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因為1973年在頒獎典禮上的發言而遭受謾罵是毫無根據的。你所經曆的情感負擔以及在職業生涯所付出的代價是無法彌補的。長期以來,你表現出來的勇氣始終沒有得到認可。為此,我們向您緻以最深切的歉意和真誠的敬佩...”
據“好萊塢報道(Hollywood Reporter)”16日報道,時隔近50年,美國奧斯卡方終于向印第安女演員薩欽(Sacheen Littlefeather “小羽毛”)緻歉。
薩欽曾在1973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代替影帝馬龍·白蘭度出席,抗議美國司法部門、美國影視行業對于印第安人的歪曲和不公,卻遭到各種侮辱和诽謗。
對于奧斯卡方的道歉,薩欽表示自己驚呆了,從未想過“能活着經曆這些”。此外,她還表示當時站上台不是為了任何贊譽,她隻是要說出真相。
薩欽代替馬龍·白蘭度拒絕領獎 圖自英國廣播公司(BBC)
“好萊塢報道(Hollywood Reporter)”等媒體16日消息,今年6月18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下文簡稱學院)主席大衛·魯賓(David Rubin)已經私下代表奧斯卡方向薩欽緻道歉信。
此外,報道稱,這份遲到了近50年的道歉信,将在今年9月17日在學院博物館的相關活動上公開正式宣讀。
好萊塢報道網站截圖
該道歉信旨在為薩欽在1973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遭遇的不公,以及其後續職業生涯受到的傷害道歉。
49年前,也就是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馬龍·白蘭度憑借電影《教父》獲得影帝稱号。然而在該頒獎典禮舉辦1個月前,衆多美國印第安人活動家展開了對1890年“傷溪河大屠殺”的抗議活動,美國司法部門要求各新聞機關不予報道。
電影《教父》
為了抗議美國政府的相關舉措以及美國電影行業對印第安人的不公,白蘭度決定拒絕領獎。此外,他還邀請當時26歲的印第安女演員薩欽代替他登台拒絕領獎。
頒獎典禮當天,薩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侮辱。除了無時無刻的噓聲外,她還遭到诽謗和威脅。
據“今日印第安人之鄉”描述,當時在背景,節目制片人霍華德·科赫(Howard Koch)要求她把演講内容控制在60秒内,一旦逾時就讓安保人員逮捕她。可白蘭度為其準備的演講稿長達15頁,無奈之下薩欽隻能即興發揮,挑重點講。
“很遺憾,白蘭度不會接受這座慷慨的獎杯,原因是今日的電影工業對待美洲印第安人的方式...(此時現場爆發噓聲)...以及最近在‘傷膝河事件’上發生的事情...我請求在未來,我們的内心和想法将會遇到愛和慷慨。”
此外據薩欽回憶,在演講時,演員約翰·韋恩(John Wayne)想要沖上台對薩欽進行人身攻擊,最終被保安控制住。
事實上,在頒獎禮之後的很長時間,對于印第安人的刻闆印象讓有關薩欽身份和誠信的謠言不斷,導緻其演繹生涯和個人名譽被毀。
據薩欽本人描述,她在參加那次頒獎典禮前出演過幾部影視作品,但那天之後,聯邦政府就威脅要取消任何讓她上節目的脫口秀或節目。
此外,有關她的謠言甚至侵蝕了後人的思想。比如2012年,演員丹尼斯·米勒在嘲笑伊麗莎白·沃倫聲稱,“她和白蘭度派去奧斯卡的脫衣舞女一樣是印第安人”。
直到近半個世紀後,奧斯卡方終于選擇站出來,向現年75歲的薩欽道歉。
“1973年,你站在奧斯卡的舞台上發表了一個強有力的聲明,指責電影業對美國原住民的歪曲和不公。這将持續提醒我們尊重和尊嚴的必要性...近50年後的今天,在學院土著聯盟的指導下,我們堅定地緻力于確定土著聲音被看見、被尊重。”
對于奧斯卡方的道歉,薩欽在接受好萊塢報道時表示,“我驚呆了。我從來沒有想過能活着看到聽到這些、經曆這些。是的,(奧斯卡)應該道歉。就像我在原住民社群的朋友說的那樣,早就該這麼做了。”
據報道,薩欽告别演繹生涯後,學習了營養和傳統醫學,并在舊金山特蕾莎修女的艾滋病臨終關懷醫院工作。她曾表示,“我當時站上台不是為了任何贊譽,而是因為我與祖先在一起,我所說的是真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