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湛藍 | 結草銜環·春天網紅野菜·荠

作者:香落塵外作伴結廬
湛藍 | 結草銜環·春天網紅野菜·荠

誰謂荼苦,其味如荠。——《詩經 · 邶風 · 谷風》 有關荠菜的印象,是從張潔的《挖荠菜》一文開始。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荠菜是大自然在青黃不接時賜給人類的救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荠生濟澤,故謂之荠。”濟,有救濟的意思,我想,荠菜是為貧苦人民而生。荠菜在初夏結籽、枯萎,荠菜籽秋天出芽。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積蓄能量保障地下的莖越過冬天,次年春出芽。初春采摘的荠菜即是越過寒冷長冬的荠菜發的芽。小小的野菜,展現了自然界物序的取舍與成全,想來頗有一種悲壯。春風初度,蜀中幾場夜雨後,田間,地頭,灘塗和路旁,便生出蓮座狀的鋸形葉片,嫩生生地直立着。人們拿着鐵鍁,提着籃子,趕春一般走向戶外,一邊挖荠菜一邊拍照發朋友圈,荠菜在朋友圈風靡一時,成了網紅野菜,江南一帶尤甚。南京有農曆“三月三,荠菜花煮雞蛋”的習俗。現代資訊發達,朋友圈為地方習俗的傳播提供了便捷。每年都有幸在網絡中得見荠菜煮雞蛋的實物圖檔。我隐隐約約記得,母親也在春天和端午節時用野菜煮雞蛋,至于是否用的荠菜不得而知。成年後,荠菜于我依舊是陌生的。荠菜真正成為我舌尖上的美味,也源自現代科技和物流帶來的裨益。前些年,我熱衷一種荠菜大馄饨的速凍食品,産地是江南。水燒開後,下元寶狀的馄饨,出鍋前放點紫菜、蝦皮。在碗底放淡鹽,少許胡椒粉,盛一碗荠菜馄饨,滴幾滴香油,再撒點蔥花,白瓷勺子一勺一個舀着吃,皮薄,餡兒足,入口鮮香,絕佳美味。大概野菜都有園種的蔬菜所缺少的那一種清香。這一吃,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一到春天,少不了用嫩荠菜配上豬肉包餃子,現包現煮的餃子,那真叫一個鮮。那年帶着小女去泉城玩,朋友燕從淄博趕往遙牆機場接應。北方天空純淨的藍與高遠讓我們在抵達的片刻便覺出了南北的差異。燕的另一位朋友聽說我去了泉城,她也拿了兩天假從宜賓飛往濟南。四個人勾肩搭背逛完大明湖和趵突泉後,又熱又乏,回酒店休息換了一身衣服,才出去吃晚飯。晚飯選在一家江南小廚,餐桌上點了一份翡翠蛋羹。羮是盛裝在一個青花瓷碗裡端上來的,青花瓷碗的胎質輕薄盈潤,羮的色澤由碗中央的翡翠綠向邊緣逐漸過渡到嫩黃,翡翠綠上飄了火腿腸粒,我驚歎于江南人餐桌的精工細作。蛋羹口感細膩嫩滑,唇齒有荠菜的清香。當一個穿藍白絲綢旗裝的女人送上楊梅酒的時候,我忍不住問:“雞蛋羹是不是用荠菜汁做的?”

湛藍 | 結草銜環·春天網紅野菜·荠
湛藍 | 結草銜環·春天網紅野菜·荠
湛藍 | 結草銜環·春天網紅野菜·荠

她清淺的笑盛在梨渦,回:“你的味覺驚人,确實是荠菜。好多人都用菠菜汁,但我們店為展現地域特色,用了荠菜。還合您的口味嗎?”荠菜似乎打着很深的江南印記。後來讀汪曾祺的書,他在《故鄉的野菜》裡就專門寫到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家鄉是可以上席的。若是春天,就會有兩樣應時涼拌小菜:楊花蘿蔔切細絲拌海蟄,和拌荠菜。”原文寫得活色生香,那鮮嫩的荠菜入口,便感覺咬了第一口“春”。周作人亦寫過故鄉的野菜。雖然周作人把住過的地方都叫做故鄉,但他寫野菜的時候卻将故鄉定位在浙東。他說:“關于荠菜向來頗有風雅的傳說,不過這似乎以吳地為主。”汪曾祺和周作人算是荠菜的植物文化和人文背景的現代代言人。在閱讀和行走中,我強烈地意識到事物在文學作品中獲得的生命力之長久,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沿着時間的經絡逆溯,荠菜聲名遠播,源遠流長,跟熱愛美食的曆代文人大有關聯。宋代陸放翁在《食荠十韻》中寫道:“惟荠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淩雪霜。”蘇東坡一生宦海沉浮,貶谪黃州期間,他描寫自己凄苦艱難的處境“時繞麥田求野荠,強為僧食煮山羹”,又在《與徐十二書》的信中詳細介紹了“東坡羹“的制作方法和功效:“今日食荠極美……捶兩指大同入釜中,澆生油一硯殼,當于羹面上……不得入鹽醋,君若知此味,則陸海八珍,皆可鄙厭也。” 明朝滑浩的《野菜單》:“江荠青青江水綠,江邊挑菜女兒哭……”道出了同為食荠的人間辛酸曆程,從古籍中可知曉食用荠菜的淵源頗深,當然這還不是最早的。

湛藍 | 結草銜環·春天網紅野菜·荠

吃荠菜在大陸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在中國各省幾乎都能尋覓到它的蹤迹。《詩經·邶風·谷風》中就有幽怨的婦人在山野采摘野菜時,以荠之甘喻丈夫與新婦之甜蜜“誰為荼苦,其甘如荠”。屈原在《楚辭·九章·悲回風》中也用“故荼荠不同畝兮,蘭茝幽而獨芳”的詞句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和品性。荠菜豐厚的人文背景,源于它的食用性。俗話說一種野菜治一種病,因而,大多數野菜具有食用價值,同時也有藥用價值。中醫指中國的傳統醫學,中藥主要來源于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等。中藥又以植物藥居多,故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荠菜被譽為“菜中甘草”,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健康,有健胃消食、明目降壓等功效。關于荠菜的藥理,清代道光時期蘇州文士顧祿的《清嘉錄》中就有相關記載:“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諺有三月三螞蟻上竈山之語,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竈陉上,以厭蟲蟻。清晨村童叫賣不絕。或婦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吳地還流傳諺語:“三春戴養花,桃李羞繁華。”這一習俗相傳源于距今2000多年前上古時代的古老節日——上巳節。舊時這一天要舉行隆重儀式來祈求吉祥平安,辟邪消災。《本草綱目》中“釋家取其莖作挑燈杖,可辟蚊蛾,謂之護生草,雲能護衆生也”也記載了荠菜的藥用價值。我從小沒聽說過家鄉人吃荠菜,心生納悶,聲名遠揚的荠菜,沒理由獨獨在我家鄉缺失。為此,我多方查找尋求佐證,并打電話問了母親,剛好我妹小四在,她一看圖檔,說這是“地燈籠”,前兩天在電梯裡見有人提着,聊天中說起。但據我所知,老家人吃的“地燈籠”是蒲公英。區分蒲公英和荠菜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掐汁液,我小時候的記憶特别深刻,蒲公英的汁液是乳白色。那一刻,我的記憶複蘇,母親曾用“地燈籠”炖豬腳,說是清火的。地燈籠,地燈籠,名字夠土的,我念着念着就笑了,可惜它在重慶人的餐桌上并未占據C位。可能家鄉人确實沒吃過荠菜,又或者荠菜和地燈籠壓根就沒分開過。野菜品種繁多,我熱衷吃的野菜很少,但荠菜是我特别喜歡的,興許是味蕾打着家鄉飲食習慣的烙印。張潔《挖荠菜》一文裡,人們因為饑餓而特别珍惜荠菜,而我對荠菜的偏愛,是舌尖真正對食物的歡喜之情。2022年5月于成都

作者簡介:湛藍,愛獨處,在袅袅茶香中享受自處的甯靜。久居成都,骨子裡透着這座城市一樣的休閑氣質。喜歡一個人的孤旅,在行走中追索對真我的認知。出版有個人文集《櫻花樹下睡蓮滿缸》《我的月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