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一隻狗得了猴痘,科學家擔心傳播更多動物,将無法根除病毒

作者:清風科康

關鍵點:

1、從曆史上看,猴痘病毒曾在非洲從動物傳染給人類。

2、一些科學家擔心,随着人類疫情的擴大,猴痘可能會從人身上傳播到美國的動物身上,進而使病毒更難根除。

3、科學家們說,這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低,但需要一個更強大的動物監測系統來為這種可能性做準備。

正文開始

2003 年,中西部六個州的 47 人感染了從非洲加納進口的齧齒動物飼養的寵物土撥鼠感染了猴痘。

今天的疫情已經在美國感染了 14,100 多人,在全球感染了 41,000 多人,主要通過男同志和雙性戀男性之間的密切接觸傳播。但科學家報告稱,本月在法國的一隻狗中首次出現了人傳寵物的情況,這促使美國和全球衛生官員加強警告,以確定病毒不會傳播給其他寵物和動物。

該建議源于人們擔心猴痘可能會随着人類疫情蔓延而蔓延到野生動物或齧齒動物種群中,進而使病毒在人和動物之間來回傳播,并使該病毒在曆史上沒有傳播過的國家永久立足.

在今年全球爆發之前,猴痘主要在西非和中非的偏遠地區傳播,人們在接觸受感染的動物後感染了病毒。2003 年的疫情得到控制,是非洲以外人類感染該病毒的第一例有記錄的病例。

目前的全球疫情與過去的傳播模式有很大不同。猴痘現在幾乎完全通過美國、歐洲國家和巴西主要城市地區的人們之間的密切身體接觸傳播。

但本月在法國報告了首例在目前疫情中感染動物的假定病例。在巴黎的一對夫婦患上猴痘并與動物同床後,一隻寵物狗的病毒檢測呈陽性。

世衛組織官員曾表示,寵物感染病毒的單一事件并不令人驚訝或引起重大關注,但如果人們不知道猴痘可以感染其他物種,猴痘就有可能開始在動物中傳播。

如果猴痘在非洲以外的動物種群中出現,該病毒将有更多的變異機會,進而帶來更高的傳播性和嚴重性的風險。然後動物可能會将病毒傳染給人類,進而增加未來爆發的風險。

上周在日内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項目主任邁克·瑞安博士說:“我們不希望看到疾病從一個物種轉移到另一個物種,然後留在那個物種中。” . “正是通過一個動物影響下一個、下一個和下一個的過程,你才能看到病毒的快速進化。”

該機構發言人克裡斯汀·諾德倫德(Kristen Nordlund)表示,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尚未收到任何寵物感染猴痘的報告。但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這種病毒可以從人傳染給動物,也可以從動物傳染給人。

“雖然我們仍在了解哪些動物會感染猴痘病毒,但我們應該假設任何哺乳動物都可能感染猴痘病毒,”諾德倫德說。“我們不知道爬行動物、兩栖動物或鳥類是否會感染猴痘,但這不太可能,因為尚未發現這些動物感染了與猴痘同科的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猴痘專家羅莎蒙德·劉易斯博士說,正确處理可能受污染的廢物非常重要,以避免齧齒動物和其他動物在垃圾中翻找時被感染的風險。

“雖然這些一直是假設的風險,但我們認為它們足夠重要,人們應該了解如何保護他們的寵物以及如何管理他們的廢物,以便動物一般不會接觸到猴痘病毒,”劉易斯說。

瑞安說,雖然保持警惕很重要,但目前動物和寵物對人們并不構成風險。

“重要的是我們不允許這些病毒在其他動物種群中建立感染變異,”瑞安說。“特定動物的單次接觸或單次感染并不意外。”

非洲的齧齒動物:

盡管科學家們已經對非洲的猴痘進行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缺乏資金,他們的工作受到了限制。是以科學家們不知道有多少不同種類的動物可以攜帶病毒并将其傳播給人類。

在過去的 40 年裡,科學家們在非洲僅從野生動物身上分離出過幾次猴痘。它們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繩松鼠、靶鼠和巨型袋鼠,以及科特迪瓦的兩種猴子。齧齒動物,而不是猴子,被認為是非洲的宿主動物種群,盡管确切的動物宿主尚不清楚。

公共衛生官員不知道美國城市環境中與人接近的動物類型——浣熊、老鼠和老鼠——是否會感染并傳播病毒。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某些類型的小鼠和大鼠會感染猴痘,但并非所有物種都易感。

“我們知道這是一種從西非齧齒動物傳播的病毒,”德克薩斯州貝勒醫學院的傳染病專家彼得霍特茲博士說。“城市環境中的老鼠或其他齧齒動物是否意味着它在那裡獲得了立足點,并且它也變得更像是一種永久性的固定裝置——我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他說。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患有猴痘的人避免接觸動物——寵物、牲畜、家畜和野生動物。如果寵物在與患有猴痘的人接觸後 21 天内生病,則應由獸醫對該動物進行評估。

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被猴痘污染的廢物應放入帶襯裡的專用垃圾桶中,并且不應留在外面,因為野生動物可能會接觸到病毒。

2003年美國爆發

在 2003 年的爆發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能夠在病毒進一步傳播之前迅速接種疫苗并隔離患者。沒有人間傳播猴痘病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随後禁止從非洲進口齧齒動物。

據負責此次疫情的前 CDC 官員瑪格麗特·帕帕約阿努 (Marguerite Pappaioanou) 說,遏制 2003 年爆發的疫情需要 10,000 小時的工作才能将病毒追溯到從加納進口到德克薩斯州動物經銷商的甘比亞老鼠和其他齧齒動物。

2003 年爆發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禁止進口所有非洲齧齒動物。該機構還禁止草原土撥鼠的州際分布及其釋放到野外,因為擔心猴痘可能會在野生動物種群中傳播。

美國地質調查局和農業部随後在威斯康星州将 200 隻野生動物困在靠近人類從寵物土撥鼠身上感染猴痘的地方。他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該病毒已經傳播到野生動物身上,FDA 取消了在各州之間分發草原土撥鼠的禁令。從非洲進口齧齒動物仍然是非法的。

廢水問題

今年夏天,加利福尼亞的科學家在污水樣本中檢測到猴痘 DNA。據州衛生部門稱,紐約也在對這種病毒進行廢水監測,但結果尚未公開釋出。加利福尼亞州的廢水調查結果引起了一些健康專家的擔憂,即該病毒可能通過污水感染齧齒動物。

内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全球健康安全中心傳染病專家詹姆斯勞勒博士說:“由于感染的廣泛性以及它是污水和廢水的事實,存在風險。” “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涉及進入動物種群并擁有人畜共患病風險庫,老實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認為我們的遊戲已經結束了。”

但尚不清楚廢水中是否存在活病毒。參與該項目的埃默裡大學科學家 Marlene Wolfe 表示,這項研究測量的是污水樣本中的猴痘 DNA,而不是病毒是否仍然具有傳染性。

CDC 流行病學情報局前官員阿米拉·羅斯 (Amira Roess) 表示,大多數城市地區的廢水都經過處理,是以病毒在這種環境中存活和複制的可能性很低。羅斯說,含有受污染材料(如床單或毛巾)的垃圾可能比廢水造成更高的風險。

“有些野生動物會在你的垃圾中翻找,然後它們更有可能感染能夠複制的病毒。“有很多假設,但它确實發生了,”羅斯說,他現在是喬治梅森大學的流行病學教授。

低機率

RTI International 的流行病學家理查德·賴辛格 (Richard Reithinger) 表示,猴痘病毒必須采取幾個步驟才能從人類傳播到動物身上,然後再傳播回人類身上,進而導緻另一次疫情爆發。

Reithinger 說,該病毒必須在地理分布廣泛的動物種群中傳播,但不會在該物種中造成如此高的死亡率,以至于傳播途徑被扼殺。人類還需要與動物有一定程度的定期接觸。

“每一步都有一定的機率。一旦你将這些步驟的所有機率加起來,機率實際上就會變得非常低,”Reithinger 說。

羅斯說,由于某種病毒突變,猴痘也可能在目前爆發的人群中更有效地傳播。她補充說,如果這種病毒已經适應了人類,那麼人們将這種疾病傳染給動物可能會更加困難。Pappaioanou 表示,這還取決于接觸病毒的動物種類。

“并非所有動物都易感。我們甚至不知道哪些是,”帕帕約阿努說,他現在是華盛頓大學的副教授。

需要更好的監控

Pappaioanou 和 Roess 表示,盡管該病毒在美國動物種群中根深蒂固并導緻未來人類爆發的風險很低,但美國需要一個更強大的監測系統來為這種可能性做好準備。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員說,公共衛生機構監測動物種群傳染病的能力存在重大差距。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差距。我們沒有一個很好的人類監控系統,”羅斯說。“對于野生動物來說,這取決于誰對什麼病原體感興趣,以及他們是否能夠說服某人資助監測。我們的很多監控都是零星的”

Pappaioanou 說,牛、羊和家禽等牲畜由農業部監測。但她說,野生動物監測資金不足,監測這些動物的傳染病需要大量工作,她說,海外沒有政府機構負責貓狗的健康。她補充說,當地衛生部門可能會監測齧齒動物并制定人口控制計劃,但這也需要資金和大量人員配備。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搬到城市,”帕帕約阿努說。“在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城市中,有一個感染源意味着什麼?我們不知道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