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脹率40年首“破10”,英國發生了什麼?|京釀館

作者:Beiqing.com
通脹率40年首“破10”,英國發生了什麼?|京釀館

一輛油罐車在英國赫默爾亨普斯特德的一個油庫區灌裝燃油。 圖/新華社

8月17日,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英國7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了10.1%,高于調查經濟學家9.8%的預測中值,繼6月之後再次重新整理1982年以來的通脹紀錄。

英國也是以成為G7國家(七國集團)中第一個通脹突破兩位數的國家。緊随英國之後的G7經濟體為美國(+8.5%)和意大利(+7.9%)。而英國出現這個結果,算不上太意外。

通脹陰影從能源蔓延到食品

英國通脹率突破兩位數的主要原因,是通脹陰影從能源領域蔓延到了食品領域。

相對于歐洲大陸國家,英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并不高,隻占4%左右。但英國需要來自歐盟的海底管道進口天然氣,從有“歐洲蓄電池”之稱的挪威進口電力,以彌補自身的能源缺口。

是以,歐盟當下的能源危機也間接沖擊了英國。7月20日,英國倫敦東部地區的電網一度因電力需求激增而中斷。英國電力公共事業公司不得不從電力交易市場以超出正常情況50 倍的價格購買電力——如此高的溢價,與歐洲天然氣價格2021年初至今的漲幅基本一緻。

能源漲價最終傳導到了食品業。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烘焙産品、乳制品、肉類、蔬菜、寵物食品、外賣價格的上漲推高了7月份的通貨膨脹率。

今年以來,英國市場奶酪價格上漲了76%,雞蛋價格上漲了30%,蛋黃醬價格上漲了80%,面包價格上漲了25%。

通脹高企導緻英國居民實際工資下降了3%,這是200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一些悲觀的經濟學家認為,英國群眾生活水準實際上已經跌回70年前。

勞動力短缺導緻“雪上加霜”

英國有沒有辦法解決當下的通脹壓力?

通常情況下,能源價格回落到正常水準、勞動力增加供給才有可能。

通脹率40年首“破10”,英國發生了什麼?|京釀館

英國曼徹斯特,一名戴口罩的人在市中心穿行。圖/新華社

但很顯然,歐洲目前的地緣形勢不支援能源價格回落到正常水準。相反,受高溫幹旱天氣影響,歐洲最大的電力出口國挪威已宣布将考慮采取措施限制電力出口,以防止價格飙升造成國内電力短缺。

雪上加霜的是,英國的勞動力短缺情況正趨于嚴重。受脫歐影響,海外到英國工作的勞動力大為減少,特别是農業領域,許多勞動簽證無法簽發。

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全國農民總工會的調查顯示,由于勞動力短缺,英國農場至少浪費了價值6000萬英鎊的蔬菜水果。超過一半的農場主表示,勞動力短缺已使他們的産量下降了近五分之一,預計2023年還将繼續下降。還有一些農場主表示,員工不上班或辭職導緻農作物損失的情況更加嚴重。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約有110萬人回到或去了英國,但英國仍損失了約55萬勞動力。原因是許多人“躺平”了——英國大罷工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這不禁讓人想起《衛報》等英國媒體8月16日的報道。該報道洩露了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5年前的一段錄音。特拉斯當時是英國财政部首席秘書,其在錄音中聲稱,倫敦以外的英國人工作不努力,英國勞工整體上缺乏外國競争對手所具備的“技能和應用能力”。特拉斯還表示:“如果你去中國,情況會相當不一樣,我可以向你們保證。”

英國政府對通脹已無計可施

雖然英國通脹率已突破兩位數,但還不是最高點。英國央行預計,通脹将在2022年10月達到13.3%的峰值。

通脹率40年首“破10”,英國發生了什麼?|京釀館

當地時間2022年4月7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特拉斯出席北約外長會。圖/新華社

面對這種局面,正在競選保守黨黨首、下一任英國首相的特拉斯和蘇納克也開了些藥方。但英國财政研究所智庫主任保羅·約翰遜等專家批評說,兩人誰也沒說到點子上。或許就是因為無計可施,特拉斯和蘇納克都試圖在對外政策上展示強硬,以至于被人批評說,保守黨實際上已失去了對通脹的控制。

當然,這幾年,英國人對經濟衰退一點兒也不陌生。

2020年受疫情影響,英國GDP下降了9.9%,被視為是1709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此後,英國推出了高達2800億英鎊的經濟刺激計劃,加之防疫徹底“躺平”,經濟有所複蘇。

英國央行預計,2022年英國名義GDP将增長3.5%。除去通脹因素,有可能陷入與2020年相當的衰退。英國央行同時預計,經濟衰退将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持續到2024年初,時間長達15個月。

這也就意味着,無論特拉斯和蘇納克誰最後勝出,其首相生涯的開端,都将面臨一個荊棘遍布的“至暗時刻”。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趙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