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椰”風襲來,這裡有關于椰子的一切!

作者:農科專家線上

大陸第一篇關于椰子的文獻記錄,是出自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其中對漢武帝建造的上林苑有一段描述:“沙棠栎槠,華楓枰栌,留落胥邪,仁頻并闾,欃檀木蘭,豫章女貞。”其中的“胥邪”就是指椰子樹。

椰子是典型的熱帶水果,是大陸海南省的著名特産,椰樹素有“生命樹”“寶樹”之稱,其椰子水可以談得上是純天然的飲料,清涼、微甜、晶瑩透亮、有着止渴利尿的功效,是極好的消暑解渴之品。而椰肉有着芳香的氣味,色澤如同奶油膏,觸感光滑,入口清脆濃香,可以直接食用的同時也可以制作菜肴、蜜餞或者各類零食。

産地

關于椰子的原産地,衆人說法不一,有說産在南美洲,有說在亞洲熱帶島嶼,但大多數認為起源于馬來群島。現廣泛分布于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熱帶濱海及内陸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0°左右,尤以赤道濱海地區分布最多。其次在南北緯20°~23.5°範圍内也有大面積分布。大陸種植椰子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現主要集中分布于海南各地,台灣南部、廣東雷州半島,雲南西雙版納、德宏、保山、河口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椰”風襲來,這裡有關于椰子的一切!

品種

椰子分為高種椰子和矮種椰子,其中高種椰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量種植的商品性椰子。

高種椰子植株高15米~30米,基部膨大,異株授粉,7~8年開始結果,含油率高,經濟壽命長達70~80年。

矮種椰子按果實和葉片顔色分為紅矮、黃矮和綠矮三類。植株僅高5米~15米,自花授粉,3~4年開始結果,果小而多,椰肉薄、軟,含油率低。經濟壽命30~40年。主要作水果、雜交親本和觀賞用。

生長環境

“椰”風襲來,這裡有關于椰子的一切!

椰子為熱帶喜光作物,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和海風吹拂的條件下生長發育良好。椰子适宜在低海拔地區生長,大陸海南島在海拔150米~200米以下的地方才能生長發育良好。此外,适宜椰子生長的土壤是海洋沖積土和河岸沖積土,其次是砂壤土,再次是礫土,粘土最差。

對照射的溫度也有要求,一般年平均溫度在25℃以上。如果一年中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在20℃以下,椰子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減産現象。若是溫度低于15℃,則會導緻花和果實掉落,葉子變黃。不僅如此,椰子還喜歡充沛的水源,如果年降雨量能保持在1500毫米以上,那麼它就會長勢喜人,椰子的個頭會很大,數量也會很多。

養生功效

《本草綱目》中記述:椰子肉“甘,平;無毒”。“食之不饑,令人顔面悅澤”。椰子水“甘,溫;無毒”。椰殼“能治梅毒筋骨痛。”

1

椰子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鉀、鎂等,能夠有效地補充人體的營養成分,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2

椰汁含有豐富的鉀、鎂等礦物質,其成分與細胞内液相似,可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達到利尿消腫的功效。

3

椰肉及椰汁均有殺滅腸道寄生蟲的作用,飲其汁或食其肉均可驅除姜片蟲和縧蟲,用之于臨床,不僅療效可靠,且無毒副作用,是理想的殺蟲消疳食品。

4

椰子含有的糖類、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元素能夠擴充血容量,補充細胞内液,長期食用能有駐顔美容的功效,還能防治皮膚病,椰子殼油還可以治療癬和楊梅瘡。

“椰”風襲來,這裡有關于椰子的一切!

食用宜忌

■ 大便清洩者忌食椰肉。

■ 體内熱盛、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支氣管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胰腺炎、糖尿病等患者忌食椰子。

■ 脾胃虛寒者、脾虛濕重者、畏寒怕冷者和尿頻者忌食,糖尿病要少吃,宮寒者經期、孕婦孕早期和産後忌食,不宜長期過量食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