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作者:萬物靈

你知道比非洲獅還要大,體長接近4米,甚至能吃猛犸象的獅子嗎?

身為萬獸之王,獅子一直是草原上絕對的霸主,不僅是唯一能夠真正發出吼叫聲的貓科動物,也是唯一以群居為常态的貓科動物,它們的視力比人類強6倍,在食物鍊中位于最頂端,甚至能捕殺同類,那什麼品種的獅子實力最恐怖呢?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第一種:加丹加獅

加丹加獅也叫卡拉哈裡獅、安哥拉獅,是非洲獅的亞種,其耐熱和耐渴能力在獅子中是佼佼者,它也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獅亞種之一,成年野生雄獅的平均體長可以達到2米以上,加上尾巴接近3米,體重在200公斤左右,目前最大的野外紀錄是一頭名叫Castor的雄獅,它體重達到了272公斤。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加丹加獅的身體非常強壯,爪子寬大而鋒利,在捕獵的時候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和其他地區的一些非洲獅比起來,它的身體架構也更加矯健輕盈,鬃毛非常旺盛,除了頭部和頸部之外,雄獅的背部、胸部,乃至前腿上都有着厚實的鬃毛。

加丹加獅無論雌雄,尾巴上都有一團黑色的球狀束毛,裡面還藏着骨質硬包,能夠幫助他們驅趕蚊蟲,像一個黑色的絨毛團一樣。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它們會像其它獅群一樣團隊合作,捕食一些有蹄類動物,比如斑馬、疣豬、南非劍羚等,利用鋒利的爪子以及宛如剃刀一樣的裂齒,許多獵物都難逃它們的圍捕。

不過有時候它們也會單獨捕獵一些類似野兔之類的小動物,是以它們捕食的數量比其他非洲獅要多。它們還喜歡夜間捕食,不僅可以避開白天酷熱的太陽,還能借夜色隐藏行蹤,提高捕食成功率。

第二種:巴巴裡獅

巴巴裡獅也叫北非獅,是北非肉食動物的三巨頭之首,也是和亞洲獅血緣關系最接近的獅子。

雄獅的體長可以達到2米8,體重達到230公斤,而雌性的體型則要小一些,但也能長到2米5。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它們的毛色偏灰,鬃毛遍布頭頂、頸部,後背,以及腹部,甚至一直延伸到了大腿的内側,看上去非常威武,可以說是保留了相當多亞洲獅群祖先的痕迹,戰鬥力也不同凡響。

曾經就有一位名叫朱諾的巴巴裡獅,一生中殺死了13頭老虎,非常兇殘,就連最出名的馴獸師克萊德·貝蒂在馴服它的過程中都受了無數的傷。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而在公元前1000年,因為巴巴裡海岸的海盜喜歡襲擊地中海以及北大西洋來往的船隻,擄走了大量居民作為奴隸販賣,還将一部分基督教徒拿去喂巴巴裡獅。巴巴裡獅是以有了一個“人類之敵”的名号。

然而如此威武的獅子,在古羅馬帝國時代卻受到了殘忍的對待,它們被大肆俘虜,被迫成為了它們競技場上的奴隸,讓它們與角鬥士進行所謂的格鬥表演。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野生獅子當然不是那麼容易馴服的,當它們從被關押的黑暗地牢進入到巨大的角鬥場中,看見面前挑逗的角鬥士後,巴巴裡獅的血性被激發出來了,開始對人進行瘋狂撕咬,場面十分血腥。

到最後,400多頭雄獅全部倒地而亡,但曆史書上卻沒有記載當時幾百名拿着利劍和長矛的角鬥士最後死傷多少,而這樣殘忍的鬥獸表演比賽,一直持續了五六百年,對于巴巴裡獅種群來說可以說是緻命打擊。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直到1922年,最後一頭野生巴巴裡獅倒在了一個農民的槍下之後,野生的巴巴裡獅已經滅絕,而動物園裡如今幸存的,隻是一些有巴巴裡獅血統的雜交獅子。

第三種:克魯格獅

克魯格獅也叫德蘭士瓦獅、南非獅,是一種主要生活在半沙漠地區和熱帶稀疏草原地帶的獅子,雄獅加上尾巴身長能超過3米,體重能達到250公斤,而雌獅也能長到2米75,重達180公斤,是現存獅子中體型最大的獅子,也是唯一有白色變種的獅子。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它們的鬃毛顔色也随着年齡的變化而逐漸變黑,年輕的獅子鬃毛是金黃的,而越穩重成熟,鬃毛顔色就越深。它們有着非常敏銳的視力和聽力,以及嗅覺,還有強壯的四肢。

它們通常會在距離獵物30米之内加速奔跑靠近獵物,再借助後腿猛撲上前,用抓取力強的前肢控制它們,再用強大的下颏(kē),以及發達的犬齒和裂齒,咬住獵物的口鼻或者喉嚨,讓它們窒息而死,這個戰術也讓它們能夠捕獵角馬、野豬、長頸鹿、水牛這樣的大型動物,以滿足雄獅每天7公斤肉,雌獅5公斤肉的需求。獅群的狩獵成功率達到四分之一,在野生動物中絕對可以稱得上出類拔萃了。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而且,它們的兇殘實力并不僅在于捕獵,比如非常出名的壞男孩雄獅聯盟,那就是由6頭單身雄獅組成的一個團體,它們曾多次攻擊當地的好幾個獅群,令5個獅群傷亡慘重。

其中的卡斯爾頓獅群更是從22名成員減少到了6名成員,而塞姆萬尼亞獅群的10名成員更是全部被殺死,甚至被它們吃掉。在短短1年的時間内,它們就讓薩比森保護區内的獅子數量減少了40%。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第四種:洞獅

洞獅,也叫洞穴獅,也是一種已經滅絕的貓科動物,它是早更新世時期的大型貓科動物化石獅演化而來的獅子,曾存活在距今30-10萬年前的亞歐大陸北部和中部的草原、苔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從它們的分布地可以知道,它們适應能力極強,隻是不喜歡雪原或者森林。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它們的頭骨非常大,目前發現的化石甚至有48厘米長,而現今最大的東北虎頭骨也隻有38厘米,可見洞獅體型之大,根據化石推斷,最大的雄獅身長能達到3米8,肩高1米4,平均體重在300公斤上下,有的甚至超過了400公斤,四肢粗壯,比現在的所有獅子都要大,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野生貓科動物。

而體型龐大,需要的食物就多,它們主要以歐洲野馬、駱駝,還有猛犸象的幼崽為食,但地方就這麼大,食物肯定是不夠的,是以洞獅很有可能不會叢集生活,或者是集大群生活,社會性相對較弱,而它們的鬃毛也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根據一些考古發現的石器時代岩畫和雕刻作品,可以看得到雄性洞獅身上的環狀鬃毛不如現代獅子那麼長,而鬃毛是獅子的第二性征,它不突出說明它并不需要以此來達到團結群體或者繁衍後代,也就是說洞獅不需要大型團體作戰,就能将那些體型碩大的獵物捕獲,非常兇猛。

不過随着許多食草動物的滅絕,以及人類的大量捕殺,洞獅已經滅絕了。

第五種:美洲拟獅

美洲拟獅是冰河時期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種巨型動物,是洞獅度過了冰河時期後,從亞洲北部,穿過百令大陸橋,進入北美大陸而演化出的獅子,也叫作殘暴獅。

根據一塊出土的42厘米的頭骨,科學家們推算出了美洲拟獅的體長、身高和體重,它體長接近4米,身高在1米多,不過站起來可以超過2米,非常威武。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它的體型在當時北美大陸的衆多肉食動物中排名第二,僅小于巨型短面熊,雄獅的平均體重在350公斤左右,但最大可以達到470公斤,比劍齒虎還要重,就連雌獅都有300多公斤,遠非現代的獅子可比。

而且它的裂齒長達40厘米,顱骨肌肉發達,咬合力有驚人的1600公斤,和世界上最大的鳄魚灣鳄的咬合力不相上下,一口下去直接能咬斷獵物的脖子,即便是重達1000公斤,皮糙肉厚,牛角鋒利的美洲野牛,也抵不過美洲拟獅用牙齒鎖喉的絕招和鋒利的爪子,是以野牛經常是美洲拟獅的盤中餐,甚至一些小型的猛犸象也在它們的菜單上。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而且因為北美草原的環境廣闊,美洲拟獅進化出了修長的四肢,這讓它們不僅有着強大的力量,奔跑速度也很厲害,根據美洲拟獅的解剖構造,它們在追擊獵物的時候速度可以高達70公裡每小時,耐力極佳,這也是非洲野牛難以逃脫它追捕的原因之一。

其次,根據洛杉矶附近瀝青坑中出土的美洲拟獅個體可以發現,它們的雌雄數量比例相當,和現在一頭雄獅與幾頭母獅組成的群體結構大為不同,是以有許多學者相信,美洲拟獅雖然也群居生活,但卻是夫妻合作狩獵的獅子。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拟獅體長接近4米超800斤,能殺猛犸象

而在北極地區,美洲拟獅更是頂級掠食者,殺傷力幾乎無人能敵,即便是刃齒虎對上美洲拟獅,都不一定能占到上風,因為刃齒虎的犬齒過長,下颌退化,咬合力不如美洲拟獅,是以和美洲拟獅對上,常處于下風,而美洲拟獅兇殘的性格,即便是和站起來将近5米的短面熊對上,它也毫不畏懼。

如果這樣的獅子現在還存在的話,究竟誰才是一方霸主,尚未可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