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兩個壞消息傳到歐洲,它們都來自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簡稱俄氣)。俄氣表示,9月1日開始,第一,“北溪”管道輸氣暫停三天;第二,該公司暫停向法國Engie公司供氣。
俄方這兩起“斷氣”計劃疊加,對正面臨嚴重能源危機的歐洲來說,可謂雪上加霜。歐盟各國不得不加快應對節奏,但危機,能緩解嗎?
“斷氣”不得已,影響有幾何?
先是“北溪”管道暫停供氣。俄氣公司宣布,根據西門子技術檔案,每1000小時需對氣體壓縮機進行技術維護,是以該管道從8月31日至9月2日,暫停輸氣三天。
資料圖:“北溪-1”天然氣管道。
作為從俄到歐的主要天然氣供應線路,“北溪”管道地位至關重要,目前難以替代。其每日總運力原本可達近1.7億立方米,但俄烏沖突開始後,俄能源領域遭歐美制裁,6月中旬以來,“北溪”管道運作受限,輸氣量跌至原本的20%。
俄方多次強調,西方制裁導緻管道輸氣出現問題,目前,“北溪”管道隻有一台渦輪機在運作。俄方必須确認,渦輪機在加拿大維修後,不适用于加拿大、英國和歐盟的制裁,等裝置無技術故障後,“北溪”管道才可恢複每日3300萬立方米的供氣水準。
不過,烏克蘭輸氣系統營運商此前認為,經過該國和波蘭的替代走廊,可彌補“北溪”運作中斷的問題。
法國Engie公司2022年3月曾就烏克蘭局勢發表聲明,表達對烏支援。圖檔來源:Engie公司官網截圖
另一方面,因法國Engie公司未按現有合同全額支付7月天然氣貨款,俄氣決定從2022年9月1日起,暫停向該公司供應天然氣,直到收到已供天然氣全款為止。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俄氣向Engie公司的天然氣傳遞量7月已出現下降,約為每月1.5 億立方米。
然而,Engie公司向客戶保證,即使俄氣斷供,該公司也已“采取措施”,確定供氣不中斷。
“二戰以來最嚴重能源危機”
看起來,烏克蘭和法國方面對能源問題輕描淡寫,但資料和分析顯示出歐洲正在掙紮。倫敦外交政策研究所專家赫斯認為,在能源領域,這是“歐洲二戰以來面臨的最嚴重危機”。
過去一年,歐盟國家電價史無前例地飙升近10倍。這不僅使通脹惡化,還增加了企業和家庭的經濟負擔,而它們經曆了新冠疫情,好不容易才重獲喘息機會。
英國2022年8月食品價格創2008年以來最快增速。圖檔來源:英國天空新聞網報道截圖
天然氣、電力、化肥、糧食……歐洲人的各方面生活成本,漲聲一片。從發放補貼到限制電價,歐洲各國不得不想盡辦法應對,而大家的日子都不怎麼好過:↓↓
英國
英國《獨立報》8月29日援引咨詢公司的報告稱,由于高昂的能源價格,23%的英國人今冬将不會打開暖氣,69%的居民計劃減少取暖。10月以後,英國人的電費賬單最高或上漲80%,賬戶将達到創紀錄的每年3549英鎊。
英國《标準晚報》提議堵住窗戶禦寒,近80%的英國酒吧老闆稱,将無法承受電費上漲,該國可能面臨“酒吧和餐廳的大規模關閉”。
倫敦能源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考克斯警告,隻有來自政府和納稅人的錢能幫人們度過危機,但英國政府正“試圖隐瞞”這一威脅。
法國
雖然法國政府曾承諾稱至年底,電價漲幅不超4%,總理博爾内也表示,政府計劃在2023年前限制消費者的能源價格,但危機已刹不住車。“最壞情況”下,可能局部限電,即使是首都巴黎,也可能從“燈火之都”變成“黑暗之都”。
法國總統馬克龍。
形勢緊迫,法國總統馬克龍9月2日将召開國防與國安委員會會議,讨論天然氣供應和冬季前夕電費漲價問題。
馬克龍還警告,法國正經曆一個巨大的動蕩時期,“富足的生活要結束了”。他呼籲為經濟危機的後果做準備,包括烏克蘭局勢、氣候變化及食品短缺問題。
德國
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意識到,德國的通貨膨脹達到了近50年來的最高水準。他承諾要推出一攬子新舉措以減輕德國人負擔,但聯邦政府也表示,天然氣或最早9月開始漲價。德國當局已要求,到10月,該國儲氣設施存儲量增至85%,11月要達95%。
為節約能源,德國柏林标志性建築立面照明減少。
德國當局還可能迫使企業和工廠減少消耗或停産,而這将造成經濟災難。除醫院和社會公共設施外,德國規定,政府大樓供暖不能超19攝氏度,并停止熱水供應,而用于照亮紀念碑的燈光也将熄滅。
德國财長林德納承諾政府将發放數十億歐元纾困資金。他同時強調盡快解決能源、電費問題,以免通脹加劇。
歐洲三大主要經濟體都是如此,其他地區的情況,可想而知了。↓↓
意大利
因能源危機,意大利纜車的電費賬單增長近兩倍,可能無法舉行滑雪季;學校期望在周六遠端給孩子們授課,而在其它日子降低教室溫度。
波蘭
波蘭正面臨牛奶、肉類、啤酒、碳酸飲料甚至烘焙産品停産的威脅。盡管波蘭有200美元的取暖補貼,但高煤價正迫使人們購買柴火,因需求量大,80%的柴火年度庫存已售出。73%的波蘭人對政府打擊産品和服務漲價的方式,感到不滿。
匈牙利
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長彼得稱,歐洲的能源安全不可能沒有俄羅斯的資源。随着缺乏供暖的冬季臨近,西歐的能源政策“以小行星的速度”走向崩潰。匈總理辦公室主任蓋爾蓋伊認為,反俄制裁擴散至能源領域,是歐盟的一個“根本錯誤”。
奧地利
奧地利總理内哈默近日呼籲歐洲就限制電價做出統一決定,希望所有歐盟國家聯合制止目前的“價格爆炸”。他表示,電價應與天然氣價格分别應對,需将其調至與目前生産成本相近的水準。
捷克
捷克工業部長西科拉宣布,将于9月9日召開歐盟能源部長緊急會議,對用于發電的天然氣設定價格上限。另一個選擇是由各國政府幹預市場,并可能讨論其他工具,主要任務是将電價和天然氣價格脫鈎。
荷蘭
荷蘭原本有能力通過增加格羅甯根氣田産量,來額外抽取數百萬立方米天然氣。但由于擔心引發周邊地區地震,政府計劃停止其工作。
騷亂、動蕩?歐洲代價幾何?
能源危機來臨,歐洲人會付出什麼代價?
這是歐洲政界不容回避的問題。各國政府都擔心,能源危機會動搖其政治穩定。
歐洲晴雨表等民意調查顯示,希臘40%的公民反對制裁俄羅斯;支援制裁俄羅斯的德國人則從超65%跌至58%。
英國夏季高溫期間,一家商店提醒顧客店内僅剩四個壁挂風扇。
英國當局認為,電價和生活費用等上漲可能引發大規模騷亂和犯罪浪潮,政府正制定應對措施。倫敦市長薩迪克·汗警告,如果政府不立即采取措施,生活費用危機可能發展成為“國家災難”。
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編輯克裡斯·吉爾斯警告,烏克蘭的勝利不應以當機維也納、柏林或布拉格的房屋為代價,唯一的辦法是歐洲國家間的合作與團結。
這位英國經濟學家同時表達了他對歐洲民族主義的恐懼。最近的經驗表明,危機期間歐洲的團結并不能處于最佳狀态,就像新冠疫情期間所見證的那樣。如果各國政府開始按自己的利益行事,怎樣才能保證同樣的氣氛不會随着冬天到來而重演?
歐盟反思,轉變即将開始?
“我們必須開發一種工具,確定天然氣價格不再主導電價”,當地時間8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德國柏林指出,“它們必須脫鈎”。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越來越多的歐盟成員國呼籲為電價設上限,并轉向支援能源市場的全面改革。
馮德萊恩此前一天在布萊德戰略峰會上的表态,已被視為一種轉變。即歐盟委員會不再為歐盟電力市場的設計作辯護,而是決定對能源市場出手,顯示出緊急幹預和改革的決心。
據彭博社,歐盟此前已列舉俄羅斯大幅限制或切斷天然氣供應的應對方案。歐盟委員會雖然考慮限制天然氣價格,但隻限于緊急時期、緊急情況下引入最高監管價,其他時間仍盡可能由市場定價。
如今,歐盟開始審視自身制度的缺陷,重新考慮以市場為導向的能源政策。俄烏沖突後的市場震蕩,讓它們終于認清了現實困境。除了限制俄羅斯能源輸入,電價與天然氣價格挂鈎,加上全球供應鍊困難,将歐洲推入了火坑。
俄羅斯總統普京。
在俄總統普京看來,歐美對俄制裁沉重打擊了全球經濟,西方長期遏制俄羅斯的計劃,将使“數百萬人的生活變糟”。
普京認為,這些事件将“結束西方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全球主導地位”。
中新網首席國際記者:孟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