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中國花木園林快訊 記者柏斌 黎芸熙報道 在自然界中,植物處于食物鍊的最底層,是食草動物的能量來源。然而,神奇而智慧的食蟲植物卻反其道而行之,通過消化、吸收捕獲的昆蟲,獲得自身生長的營養物質。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圖為玻璃容器組合栽培的食蟲植物

據嘉興市小蟲草堂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國明介紹,目前全世界的食蟲植物約有13個科20個屬近1100多種,在植物界是小衆群體。它們在自然界中,通常生長在酸性土壤的沼澤或一些石漠化地方,這些地方比較貧瘠,缺少植物生長需要的氮、磷。,是以在長期進化的過程,食蟲植物利用特殊結構誘捕昆蟲,獲得自身生長的營養物質。不同的食蟲植物有不同的捕蟲裝置和捕蟲方式不同。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色彩鮮豔、結構巧妙的豬籠草

最常見的食蟲植物是藤本植物豬籠草。其寬大的葉子,沿着中脈收縮成細長彎曲的葉莖,莖的末端膨脹成一個籠狀捕蟲籠。捕蟲籠衰老、枯萎或損壞,就不會再長出新的捕蟲籠。捕蟲籠包括籠身和籠蓋,不僅結構非常巧妙、籠口非常光滑,而且顔色非常鮮豔。它依靠籠身的顔色和香甜的蜜汁誘惑昆蟲,前來采食的昆蟲一旦滑入籠中,就會因為籠中有倒刺而無法逃生,最終慢慢被籠底存儲的消化液淹死,并分解為營養物質,逐漸消化吸收。豬籠草捕獲到昆蟲後,籠蓋不會蓋住籠口,因為籠蓋的功能是遮風擋雨,防止下雨時流入籠中的雨水稀釋消化液。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色彩鮮豔、結構巧妙的豬籠草

瓶子草的葉子是中空呈管狀、瓶狀或喇叭狀,花朵構造複雜而精密,捕食方式與豬籠草相似。雖然瓶子草氣質高雅,顔色豐富。但瓶狀捕蟲器卻暗藏殺機,它通過豔麗的色彩和分泌的蜜液,引誘螞蟻、蒼蠅、蚊子等昆蟲,落入瓶中昆蟲因管内密集的倒刺而無法逃生,将被瓶底的消化液淹死并消化吸收。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顔色鮮豔、氣質高雅的瓶子草

瓶子草的神奇在于昆蟲越是掙紮,越能刺激更多的消化液産生。而且瓶子草頭盔狀的柱頭,像倒挂的小傘,保護着花粉。采花粉的昆蟲離開時,會同時帶走花粉,進而實作異花授粉。是以,瓶子草隻吃它們“相中”的食物,而對幫助其傳粉的昆蟲,則溫柔地網開一面。為了避免授粉的有益昆蟲掉進“瓶”内被誤食,瓶子草的的花莖總是高出葉片很多。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顔色鮮豔、氣質高雅的瓶子草

捕蠅草是所有食蟲植物中最有智慧的,且屬于主動性捕蟲機制。它依靠像蚌殼一樣的葉子捕食昆蟲,其對稱的兩片葉子外緣排列着眼睫毛一樣刺狀毛,形成漂亮而溫柔的捕蟲夾。當蜜腺分泌的蜜汁引誘到昆蟲時,這些交錯的刺狀毛就快速閉合,防止昆蟲逃脫。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食蟲植物中最有智慧的捕蠅草

捕蠅草的智慧展現在捕蟲夾内側三對精确控制捕蟲夾閉合的感覺毛。任意一根感覺毛被觸碰到兩次,或是分别觸碰到兩根感覺毛,觸碰間隔在2到25秒内,捕蟲夾就會閉合。超過這段時間,則需要第三次觸碰刺激才能閉合。因為第一次觸碰時,昆蟲沒有完全走入捕蟲夾,很容易逃脫。而第二次觸碰時,捕蟲夾閉合就能牢牢抓住昆蟲。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瓶子草生态景觀

捕蠅草捕獲到的昆蟲在掙紮的過程中,葉片會越夾越緊,同時兩片葉瓣内側密集的内腺體會分泌出消化液,将昆蟲消化吸收。捕蠅草一般四天左右能分解完成并吸收較易消化的部分,全部完成分解和吸收,大約需花5-10天圖為:食蟲植物中最有智慧的捕蠅草。捕蠅草的葉片每開合一次,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是以一片葉子一生大約成功捕食3-4次,超過這個次數葉子就會漸漸枯萎。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茅膏菜微型生态景觀

華南國家植物園種植着錦地羅茅膏菜、孔雀茅膏菜、長柱茅膏菜。這些植株精緻小巧的茅膏菜與上述三種食蟲植物不同,是依靠粘液捕蟲的小型食蟲植物,屬被動性捕食機制。茅膏菜的每片葉子上長着像露珠一樣晶瑩剔透的腺毛,腺毛的頂端有一個球狀體,常呈現出鮮豔的色彩,大多為紅色。茅膏菜會分泌吸引昆蟲的蜜汁與消化酶,一旦昆蟲碰觸到腺毛就會被粘住。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植株精緻小巧的食蟲植物茅膏菜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

植株精緻小巧的食蟲植物茅膏菜

神奇智慧的食蟲植物,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