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蛋殼刻字、縫合雞翅血管,這場大賽盡顯外科醫生“真功夫”

作者:現代快報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娟 李珍 記者 梅書華)給雞翅縫合血管,在雞蛋殼上刻字畫畫,用綠豆模拟血腫膠體展現神經内鏡技術……8月26日,東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外科舉辦的青年醫生手術技能教育訓練大賽火熱開啟。比賽現場,42名青年醫師紛紛展示了他們的專業“真功夫”。

蛋殼刻字、縫合雞翅血管,這場大賽盡顯外科醫生“真功夫”

“計時開始!”随着主持人一聲令下,雞中翅骨間動脈血管吻合、動力器械蛋雕、運用神經内鏡清除腦血腫三個比賽項目同時展開,參賽選手輪流對調,迅速進入狀态。

選手們坐在高倍顯微鏡前,将雞翅的表皮慢慢剪開,小心翼翼地分離出直徑不到1毫米的動脈,面對極薄的血管壁,他們用直徑僅為0.1毫米的縫合針和四分之一頭發粗細的線,來回穿梭,這時不但手要穩,就連呼吸也受到嚴格的控制。

蛋殼刻字、縫合雞翅血管,這場大賽盡顯外科醫生“真功夫”

“這是我科舉辦的首屆顯微血管吻合教育訓練班。從最初的頭皮縫合、帽狀腱膜縫合、肌肉縫合、硬膜縫合、到最後的血管吻合,這些都是神經外科醫師的成長之路,其中血管吻合,過程較複雜,技術要求高,學習成長曲線長,需要常态化狠抓、狠練!”腦血管病外科治療中心主任茅磊介紹。

動力器械蛋雕環節要求參賽選手使用動力系統魔鑽在雞蛋殼上按照辨別磨出不同的字型或圖案,磨除蛋殼的同時不能磨破蛋殼内膜。選手們精心設計比賽圖案,用磨鑽小心翼翼地在雞蛋上磨出自己的名字、笑臉……

蛋殼刻字、縫合雞翅血管,這場大賽盡顯外科醫生“真功夫”

“神經外科手術與其他專業不同,需要打開顱骨暴露腦組織,而顱骨與神經、血管又緊密聯系在一起,如果在處理骨質過程中沒有熟練的磨骨技術處理骨質,很可能會損傷患者的神經和血管。雞蛋殼比較薄,在雞蛋上熟練刻字、繪畫,可以深入而細緻地模拟神經外科醫生在手術中對人的顱骨進行打磨的真功夫”。看着一個一個被精心“雕琢”的雞蛋,評委們對年輕醫生們連連點贊!

最後一個項目是神經内鏡技術的應用。神經内鏡技術是微侵襲神經外科領域的典型代表。通過設定鼻腔通道、腦内血腫清除、内鏡下抓鉗取物等模型,進行模拟教學及手術操作技巧能力教育訓練。醫生們用菜椒、綠豆、模拟血腫膠體作為道具進行模拟,手術步驟清晰,充分展示了各自過硬的手眼協調能力。

蛋殼刻字、縫合雞翅血管,這場大賽盡顯外科醫生“真功夫”

“與顯微鏡相比,細長的神經内鏡就像是360度‘廣角攝像頭’,它做到了從隔岸瞭望到抵近觀察,可以獲得更清晰、更完整的手術視野,但是對于神經外科醫生來說,要想熟練運用神經内鏡,需要不斷地進行實踐訓練,鍛煉手眼協調能力、二維轉三維等基本操作技能,進而為最終掌握神經内鏡手術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神經外科丁可副主任醫師認真點評。

比賽結束後,東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馬馳原總結:“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神經外科醫生不僅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超高的技術,還需要在工作中有極大的耐心、細心和毅力。”

(通訊員供圖 編輯 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