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家發現,這條北極魚的鰓裡裝滿了“防凍劑”

作者:知新了了

在遙遠的格陵蘭冰山的綠松石臂之間的冰冷海水中,研究人員捕獲了一條北極魚,它的身體對冰凍溫度具有高度的抵抗力。

科學家發現,這條北極魚的鰓裡裝滿了“防凍劑”

上圖:白光下的“L. gibbus”魚,也被稱為斑點蝸牛魚。

在這條幼魚被捕獲的格陵蘭島東部海岸,洋流經常下降到0攝氏度以下。如此寒冷的溫度足以當機那些更習慣熱帶生活的魚類的血液。但是極地魚有一個秘密。它們的血管裡都有一種防凍蛋白。

當研究人員對北極魚的 RNA 進行測序時,他們發現這種魚的鰓内充滿了防凍蛋白。

紐約城市大學的生物學家大衛·格魯伯(David Gruber)說:“就像你車裡的防凍劑可以防止散熱器裡的水在低溫下結冰一樣,一些動物進化出了驚人的防止它們結冰的機制,比如防凍蛋白質,它可以防止冰晶形成。我們已經知道,這種生活在極冷水域的小蝸牛魚會産生防凍蛋白質,但我們沒有意識到,它能充滿這麼多這些蛋白質,以及它為制造這些蛋白質付出了多少努力。”

科學家們捕捉到的這條魚名為“L. gibbus”,也被稱為斑點蝸牛魚,因其褐色、松弛的身體上有黑色斑點而得名。

從表面上看,它是一個相當普通的物種。但在裡面,卻充滿了驚喜。

科學家發現,這條北極魚的鰓裡裝滿了“防凍劑”

上圖:蝸牛魚發出綠色和紅色的光芒。

2019 年,人們發現一條雜色的蝸牛魚發出綠色和紅色的光芒 ——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報告有生物熒光的極地魚,也是第一個單一物種發出兩種顔色熒光的例子。

現在,RNA測序揭示了小蝸牛魚的另一個秘密。

在北極物種測序的所有數千個轉錄本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編碼抗凍樣蛋白的轉錄本,所有這些轉錄本都高度表達。

事實上,其中一份轉錄本的表達水準是最高的,遠遠高于前1%。

在遺傳學領域,“轉錄本”是 DNA 一部分的 RNA 副本。它向細胞提供如何産生特定蛋白質的指令。

如此高表達的抗凍轉錄本表明,蝸牛魚對這些蛋白質非常重視。它們可能是在零度以下生存的關鍵。而且,在許多其他極地和亞極地魚類,以及一些爬行動物、昆蟲和植物中發現了與冰結合的防凍蛋白。

在魚類中,這些肝髒産生的蛋白質被認為可以阻止冰粒長得太大,或者阻止它們在細胞和體液中積聚,進而阻止它們成為阻塞物。

與其他類型的抗凍蛋白相比,蝸牛魚中表達最高的類抗凍蛋白相對較弱,但它仍然可以在保持魚類生物學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這種較弱和較強的蛋白質混合在一起,實際上可以為蝸牛魚提供在如此艱苦的水中生存所需的耐溫度能力。例如,雖然一些抗凍蛋白可能不足以阻止血液中的冰粒生長,但它們可以幫助運輸不飽和脂類,而不飽和脂類在通過血管時需要特定的溫度。

是以,作者說,他們在蝸牛魚身上的發現增加了一種可能性,即“弱的或組合的抗凍活性可能對北極魚有利”。至少,現在它是有益的。

科學家發現,這條北極魚的鰓裡裝滿了“防凍劑”

上圖:發現蝸牛魚的格陵蘭冰山。

該研究的合著者、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館長約翰·斯帕克斯(John Sparks)警告說:“自20世紀中期以來,北極地區的氣溫上升速度是中緯度地區的兩倍,一些研究預測,如果北極海冰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減少,在未來30年裡,北冰洋的夏季大部分将沒有冰。”

“北冰洋不支援魚類物種的高度多樣性,我們的研究假設,随着海洋溫度日益變暖,像蝸牛魚這樣的冰居專家可能會遇到更多溫帶物種的競争,而這些物種以前無法在北緯較高的地區生存。”

那座孤獨的格陵蘭島冰山可能不會再有那麼壯觀的景色了。誰知道在它的陰影下遊動的魚會發生什麼。

這項研究發表在《進化生物資訊學》雜志上。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