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作者:子牙童趣知識局

世界之最一直是人類非常感興趣的話題,那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是什麼嗎?它其實是由多種生命個體組成的群體生物,并且擁有很細長的觸手和獨特的圓環形狀組織;

常年潛伏于海底幾千米處,那麼這個生物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本期子牙童趣知識局就來帶大家了解管水母的秘密。

最長的生物

說起世界上最長的生物,很多人第一印象是藍鲸,作為現存的世界上體重最大的生物,也是海洋霸主,長達30米的藍鲸自然也是被推上了最長生物的讨論之中。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也有海洋生物愛好者說是巨型章魚,章魚張開觸手長度可達驚人的60米,自然也配得上最長生物這一提名。也有人提到在海洋中肯定有比這二者還要長的生物。

畢竟深海的生物存在很多可能性,也許某一天人類會發現一隻比藍鲸還要長的魚類,或者其它生物,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在自然科學的領域一直都是事實勝于推理,在人類科學已經探知的領域,無論是藍鲸還是章魚,其體長與深海中的一種生物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故事還要從科學家們在海底的一次探索說起。不久前,來自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在澳洲南部海域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生物。

當時科學家駕駛着科考船停留在澳洲甯格羅海底峽谷海面上,研究人員操控着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深海峽谷中進行勘測和探索。

在該過程中,他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生物,起初科學家們以為這是藍鲸,但是根據測試儀器傳回的資料,該生物的體型與藍鲸有很大差别。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這個結果一下子提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随機專家們根據傳回的資料進行1:1還原,結果有了驚人的發現,這個海底發現的生物讓在場所有的科學家都興奮了起來。

也讓他們的研究實作了突破。那麼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的生物到底是什麼呢?這個生物又是怎麼讓科學家們興奮的呢?

體長的用途

據專家稱,當時發現這種生物的時候,整個團隊都以為隻是一條普通的鲸魚,直到科學家對着傳回的資料進行了對比分析,才發現這種生物并不屬于魚類。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這種生物從裡到外繞成了多個同心的圓環狀,并且蠕動着在海底緩慢前行。根據專家的判斷,這類生物應該是管水母的一種。

管水母又是衆多個體內建的群體,是以一般管水母都很大。而專家們在西澳洲海底峽谷發現的管水母體積甚至超過了人類已知的最大記錄。

據觀測該管水母最外圈生物群的直徑就達到了15米,是以單單管水母最外圈的周長就達到了驚人的47米。這裡拿藍鲸來做個對比,一般藍鲸的身長可達到30多米。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而管水母最外層周長就超過藍鲸10米之多,加上管水母内圈還有一些生物,是以科學家們預測該管水母的長度可以達到110米,相當于一座摩天大樓的高度。

那麼管水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它又是如何長到這麼長的呢?事實上管水母并不能單獨稱作一隻,而應該被賦予“群”的概念。

管水母屬于刺胞動物,是由水母、水螅和珊瑚群等海底生物族群組成,是以管水母嚴格意義上屬于群體生物。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管水母的所有生殖細胞最初都是起源于同一個受精卵,但這些細胞通過吸收母體的營養而逐漸成長為不同的形态,細胞長大後又變成多個獨立的個體。

這些個體在長大後并沒有脫離母體,而是繼續依附在母體上生長,越來越多的個體逐漸構成了管水母群,是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管水母其實是一個不同生物共存的平台。

共生之美

但是又和一般的生物群體不一樣。常見的群體珊瑚群,每個個體都是同族群的珊瑚,具有相同的食物來源和生長習性。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而管水母不同,它有多種不同形态的個體,每種個體所承擔的任務不同,就像是人體内的各個器官。

管水母中個體又可稱作孢子,這些孢子可依據活動習性分為遊動孢子和固定孢子。一部分遊動的孢子規則地排列在管水母頂端。

主要任務是通過個體有規律的收縮來推動管水母前進,而這些遊動孢子隻有這單一的功能;另一類遊動孢子擁有細長的觸手,主要通過觸手來捕捉食物。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然後再将這些食物輸送到母體中。介紹完遊動孢子,有人會思考那麼那些不動的孢子又有何功能呢?管水母是否還有其它特殊的習性呢?

管水母擁有兩種類型的孢子,遊動的孢子分别負責遊動和捕食,而另一種不動的孢子主要組成管水母的其它部位,負責水母的繁殖和生長。

兩種孢子構成了龐大的管水母族群,缺一不可。自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發現了這類管水母,引發了生物學界的激烈讨論。管水母究竟屬于生物個體還是生物族群呢?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按照傳統的人類生物學似乎難以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從管水母的進化史來分析,其所有的孢子都源于一個相同的受精卵。

把孢子的分裂看作是克隆,那麼管水母受精卵則是克隆的胚胎,所有孢子共用一個克隆源,是以管水母确實是每個獨立個體的基礎。

隻是在漫長的進化中,管水母需要不斷适應深海環境。孢子在深海惡劣的環境下選擇了與母體共存的生存方式,也就形成了管水母的群體生存方式。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不過,這些孢子具有單獨生存的能力,是以從生物學角度來說孢子也能被稱作生命個體。管水母是由多個獨立的孢子個體組成的生命群體。

但是其每個個體又有單獨生存的能力。隻不過在複雜的環境下,這些遊動的孢子個體難以維持長時間的生存,是以依附到母體上進行繁殖生長。

從生活習性來看管水母是由多個獨立個體“拼接”而成的龐大群體;但從每個個體具體分析,每個個體都有單獨生存的能力,是以這也給生物學專家帶來了新的挑戰。

世界上最長的生物,比藍鲸還長的管水母,體長居然超過了100米

其實從人類生物學角度暫時無法界定管水母是個體還是生命群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管水母是目前已探知的最長的生物。

這對于生物學來說是一次巨大的發現,也讓生物學家可以聚焦于一個未知的領域。人類在對大自然的探索中一直在摸索着前進,不斷發現了一些從未見過的生物。

如果你喜歡我的内容,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