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珍妮走了,因我去費城時耽誤了兩天,是以沒趕上為她送行。
(二)
2021年6月的一天,第一次相識珍妮姑娘,感覺她很溫柔,很親切。
她的父母都是美國人,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大學老師。
珍妮是來讀研究所學生的,專業是環境工程。
在學校附近與我同租一套房子,于是我們有了相識的機會。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越發喜歡上了這個可愛的姑娘。
珍妮說着一口流利的英語,因為她長着一副亞裔面孔,是以我對她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一次吃午餐,看到珍妮也熟練地使用筷子,于是更引起了我的好奇,特殊的親近感無形中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隻是她見到生人總有一種不自在(忐忑)的感覺,在和人交往時,她看你一兩眼後,就再也不會與你對視,隻會是低下頭繼續與你交談。
為人處事她總是替别人着想,很多時候生怕對他人有疏漏,而使人不滿意。
一般的美國孩子都很自信,以自我為中心,而珍妮姑娘卻恰恰相反,形成了強烈反差。
這更加深了我想深入了解她的好奇心。
通過一段時間交往,珍妮向我袒露了心扉:我才知道珍妮原來是中國女孩,她原有小時候的一段朦胧的記憶,也随着歲月的流失而淡忘了。
99年,她2歲時被現在美國父母領養。
她很喜歡吃辣的,更喜歡吃桔子的習慣一直沒有改變。
小時候在美國吃漢堡時她總是要把上面的奶油去掉,長大後才慢慢适應。
珍妮說她一直不知道養父母是在中國什麼地方領養的她,養父母也沒有和她說起過。
珍妮總是給人一種弱弱的感覺,從不會引起别人的反感。
她沒有車,有時上學我就主動帶她。
她不會說漢語,曾去過幾個國家旅遊,但沒有來過中國。
她的養父母對她很好,兄弟姐妹對她也很好,但總感覺她内心有一種說不出的落寞。
說來也很令人稱奇,雖然她對中國一無所知,對漢語更是一竅不通,但她說在她朦朦胧胧的記憶深處,隐隐約約有雞、鴨、鵝、狗等一些小動物的模糊印象,還有梯田、小河流水,我感覺她所描述的純粹是中國江南鄉村的田園風光,近而我确認她的故鄉有可能是在中國南方某個小村鎮。
當我将這幾種小動物的漢語發音告訴她後,她居然一次性的全部記住了,并能準确地說出來,而且讀音非常标準,根本不像外國人第一次說漢語那麼生硬,當我把我的驚訝告訴她時,她卻異常的平靜,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許多外國人認可這種觀點。
當我誇獎珍妮漢語發言非常标準時,她卻波瀾不驚。
珍妮對中國的了解基本上空白,我很茫然,她到底經曆了什麼,迷一樣的珍妮,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慢慢探尋。
我很同情這個内向又缺乏自信的小同胞,雖然她是美國人。
我在國外7年了,特别是由于新冠疫情無法回國探親,對家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日甚一日,即使現在資訊交流非常便捷,但我還是非常渴望踏上我故鄉的土地。
家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很多中國人,尤其年輕人出了國才知道自己祖國是多麼偉大。
每每和歐美國家的老師同學交流時,我都會主動并且驕傲告訴對方,我來自中國。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1月30日,我特意邀請幾位中國留學生到我和珍妮的住處一起共度中國農曆新年,主要目的是想讓珍妮多接觸中國文化,喚起她最原始記憶中最朦胧的點點滴滴。
準備“年夜飯”(美國是白天)讓我費盡心思。
思前想後,我覺得吃火鍋更有中國氛圍,熱熱乎乎幾個人圍着火鍋即抵擋寒氣也能不分彼此拉近距離,又有家的氣氛。
由于我們的住處位于一個小鎮,地理位置較偏,附近沒有大點的華人超市。
為了采購“年夜飯”所需要的食材,我驅車往返近5個小時,跨洲到很遠的華人超市,在買完食材後,突然想到家裡沒有火鍋呢,原來的那個從國内買的火鍋由于多次搬家已經損壞無法使用,想到還沒有火鍋内心不免有些緊張,在超市轉了個遍也沒看到有賣火鍋的。
由于我們幾個中國留學生經常到這家超市集體采購物品,算是他家的大客戶,超市的福建籍老闆與我們很熟悉也很熱情。
當他了解到我的狀況後,特意到庫房布滿灰塵的角落裡找到一個紙盒箱子,告訴我說,這個火鍋在庫裡已經七八年了,一直沒人買,看在都是華人的份上,進價賣給我并送給我很多虎年吉祥物的小禮品,我感慨福建老闆的熱情和經商之道,有福建人的地方,就沒有買不到的東西。
三十晚上,我們的火鍋年夜飯如期開餐了,從不喝酒的珍妮破例喝了幾杯啤酒,她那泛着紅暈的臉頰透出難得而自然的笑容,聊到開心處,她甚至手舞蹈起來。
珍妮對大家說,這是她記事以來最開心的時刻。但珍妮的眼裡仍能讓人感覺到一種隐隐的淡淡地憂傷。
幾個中國留學生很默契地說着有關中國話題,珍妮耐心地聽着,眼裡流露出喜色。
我一直覺察珍妮的一舉一動,内心滿是感慨——我是否要為珍妮做更多的事情,畢竟她的根在中國。
在這頓“年夜飯”即将結束之際,我們幾個女孩許下自己的心願。
真心地希望珍妮有一天也能讀懂和了解我對她的良苦用心,回到她這個年齡段應有的活潑、浪漫。
我們共同祝願2022學業有成!我也真誠地祝願珍妮姑娘開心快樂!更願她小小的心願早日實作!
(三)
時光如梭,一晃到了畢業季,珍妮說不讓我去送她,她會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在桌子上,珍妮給我留下一張字條,用英文寫着:“姐姐: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回家看看!可是,它在哪呀?”
我的眼淚撲簌簌地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