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作者:她刊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前天,《蒼蘭訣》迎來大結局,夏日限定正式結束。

内娛太久沒有這樣一部大熱劇了。

不僅“高開瘋走”,還日日刷屏微網誌熱搜。

起初,本以為這隻是個平平無奇的土味仙俠劇,結果一波網友越看越上頭。

特效土但夠炸,劇情俗但夠勁。

《蒼蘭訣》的爆火,讓飾演東方青蒼的王鶴棣,一夜之間從近無路人緣的小明星,爆紅成了新一代頂流。

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畢竟,前期的王鶴棣,出圈都是被嘲出圈的。

新版《流星花園》中,王鶴棣因為體态不佳被嘲“最醜道明寺”。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遇龍》裡糟糕的古裝扮相、AI般的演技,又讓他被評為古偶醜男之一。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直到這次《蒼蘭訣》爆火。

意外的爆紅,不僅觀衆沒有料到,就連王鶴棣的粉絲、團隊也毫無準備。

于是觀衆開始考古。

然後發現,王鶴棣簡直是一片死氣沉沉的内娛裡,不可多得的「活人」。

因為小透明時期的王鶴棣,留下了太多太多搞笑素材。

粉絲和團隊也開始突擊補課。

因為雖然王鶴棣成為新晉頂流太過突然,但機遇不可錯過,對家也不會手軟。

于是,散裝粉絲們不懂如何給頂流做資料,線上求救營銷号帶隊:你可以當我們的大粉嗎?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新浪微網誌

個人工作室連夜發招聘資訊,求有豐富經驗的藝人宣傳。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新浪微網誌

他們要打一場新晉頂流的“保衛戰”。

至于嗎?似乎是至于的。

王鶴棣的團隊最近就嘗到了沒有“頂流自覺”的苦果。

前兩天,王鶴棣因為手滑點贊了一條有關虞書欣的評論。

這放在“小糊咖”時期,完全不算什麼問題。

但放在如今的王鶴棣身上,足以掀起軒然大波。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果然,#王鶴棣點贊#上了熱搜,各種效應也緊随其後:

有人質疑王鶴棣營銷CP,有人忙着給王鶴棣澄清反黑,有人剛粉上不久又迅速脫粉……

看着這一套流程,她姐一時恍惚。

事情的走向逐漸偏離正軌,卻又是那麼熟悉。

這似乎是每一個爆紅的明星,都要經曆的一場“洗禮”。

洗禮的周期或長或短,但可以肯定的是洗禮之後的結果——

過去的「活人」已經不在了,現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一台沒有感情的「營業機器」。

但吊詭的是,很多人最初粉上的,明明是一個活人。

一如曾經的王鶴棣那樣。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一潭死水的内娛短暫“複活”

可以說——

爆紅之前,或者說,這次的“點贊風波”之前,王鶴棣是沒有偶像自覺的。

比起完美偶像,此前的王鶴棣,更像一個愛扮酷的男同學。

空氣投籃是正常操作,摸門框、摸樹葉、投垃圾桶都是日常。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喜歡歪嘴笑,痞帥愛耍寶。

人送外号“bking”,意為“裝X之王”。

稍微翻一下他此前的物料,就會發現這種“裝X”的痕迹随處可見。

被問穿搭有什麼巧思,他毫不謙虛地說“穿啥都好看”。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給自己的長相打分,他毫不猶豫打出100分。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拍的籃球轉場視訊,隻見他輕輕一跳,潇灑轉身,球進了。

自知是帥哥,但沒有多少帥哥的自覺。

亂用臉。

愛尬舞。

參加《超次元偶像》,就是那個讓何炅現場發飙,說“你們太讓我失望了”的綜藝。

音樂一放,他立馬嗨了,但舞姿土到了極緻。

還是“靈魂歌者”。

一曲《告白氣球》,被他活活唱成“告白鉛球”,還是修音後的版本。

有多難聽呢?

難聽到救了人一命——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真是離譜又好笑。

丢人嗎?王鶴棣不覺得。

他還湊過去玩梗,順便叮囑人家注意安全。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是帥哥,也是“笨蛋帥哥”。

微網誌發照片曬書,他大手一揮曬出來了兩摞。

但定睛一看,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小說大集合。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這些,還并不是王鶴棣過去全部的“笑料”。

過去的毫無偶像包袱和偶像自覺的王鶴棣,留下了太多足以拿來讓人作為茶餘飯後笑料的素材。

以至于沉迷于考古的觀衆說:

“我甚至到現在都沒見過王鶴棣重複的笑料。”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這些素材,在王鶴棣爆紅的當下是助力。

因為劇集結束,角色的光環終會消散。

碰到下一個爆款劇的可能性,有但不知是何時。

因而,角色之外演員本人的有趣程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爆紅的東風能乘多久。

而這些,此前“糊作非為”的王鶴棣剛好有。

他沒架子、沒包袱、有點土,但土得可愛。

簡單來說,就是鮮活,有人氣。

而這,是如今采訪滴水不漏、行事謹小慎微的明星不具備的,也是如今的觀衆嗑生嗑死的根本。

但吊詭的是——

透明時期,口無遮攔是真性情。

爆紅之後,口無遮攔就成了“把柄”。

于是,我們看到後續無論是粉絲的操作還是團隊的政策,都是跟曾經的“真實”背道而馳的。

粉絲集結控評、反黑、做資料、打榜一條龍。

經紀公司打造人設是共識,層層把關、處處謹慎……

畢竟“真實”有趣但無用,“多說多錯,少說少錯”才是真理。

曾經“有趣的活人”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批量定制的“無趣的明星”。

突然爆紅的王鶴棣,也沒能逃脫這個定律。

甚至,在王鶴棣身上,真實的消散比想象中更快。

最近掀起風波的“王鶴棣點贊事件”,就是一個最絕佳的證據。

僅僅是一張網友截圖,稱王鶴棣點贊了一條評論,一切就朝着失控的方向滑去。

營銷CP的罪名有了,迅速辟謠的粉絲也有了。

至于王鶴棣真的點贊了嗎?

不重要。

重要的是,王鶴棣才剛剛走紅,一切隻是開始。

以後他的一言一行,沒有“最小心”。

隻有“更小心”。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活人·偶像」互斥理論

這種“有趣的活人”和“無趣的偶像”之間的終極拉扯,我們此前見證了太多次。

比如,因為《山河令》爆紅的龔俊。

曾經的龔俊,和如今被瘋狂扒黑料的王鶴棣并無二緻——

沒有帥哥自覺的笨蛋帥哥一個。

唱歌像念咒,跳舞像複健。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小透明時期的龔俊,早年也有不少發言大膽。

會為了喜歡的歌手發微網誌鳴不平,還和網友争論。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剛出圈時被問起被觀衆磕CP的看法,他回答得坦蕩:

“嗑呗,愛咋嗑咋嗑,開心就好,那不得讓觀衆看得滿意嘛。”

娛樂圈流行一股上價值的“風氣”。

為了夢想而演可以,為了藝術獻身可敬。

為了賺錢,則多少有點說不過去。

但龔俊呢?

被問及時,妥妥的職場打勞工姿态:

“一切都是為了賺錢。”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隻是如今,跻身頂流之列的龔俊,顯然沒有了曾經的大膽。

不是不想,是不敢。

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的團隊,都承擔不起一着不慎滿盤皆輸的後果。

或者說,沒有人能承擔得起。

這種定律,往前可以追溯到流量之風剛剛在内娛刮起的年代。

陳偉霆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如今的陳偉霆,是歌手,是演員,更是謹言慎行的偶像。

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陳偉霆在霸道總裁的設定之外,其實有很多好玩、鮮活、立體的面向。

爆紅之初,他仿佛地主家的傻兒子。

以為微網誌認證要去公司,結果真的自己跑到新浪總部。

知道是烏龍後,還是開開心心地合影留念。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在港圈活躍的那些年,陳偉霆更是把各類角色都演了個遍。

許鞍華的《得閑炒飯》裡,他是整天纏着姐姐的軟蛋弟弟。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前度》裡,他是劈腿的斯文僞君子,談着現女友卻想着前女友。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出軌的女人》裡,他一人分飾兩角。

是遊走在闊太之間的牛郎哥哥,也是單純癡情的弟弟。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那時候的陳偉霆,還可以公開戀情。

他和阿sa有過一段感情,和Angelababy也曾公開。

怎麼說呢?

彼時的陳偉霆,無論是角色,還是本人,不完美,但立體。

是一個鮮活的人,有七情六欲,也有高低起伏。

但這些,似乎都是“糊咖”的特權。

一旦紅了,就要走上一條更專業的路。

而所謂的“專業”,即放棄為了“偶像”這個設定之外的、所有的“鮮活”的枝節。

于是,我們眼睜睜看着他們從野生、好笑、有血有肉,變得自我閹割、謹言慎行,微網誌隻剩營業和商務,接的戲也愈發标簽化、商品化。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新浪微網誌

而當“鮮活”變成品宣,偶像作為「活人」的部分就死了。

我把這稱之為「活人·偶像」互斥理論。

似乎,有得到,就要有失去。

得到了「偶像」的招牌,就要失去「活人」的那部分。

但這是唯一的路嗎?或者說,這真的是正解嗎?

未必。

王菊、楊超越、虞書欣、利路修,包括最近糊咖翻紅的“再就業男團”……

他們閃亮出圈,恰恰是因為其擁有工業化外“溢出”的部分。

他們身上不服從标準偶像的部分,充滿人味和瑕疵的地方,撥開“神”的假面,閃現稍縱即逝的人性之光,才最值得珍重。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楊超越、利路修、2007快樂男聲

這麼一想想,偶像工業真的是太吊詭了。

既要人性的部分賦予偶像以血肉,又要将他異化、審查、掘利、量産。

既追求真實,又不能太真實。

是以,最好是表演一個真實。

一切都可以商品化。

當“溢出”成為景觀,“不服從”也能收編。

但當收編之後,“溢出”的部分又要再度迅速清除痕迹。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永遠有選擇的自由

這一切,是偶像工業的一環,也成了“飯圈文化”的必須。

二者互相促進,狼狽為奸。

我們不能隻責怪“假人”是為了滿足資本量産的需求。

因為“假人”也是很多敏感粉絲們的潛意識選擇。

真的當偶像們素人時期的言論、事件被翻出、撕開有血有肉的一面,粉絲反而吓得吱哇亂叫、避之不及。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新浪微網誌

宛如葉公好龍的現代版。

之前口口聲聲“偶像是光”的粉絲們,會立馬拿出消費者姿态:“勸謹言慎行”“手撕團隊,硬剛到底”“我花錢了,他怎麼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

權力瞬間翻轉。

這是一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交易和表演,偶像又如何“活人”得起來?能有多少真正屬于自己的能動性呢?

他隻能成為任人裝扮的小姑娘。

是以大家口誅筆伐的“内娛死人堆”,是資本市場的精準選擇,更是粉絲心态的求仁得仁。

想聊這個吊詭的偶像工業和飯圈文化,也是因為她姐前段時間深受其擾。

一家粉絲判定我黑了自家正主,攻陷了好幾篇文章的評論區。

但那些所謂“黑”,本沒有針對藝人,确實是不湊巧:

恰好因為一字之差,僵屍号在人家的新聞下面“烏龍營銷”;

恰好藝人近期參演的作品粗制濫造;

恰好因為無聊的“蛋糕”事件霸占了好幾天熱搜……

但每一次提到,結果都無一例外——被整齊劃一的控評攻陷。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控評現場

這剛好反映了兩件事:

這個藝人正在逐漸,從有部分自由度和話語權的演員,淪為任人擺布的流量。

同時,流量捆綁下的偶像粉絲命運共同體,有着脆弱的高自尊,又驕傲又極其易碎。

這便是選擇成為流量、進入偶像怪圈的弊端。

是以一切都在失控——

我們看着那些假面偶像們背後的粉絲軍團,沖破一個又一個标準,攻占一個又一個輿論場。

作品的評價标準被腐蝕,自由的讨論場所被淹沒,資料女工鑄起流量的虛假長城,偶像穿着皇帝的新衣,在泡沫裡品嘗空幻的成功。

直至大廈崩塌。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NextShark雜志

但崩塌也沒關系,因為永遠有下一個偶像頂上。

醒醒啊。

到頭來,偶像不過是提供情感的燃料,燃盡一個換一個。

粉絲是源源不斷創造剩餘價值的免費勞工,又消費又生産。

究竟誰在漁翁得利?

飯圈的組織性、動員能力極高,飯圈文化的傳染性又極強,像一個誘惑力十足、不經意便擄入的沼澤。

踏進去,便是層層下墜。

更恐怖的是,現在飯圈已經不提“圈地自萌”了,十字軍東征成為主打。

眼見着飯圈侵入各種圈層:歌手、演員、喜劇圈、體育界、商業大佬……

甚至公共輿論、日常生活也不斷滲漏:

這邊給火神山的挖掘機們直播打投做資料,那邊說幾句話也被冠以“拉踩、黑子、帶節奏、制造對立”的經典飯圈話術……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網絡

因為偶像飯圈文化的底層邏輯,便是新自由主義的不斷擴張。

失控下去的後果,就是所有人一起墜亡。

正解其實隻有一個——

必須抵抗呀。

而且是每一個、每一次的抵抗。

粉絲總說“都是資本的錯、市場的錯、對家的錯”,這是不可改變的困局,是以都去反黑、沖塔、做資料,劇場效應水漲船高,淹沒了真實。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新浪微網誌

這當然說的沒錯,國内确實有極不健康的偶像市場。

但事實上,無論何種情況,自由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不斷輾轉、騰挪、試探、抵抗出來的空間。

粉絲想象中的偶像市場是黑暗森林,“總有刁民要害朕”。

那能不能不陷入囚徒困境,把理想市場想象成星空呢:偶像各自閃耀,共同繁榮。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東邪西毒》幕後

我永遠相信,人是自由的主體,永遠有選擇的自由。

正如薩特所指出的——

無論在任何艱難的環境裡,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如果一個人真的想改變困局,即使被囚禁在監獄裡,都有選擇的方向。

偶像可以選擇找回人性,粉絲也可以選擇去包容一個活人的内娛。

但這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

我們也見證過一些階段性的局部的抵抗。

智族GQ做過一個視訊,讓ONER的隊長嶽明輝與脫粉的站姐對話,他們各自都因為被“異化”而深感不适,想要反思、創造新的可能性。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新浪微網誌

看過一些劉宇甯的直播,比起明星他更像網紅,跟粉絲唠起嗑來,愛瞎說些大實話,反而“活人”程度很高。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網絡

當然這兩位某種程度上因為“糊”,才有了一定的自由度。

但也有一些小有名氣的人在抵抗。

周深會半開玩笑地回怼粉絲“少管我”,不想淪為流量,就得适時宣誓主權。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别的藝人傳個绯聞要辟謠霸榜,來來回回撕上好幾天。

但張子楓傳出戀愛绯聞,她可以選擇不回應,畢竟她并不靠國民妹妹的人設賺錢。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相似的還有文淇妹妹。

她的工作室旗幟鮮明地回應粉絲“我們專注各自領域”,也是不想踏入飯圈綁架的深淵。

王鶴棣火了,内娛風向變了

圖源:新浪微網誌

成為歌手、成為演員,而不是流量;磨練演技、培養實力,而不是虐粉遊戲。

拒絕飯圈文化,就得靠作品傍身,一點一點争取“活人”的自由。

活人的自由,也少不了每一個粉絲的參與。

可不可以不必控評、反黑、屠榜、氪金?可不可以少一些挖墳、站隊、出征、互撕?

可不可以粉絲作為平等的人,看到偶像同樣作為人的存在?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敬重、惺惺相惜。

王菲唱過一段歌詞:“一個一個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過的偶像,一個個消失”。

偶像本就是虛妄,像一顆一顆流星劃過夜空。

偶像消失了,人之為人才會浮現。

也許,接受偶像的消逝,才是追星的終極意義。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