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白果有哪些營養價值?

白果食用不當可能會帶來哪些危害?

如何正确食用白果?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白果

白果有鴨腳子、靈眼、佛指甲等别稱,它的藥用價值非常高,《本草綱目》中對其價值有記載:“白果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

白果果仁含有多種營養元素,除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之外,還含有維生素 c ,核黃素、胡蘿蔔素、鈣、磷、鐵、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氣、治咳喘、止帶蟲、縮小便、平皴皺、護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療作用和醫用效果。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種仁中的黃酮甙、苦内脂對腦血栓、老年性癡呆、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腦功能減退等疾病還具有特殊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此外,白果還有治療痤瘡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果含有白果酸、白果内酯、白果醇等成分,其中白果酸對于引起痤瘡的痤瘡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白果内酯則能抑制發炎反應,故對于因細菌感染發炎導緻的痤瘡有較好療效。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易中毒

雖然白果的營養價值豐富,但并不代表吃得越多越好,因為未經加工的白果是含有毒素的。

白果中含有氰甙等有毒成分,氰甙在人體内可以轉化成氫氰酸,這是一種有劇毒且緻命的物質。是以,一次食用大量白果可能會中毒,尤其是生食,如果兒童一次生食5-10粒,成人吃10-50粒,便會導緻中毒,甚至死亡。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黃剛提醒,兒童食用白果比成年人更加容易中毒,年齡越小死亡率越高。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據《大連日報》報道:

中毒輕者,表現為神情呆闆、反應遲鈍、胃納減低,情況好些的很快便能自愈;中毒較重者,多數表現為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繼而出現煩躁不安、精神恐懼,有時驚叫、有時癡呆、頻繁抽搐、體溫升高。

病情嚴重的可由意識喪失繼而轉入昏迷、并且出現呼吸困難,脈搏弱而亂的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下肢癱瘓。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白果食用有風險,采摘過程中也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白果的果皮中含有銀杏酸,會侵入人體皮膚,體質較為敏感的人就容易過敏。

一般白果引起皮膚過敏會出現水腫性紅斑、密集性丘疹等主要症狀,并伴有明顯瘙癢,嚴重的還有可能會出現皮膚糜爛破潰。

若要采摘,搓揉外皮時應該戴上眼鏡和塑膠手套,以避免對眼睛和皮膚的傷害。有過敏史或過敏體質的人不要采摘、清洗和食用白果,以防過敏。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如果不小心接觸白果過敏了,該如何處理?西安中醫腦病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黃剛表示,剛接觸白果的時候,一般不會馬上發生過敏反應,大部分人都會有24小時到48小時的緻敏期。

一旦出現過敏反應,需高度重視,謹記不要用熱水清洗,因為遇到熱水,皮膚的毛細血管會擴張,反而會放大發炎、加重病情,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白果安全須知

1、白果怎麼吃?

白果的有毒成分易溶于水,加熱後毒性會減輕,是以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1小時以上,去除果肉内綠色的胚芽,再加熱煮熟,能大大提高食用白果的安全性。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陳志剛提醒,生白果不能吃,炒熟後的白果毒性雖降低,仍不能多食。成年人一般一次不要超過10粒,兒童一定不要超過5粒,5歲以下兒童禁吃。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2、哪些人不宜食用白果?

西安營養學會理事張婳提醒,有三類人不适宜吃白果:

第一類是易過敏體質者,白果有一定的毒性,有一部分易過敏體質的人群食用白果後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第二類是兒童,兒童吃白果容易中毒,年齡越小越容易中毒,且中毒越嚴重;

街頭出現這種果子,老人别撿,小孩别吃!

圖源網絡

第三類是孕婦,孕婦體質特殊,而白果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不宜食用白果,否則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或身體發育。

此外,易出血者和身體虛寒者也不宜食用白果。

來源:陝西科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