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科院再次立功,“中國芯”彎道超車,外媒發出感慨

作者:十年不識陳奕迅
中科院再次立功,“中國芯”彎道超車,外媒發出感慨

“大炮是用來講道理的,射程即真理,口徑即正義!”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國内大部分科技企業似乎并不能與海外企業“講道理”,核心技術主要依賴進口,也沒有實力與他人講道理。

所幸的是,華為等實幹型企業通過長時間不斷加大對高尖端技術的研發投入,在各自的領域實作重大突破,成為業内的新标杆。但是,長時間當老大的老美,心裡已經發生了畸變,絕不允許他國企業超越美企掌握行業話語權,先後對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中國華為、中興、大疆等企業進行了非常狠毒地制裁,企圖通過打壓鞏固自己的科技霸權。

中科院再次立功,“中國芯”彎道超車,外媒發出感慨

老美不斷更新打壓華為等中企的行為,徹底打破了我們的幻想,堅定了我們走自主化道路的決心,在建設“晶片大學”、“東方芯港”,出台半導體相關企業優惠政策的同時,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攻堅“卡脖子”技術。

中國老院士王陽元去年在接受央視采訪眼含熱淚地說道:中國科研人員報效祖國的時候到了,不解決卡脖子問題,我死不瞑目!老院士這句話,直接說出了中國科學家們的心聲及決心。

中科院再次立功,“中國芯”彎道超車,外媒發出感慨

國家支援,企業堅持,科研人員用心,在極短的時間内,攻克了多項技術壁壘,在某些細分領域實作了超車,如量子晶片工業軟體領域。

近日,據媒體報道,中科院院士郭光燦所帶領科研團隊創立的本源量子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已經攻克技術壁壘,掌握量子晶片工業軟體所有核心技術,成功研制出國内首款量子晶片工業軟體。

本源量子公司成功研制出量子晶片工業軟體的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在美科技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多家美媒紛紛發文感慨:中國學者都不睡覺嗎?

中科院再次立功,“中國芯”彎道超車,外媒發出感慨

美媒發出這樣的感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華為尋找到有效解決高端晶片被卡脖子的問題後,老美在4月初對本土EDA軟體巨頭新思科技進行了調查,理由就是懷疑其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向華為提供技術服務,但打臉的是,中科院随後就傳出國産EDA設計平台已經進入市場應用階段的消息,實作了國産EDA設計軟體的重大突破。如今,大陸又在量子晶片設計軟體實作重大突破,怎麼可能刺激不到老美敏感的神經?

随着晶片制程工藝的更新疊代,傳統電子晶片已經觸摸到行業的天花闆,用不了多久,發展就會陷入停滞,而量子晶片則可以打破傳統電子晶片的天花闆,則被各界一緻認為新一代晶片的發展方向。

中科院再次立功,“中國芯”彎道超車,外媒發出感慨

大陸率先研制出量子晶片設計軟體,将讓中國半導體設計企業在量子晶片時代,徹底擺脫對Synopsys等美EDA軟體巨頭的依賴,成為新時代的領航員!

從中國科學家不斷攻克晶片設計軟體技術的速度來看,老美對新思科技的立案調查,就是一場苦肉,是為了給自己舉全國之力未能打死華為的結果尋找台階下罷了。

寫在最後

大陸雖然進入科技領域的時間較晚,技術的整體水準與西方存在差距也是必然的,但為何差距會這麼大?主要還是國内部分企業存在着嚴重的“買辦思維”,如出身于中科院的某企,不但不敢正面回應自己企業國籍的問題,還成功戴上了一頂“大而平庸”的帽子,盡管成為了業内第一,但對大陸科技的發展起不到一點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科院再次立功,“中國芯”彎道超車,外媒發出感慨

在中美科技競争不斷升溫的當下,如果這樣的企業數量不但不能減少,反而不斷增多的話,我們如何縮小與西方的技術差距,畢竟研發是需要資金投入的,科學家們研發出的技術,如果得不到商用,不能轉化成利潤,科研必定會被迫陷入停滞。

如今,國人及大部分企業已經覺醒,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必定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不久的未來,必定會拖着世界科技行業向前走!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下方評論留言[玫瑰][玫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