的豆田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入海口攜帶泥沙在渤海凹陷處沉積形成的沖積平原。由此,其中心城市東營市在誕生之初便面臨着一個世界性難題——鹽堿地治理。測量顯示,東營市鹽堿地面積341.8萬畝,占全省鹽堿地面積的38%,是大陸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利用難度最大的三角洲型鹽堿地之一。這其中,鹽堿耕地面積196萬畝,占東營市耕地面積的59%。鹽堿地被稱為土地的“絕症”,重度鹽堿地幾乎是一片不毛之地。

“向鹽堿地要糧食!”這個曾經看似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如今已經成為現實——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正迎來豐收的季節。

鹽堿之變

“以前這都是一片鹽堿地,别說糧食了,就連草也不長。”李瑞田指着腳下綠色的田野,“下了雨,太陽一曬,這裡白茫茫的一片都是泛上來的鹽堿。”

作為省黃河三角洲農高區試驗田的管理者,52歲的李瑞田生在這裡、長在這裡,“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糧。”李瑞田口中蹦出的這句民諺,道出了鹽堿地上農民之難。由于土壤含鹽量高,除堿蓬等少數耐鹽堿植物外,幾乎寸草不生。

如何喚醒沉睡的鹽堿地?鹽堿地既是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也是潛力巨大的後備資源,根據粗略統計,大陸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可以利用的就有5.5億畝,而這其中至少有約2億畝具有改造潛力。如何做好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2009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支援黃河三角洲荒堿地綜合治理,有計劃地對荒堿地進行開發治理及改造中低産田”,由此吹響了向鹽堿地要糧食的号角。

更大的轉機發生在2015年10月。國務院批複同意設立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這是大陸第二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從誕生之初,這塊總面積350平方公裡的土地就成為“希望的田野”:鹽堿土壤面積達43.97萬畝,占總面積的80%以上;土壤鹽分含量從1‰至10‰自西向東梯次分布,覆寫了輕度、中度和重度3種鹽堿地類型,是濱海鹽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探索荒堿地治理新技術的天然試驗場。

正因為鹽堿地的類型極為全面,是以“國字号”農高區肩負破解特殊難題的使命——鹽堿地綜合利用。

一場科技會戰在黃河口悄然打響…

東營市和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向進駐示範區的科研院所提供試驗田和必要的科研條件,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機關的科研團隊紛至沓來。

拾光記|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變成新綠洲

科研人員在進行實驗

向鹽堿地要糧食,最難的就是如何破解土地的鹽堿化,對此農高區創新使用了“管道節水降鹽新模式”:過去調控土壤鹽分,主要是用“深溝大壑”“大水漫灌”,簡單了解就是用大水去沖走土壤裡的鹽分,這樣的方法不僅費水,而且效果也不穩定。現在則是用“管道”代替了過去的“管道”,一條小溝代替了過去的10米寬深溝。一畝地用20多方水就足夠。采用這一新模式後,農高區鹽堿地土壤鹽分從4‰-6‰穩定下降到3‰以下,由中度鹽堿地降為輕度鹽堿地,節約淡水38%以上。

不僅如此,同時進行應用微生物菌劑改良土壤的推廣、實施精準施肥技術,開展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推行種植制度改革,增加植被涵養生态……

在育種的選擇上,黃三角農高區正在探索由傳統的田間篩選和雜交育種,向分子設計育種轉變。近年來,各個育種團隊在農高區搜集儲存了耐鹽種質資源1.8萬份,篩選評價了育種材料6000餘份,初步選育出37個新品系,示範推廣9.2萬畝,畝增效益15%-20%。1.28萬畝的鹽堿地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基地上,相繼種上了黑小麥、藜麥、大豆等耐鹽堿糧食作物和苜蓿、燕麥等耐鹽堿牧草。多條腿走路,黃三角農高區走出了一條鹽堿地生态高效農業發展的路子,昔日的“不毛之地”變為現在的“希望之地”。

土地之豐

對于黃三角農高區裡的所有農人來說,2021年10月21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的上午,正在東營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

農技人員介紹了示範區育種思路的轉變——從治理鹽堿地适應植物,到選育耐鹽堿植物适應鹽堿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就像發展旱作農業,不是治理旱地,而是要推廣适宜的耐旱植物品種。”

“總書記在豆田裡俯身彎腰摘下幾個豆莢,用手撚開仔細端詳,然後将一顆豆子放進嘴裡咬了一下。”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負責人羅守玉回憶當時的情景。

考察中,沿着大田一一走過,總書記仔細了解,不時詢問作物特性、品質、産量、效益。“總書記對耐鹽作物管理非常關心,也非常了解。藜麥是種新作物,總書記能準确說出它的一些特性。”羅守玉說。

拾光記|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變成新綠洲

綠意盎然的黃三角農高區

“當時總書記提到,土地資源是很寶貴的,抗鹽堿作物發展起來對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義的,對中國糧倉、中國飯碗也能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論文寫在大地上,你們這件事做得很好。”羅守玉回憶,在向總書記彙報時,總書記專門問起全國農高區和鹽堿地情況。“總書記心裡一直裝着糧食安全,裝着中國飯碗。”

正是總書記關注的這款大豆,今年又将結出累累碩果。

“今年大豆畝産可以達到800多斤!”這樣的産量是什麼概念?農高區的種田大戶靳振東告訴記者,從前這片土地的大豆産量,一畝地隻有200多斤,而這還是風調雨順、精心護理的前提下。

“這款東航-D95大豆的品質特别好,不僅各種營養成分高,而且特别适合做豆漿,做出來的豆漿細膩少渣,而且沒有豆腥氣。”靳振東站在綠色的豆田中,“豆子現在已經可以煮着吃了,每一個都豆莢裡都能有三、四粒豆子,鹽堿地上能種出這麼好的豆子,就連來驗收産量的專家都覺得不可思議。旁邊的玉米還沒熟透,正是最好吃的時候,煮出來又香又糯;我們種植的黑花生收成也很好,籽粒特别飽滿……”

黑小麥畝産900斤、藜麥畝産380斤……随着一系列土壤改良技術推廣應用,昔日“十年九不收”的鹽堿地逐漸展露新顔。

拾光記|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變成新綠洲

鹽堿地上,大豆的累累碩果

生活之望

變成了綠色之洲的黃三角農高區,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這片創新的綠色熱土中。

天氣炎熱,康伯倫生态農業(山東)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聖波卷着袖子、挽着褲腿在金銀花花圃中修剪枝桠,這片金銀花是克服重重困難從美國帶回來的苗種,每一棵,都足夠珍貴。

拾光記|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變成新綠洲

李聖波在修剪金銀花

“今年的産量非常好,從鹽堿地上種植的金銀花苗木,不僅産量能夠媲美良田種植,從功效成分上也十分優秀。”李聖波告訴記者,實驗種植的金銀花、枸杞、玫瑰等多種中藥材,經過一年多的生長,目前态勢都十分不錯,“目前我正在對接相關的中下遊企業,希望将這些中藥材做進一步的開發,現在我們已經研發成功了好幾款金銀花茶,不僅在口感上克服了金銀花開花後口感變差的問題,保健功效方面的測試結果也很好。”

在來黃三角農高區之前,作為留學回來的專家,李聖波手握衆多中草藥苗木資源,有多種選擇和機會,但是在綜合的考量之後,他還是選擇了來到東營,在鹽堿地上播撒綠色的創業種子。

“從土地選擇來說,鹽堿地無疑條件最差的。”李聖波說,自己選擇這裡,意味着選擇了挑戰,“打動我的,不僅是農高區招才引智的誠意,還有農高區未來的潛力。鹽堿地是我們國家将要重點利用和開發的土地資源,如果我帶來的這些苗木資源能在鹽堿地上種植成功,那就能夠在其他的鹽堿地上推廣應用,讓更多的鹽堿地綠起來。”

鹽堿地的豐收,也為更多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帶來了希望和改變。

“我現在在農高區打工,一個月能收入4000元,我老伴一個月能掙3000元,我們家的土地流轉費是一年1.5萬元。活不累,錢不少,現在的生活很好啦!”今年61歲的孫長華,是黃三角農高區附近的農戶,負責種植農高區的作物。跟莊稼地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孫長華覺得年紀越大,反而越“不懂”種地了。

拾光記|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變成新綠洲

孫長華在試驗田打工,一個月能收入4000多元

“之前我們隻能撿那鹽堿不重的地方種,産量都很小,辛辛苦苦一年到頭,結果一畝地的小麥就打出500斤糧。如果碰上旱澇,那收成更少。現在這裡的糧食可不得了,今年的小麥一畝地收了1200斤,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孫長華說,别說是一些專家了,就是很多從農科院和大學來的學生,都是二三十歲的年紀,但比自己這個種了幾十年地的老農民還要專業,“這些小閨女、小夥子種地是真厲害,種啥啥豐收,現在不相信科學可不行。”

孫長華說,随着農高區的發展,自己一家人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前幾年還在農高區附近買了一套三室一廳的電梯房,有暖氣有空調,兩個小孫子一到暑假就願意過來玩,“這樣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洋芋圓滾滾,麥穗根根長。孫長華說,現在農高區的莊稼,個頂個地賽着長,“土地好不好,就看莊稼,莊稼不會跟咱說謊,在咱農高區,鹽堿地也能成良田。”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