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作者:金錯刀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文/ 金錯刀頻道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全球富豪搶着上的《福布斯》,竟然窮到要賣身?

8月初,有媒體報道,《福布斯》正在尋求買家,要價至少為6.3億美金。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在紙媒日漸衰落的今天,一家雜志社要賣36億人民币,聽起來有點貴,但放在《福布斯》身上,卻顯得理所當然。

要知道,在大衆眼裡《福布斯》就是有錢的象征,每個和《福布斯》沾邊的人,都是億萬富翁。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上到國家總統、影視巨星,下到青年創業才俊,都把登上《福布斯》當成一種榮耀。

《福布斯》本身也是一個賺錢高手,一張封面就賣30萬,2021年營收超過12億,利潤超過2.4億元。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如此賺錢的《福布斯》為何急于賣身呢?

有網友認為,是近些年富豪榜上水分太大,越來越多爆雷跑路的騙子,拖垮了《福布斯》。

困于賺錢的《福布斯》,早已經真正變成了資本的工具。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窮小子創辦的雜志,

封面成富豪必争之地

對于創業者而言,出名最快的方法,就是登上《福布斯》。

進了《福布斯》排行榜,就是有錢人的象征;如果能成為封面人物,那就是有錢+身份的象征。

在搜尋欄裡輸入《福布斯》,你可以看到一部“創業成功簡史”,為了這個榮譽,他們不惜花費幾十萬的費用。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如今是富豪必争之地的《福布斯》,創始人隻是個窮小子。

20世紀初,伯蒂·福布斯因為家裡孩子太多,連飯都吃不起了,就跑到美國來掘金,和很多人想從底層打拼不同,他一來就瞄準了富豪。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他先是包裝自己,走進富豪圈子。

當伯蒂到達曼哈頓時,他拿出全部身家,買了一套高檔西裝,住進了紐約最豪華的華爾道夫-阿斯特酒店。

不僅如此,伯蒂還跑去商業泰鬥經常聚會的酒吧,斥巨資租了一個櫃子,隻為能經常和富人聊天,進而拿到獨家猛料。

這筆投資加上《商業日報》記者的身份,為他赢得了紐約社交界的入場券,也為他後期成立《福布斯》積累了人脈。

成立《福布斯》後,伯蒂又靠毒舌和挑釁富豪一戰成名。

《福布斯》第一期雜志上,伯蒂寫了一篇題為《敗家子掌權──喬治·古德:美國财經企業的悲劇》的文章,文中充滿 “目光短淺”、“敗家子”等尖銳文字。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一看有效果,《福布斯》第二期,采訪了當時世界最富有的人——标準石油公司大亨洛克菲勒。

稿子的内容也是極盡諷刺,過了沒多久,标準石油公司就解體了。

打出名号之後,《福布斯》采訪的人幾乎後來都成了富豪大佬,像福特的創始人、可口可樂的創始人、迪士尼樂園創始人等。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因為這種商業洞察性,《福布斯》被譽為"美國經濟的晴雨表"。

到了1972年,《福布斯》發行量超過62.5萬份,幹翻了《财富》。

為了對抗《财富》的世界500強榜單,《福布斯》推出了“福布斯400富豪”,抓住群眾的窺私欲,向老百姓展示富豪的錢。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這波操作反響巨大,1982年8月26日,《福布斯》隻是向媒體提前公布長達50頁的富豪排名,雜志幾個小時就被瘋搶一空。

之後福布斯以榜單在全球聞名,有1.5億粉絲,各界名流都以上福布斯排行榜為榮。

據說,一位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乘飛機出國時忘了帶護照,恰巧他的照片刊登在《福布斯》的封面上,情急之下他拿這本雜志當身份證明,居然通過了海關。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搞定全球有錢人後,

賺錢卻成了難題

除了給富豪帶來名聲,《福布斯》最擅長的還是從富豪手裡賺錢。

1973年,《福布斯》的第二代掌門馬爾科姆,花了13萬美元定制了一個超大熱氣球,上面印上“《福布斯》——資本家的利器”幾個大字。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老總馬爾科姆為了打廣告,直接乘熱氣球橫跨美國,徹底虜獲了當時美國資本家的心。

為了搞定全球有錢人,《福布斯》還把自己逼成了派對高手。

《福布斯》創刊70周年的時候,馬爾科姆在自己的私人豪宅裡舉辦晚宴,邀請了上千個富豪,僅現場樂隊就花了十萬美元,宴會持續了6個小時。

你以為這僅僅是場宴會嗎?

參加這場宴會的條件是,在《福布斯》70周年的紀念刊上做廣告,僅這一期他們就賺了1000萬美元。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馬爾科姆70歲生日,又在豪宅擺了一場氣勢更大的晚宴。這場宴會他們請了600位肚皮舞娘,200位北非柏柏爾騎士,光接送賓客就動用了三架飛機。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為了舉辦富豪派對,馬爾科姆還買了一艘名叫“高地人”的豪華遊艇,經常舉辦盛大宴會,賓客都是大公司的CEO和各界名流,從紐約港一直開到西點軍校。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這艘遊艇,堪稱《福布斯》的移動廣告牌,《洛杉矶時報》就曾評論道:《财富》有權威,《商業周刊》有活力,而《福布斯》有遊艇。

和财神爺搞好關系後,《福布斯》的廣告費也水漲船高,當時,《福布斯》廣告黑白頁費用約為3.4萬美元,彩色頁約為5.1萬美元,僅廣告一項就能賺上億美元。

靠着和頂級富豪交朋友,《福布斯》可以稱得上全球最會賺錢的雜志。

但最近十年,紙媒越來越難,不少雜志都被迫賣身,《華盛頓郵報》旗下的《新聞周刊》甚至以1美元賤賣。

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福布斯》賺錢也不容易。

其困難程度,從它越來越多的榜單,和越來越低的标準中,可見一斑。

以诟病最多的“30 under 30”榜單為例,這個榜單最有名的是孫宇晨,2015年他因為創業成績入選,2017年又繼續入榜。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即使底線降得再低,《福布斯》賺錢還是難,有人覺得超2億美元的營收不少了。

相比于2013年,福布斯的營收為2.6億美元,如今的收入可以說是被降維打擊。

一本自身都賺錢難的雜志,如何成為讓資本家信任的工具?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慘遭兩次賣身的《福布斯》,

是被騙子耽誤了嗎?

這次《福布斯》賣身,很多人把原因歸咎于“騙子”肆虐。

确實,這些年,大家見到《福布斯》的頻率越來越高,但榜單上人的知名度卻越來越低。

尤其是在金融和經濟闆塊,更是成了騙子和爆雷的重災區。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雖然騙子的影響很大,但這并不是《福布斯》賣身的真正原因。

事實上,這已經是《福布斯》第二次賣身了。

早在2014年,福布斯家族就以4.7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80%的股份,而買主是香港的本彙鲸媒體投資公司。

福布斯中國的公司,由2015年成立的福布斯傳媒香港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這就意味着,早在8年前,《福布斯》就在中國人手裡了。

賣身之後,福布斯家族保留了20%的股份,也仍然是雜志的主編,但此時的《福布斯》早不是我們印象中的福布斯了。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過去,為核對資料準确,福布斯曆來有專門的“核實”部門,一道道嚴格的程式為編輯記者的文章把關。

在業界還有個故事,當時福布斯預估《讀者文摘》老闆的總資産是5億美元,打電話打到他辦公室核對時,他們老闆堅持說總資産隻有2億美元。

為此,當時《福布斯》的老總直接說:“我出價2.5億美元買下《讀者文摘》,他們幹不幹?”

這個故事的真僞不得而知,但可見當時對榜單的嚴謹程度。

現在的榜單有多水?

在2017年的under榜單上,精英們還隻有300人,但到了2018年,直接翻了一倍,足足有600個人。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之是以人越來越多,是因為這個榜單就是為了賺錢而生的。

隻要在公衆号上報名填張表格,交幾萬元就有可能上榜,無形中降低了入圍門檻。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福布斯精英榜負責人,卻在采訪時對精英們的評價說,“他們可能是下一位紮克伯格或馬雲,未來不可限量。”

除了榜單,福布斯還把内容生産外包給業餘寫手。

有外媒報道,福布斯隻有40名全職記者,但是有1200名作者,每天可以生産約400篇内容。其中400名是“付酬的自由撰稿人”,他們隻需要每月釋出文章5次,并要與文後網友的評論互動。

這種模式用得久了,必然會稀釋内容品質。

過去,福布斯在追求“标新立異”推銷技巧的同時,同樣堅持“内容為王”,重視新聞報道本身。

但現在福布斯網站上,閱讀最多的文章居然會是,“你不該吃的6大維生素”之類的文章。

雖然能增加點選量和參與度,早已失去了過去福布斯做商業晴雨表的初心。

結語:

1917年《福布斯》榜上的前一百名企業,如今隻剩下通用和AT&T兩家。

1967到2017,在這50年中《福布斯》最大的百名企業中,也隻有IBM、可口可樂、波音、美國銀行、強生等9家企業存活。

有百年曆史的《福布斯》,見證了商業的興衰,也成為其中的一員。

靠一張封面,年入17億!首富“包養”的雜志,被騙子盯上了?

福布斯的含金量下降,除了騙子們,更多的是自己注水。

難以讓富豪們買單的《福布斯》,賣身也不是那麼容易。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本篇作者 | 雲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