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文
盡管今日黑海艦隊實力遠不及蘇聯時期,但依然在烏克蘭海軍面前展現出壓倒性優勢。俄烏沖突全面爆發時,烏克蘭海軍隻有旗艦還算是一艘像樣的作戰軍艦,它是克裡瓦克Ⅲ級護衛艦(KrivakIII-classfrigate)“指揮官薩哈達奇尼”号(HetmanSahaidachny)。烏克蘭在1997年還獲得2艘Ⅰ型,1艘Ⅱ型,不過2艘Ⅰ型在2000年退役,1艘Ⅱ型在2004年退役,隻剩下1艘當初用于克格勃邊防部隊的Ⅲ型。
烏克蘭海軍沒有驅逐艦及其以上軍艦,從2004年開始隻保留了這麼一艘老式護衛艦,它幾乎成為國家海上力量惟一的象征。但它根本不具備出海決戰的實力,隻好在尼古拉耶夫港内靜靜鑿沉坐底,結束了孤獨的一生。
“烏克蘭海軍旗艦司令官奉命淹沒艦隻,以免正在修理的指揮官薩哈達奇尼号護衛艦落入敵手之手。很難想象一個更艱難的決定。”烏克蘭國防部長奧列克西·列茲尼科夫(OleksiiReznikov)在3月4日證明。如果不自沉,一旦旗艦落入俄軍手中,等于拱手送去宣傳戰的重大成果。
以哥薩克戰神來命名
曾經的克格勃特供艦
“克裡瓦克級”乃北約取的綽号,西方世界以此來對付命名體系無比混亂、繁複的蘇聯武器,而蘇聯命名這款軍艦是1135型“風暴海燕”級大型反潛艦。克裡瓦克級是蘇聯在1970年代大批量服役的主力護衛艦,用來替代裡加級護衛艦。
裡加級很小,标準排水量才1160噸,滿載排水量1416噸。斯大林的大艦隊夢想被蘇德戰争中斷,戰争結束後得以重拾夢想,雄心勃勃給海軍打造一堆大型遠洋軍艦的同時,也搭配了衆多的近海廉價軍艦。裡加級共建造了68艘,若非繼任者赫魯曉夫重視飛彈、輕視水面戰艦而調整海軍建設方向,裡加級還能下水更多。
克裡瓦克級在1950年代後期開始設計,首級艦“警惕”(Bditelnyy)号在1970年下水及服役。該級護衛艦共建造40艘,Ⅰ型、Ⅱ型、Ⅳ型是海軍的,Ⅲ型是克格勃的。Ⅰ型建造17艘;Ⅱ型建成11艘;Ⅲ型開工10艘,建成8艘;Ⅳ型有4艘。
首級艦“警惕”号标準排水量2810噸、滿載排水量3200噸,這噸位是可以執行遠洋任務的。由于瓦斯輪機技術落後,艦上安裝了4台瓦斯輪機,反正瓦斯輪機體積小。其中,兩台主瓦斯輪機,兩台巡航瓦斯輪機,平時低速巡航為省油隻開巡航瓦斯輪機。蘇聯的工業布局版圖中,大型瓦斯輪機的研發生産安排在烏克蘭。克裡姆林宮哪能想到,瓦斯輪機将在2014年後成為限制俄羅斯海軍發展的命門。
船首巨大的4聯裝SS-N-14反潛飛彈發射箱,不同于以往外型的煙囪,傾斜的桅杆,艦尾兩座雙聯裝76毫米艦炮,船的輪廓給西方軍隊印象深刻。美國海軍官兵在外國船舶輪廓識别訓練中,描述它是:熱狗包、煙囪、後面的刀、背後兩把槍。
衆多克裡瓦克級護衛艦,都在日丹諾夫造船廠、波羅的海造船廠、紮利夫造船廠建造。紮利夫造船廠位于克裡米亞的刻赤,它制造了所有的克裡瓦克Ⅲ級。這款克格勃專用艦大不同于海軍版本,它取消了艦首的反潛飛彈、艦尾的艦炮,改而在艦首安裝了1門100毫米單管火炮,艦尾改成直升機庫和停機坪。
蘇聯邊防部隊隸屬于克格勃,可以被看作是武裝力量的一部分,也可以被納入準軍事力量範疇内。到1989年,邊防部隊尚有23萬人。邊防部隊的大腦是邊防部隊總局,歸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負責。邊防部隊有規模不小的海軍,歸邊防部隊海上指揮部負責。這支特殊海軍扮演的角色,跟西方世界的海岸警衛隊類似,但存在很大的不同。克格勃的海軍艦船沒有反艦與反潛飛彈,最重型武器就是克裡瓦克Ⅲ級上的AK-100艦炮,口徑100毫米。
蘇聯解體後,四大艦隊裡唯有黑海艦隊的歸屬權陷入激烈争議。最終,烏克蘭在黑海艦隊的部分資源上建立起一支新生的海軍,包括快要建成的克裡瓦克Ⅲ級“基洛夫”(Kirov)号,還有剛開工的同級兩艘艦。一艘軍艦的産業鍊分部在蘇聯境内多個加盟共和國,烏克蘭憑一己之力不可能讓兩艘護衛艦從無到有竣工,便在1995年做報廢處理。
就這樣,“基洛夫”号成為有幸完工的幸運者。1993年7月4日,它改名“指揮官薩海達奇尼”,标注舷号U130。新艦名對于烏克蘭曆史,尤其是軍事史有着非凡的意義。彼得·科納舍維奇-薩哈達奇尼 (PetroKonashevych-Sa-haidachny),是烏克蘭曆史上最傑出的軍事領袖。
1582年,薩哈達奇尼出生于今日的利沃夫州一個東正教貴族家庭,利沃夫當時屬于波蘭立陶宛聯邦。他在1605年成為紮波羅熱哥薩克的指揮官,先戰勝了克裡米亞鞑靼人與土耳其人,随後跟着波蘭立陶宛軍隊進攻沙俄,兵臨莫斯科城下,逼迫俄國簽訂德烏裡諾條約。1621年,他帶領哥薩克軍隊與波蘭立陶宛軍隊一道,迎戰兵力兩倍于己的土耳其軍隊,是為霍廷之戰(BattleofKhotyn)。他在戰鬥中受重傷,翌年在基輔去世。
2011年,烏克蘭東正教教會冊封薩哈達奇尼為正信(Right-Believing)。這是東正教聖人頭銜之一,用于聖潔世俗統治者的綽号。2009年,位于利沃夫的陸軍軍官學校,以他名字命名(Het-manPetroSahaidachnyNationalArmyAcademy)。2022年4月20日,他被進一步宣布為烏克蘭軍隊的守護神。
不過,自家軍神縱然有輝煌戰史,也無法眷顧這艘孤獨的軍艦。
誕生之初恰逢黑海艦隊争奪戰
當代烏克蘭海軍的起源、蘇聯黑海艦隊的命運、克裡米亞的現代曆史,互相交織在一起,“指揮官薩哈達奇尼”号的一生是這段歲月的鮮活縮影。
1990年10月5日,這艘護衛艦在紮利夫造船廠開始鋪龍骨,标志着動工。它前面的7艘同級艦,都被送去了太平洋。目前,它們中還有兩艘服務于克格勃海軍的繼任者——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邊防軍海岸警衛隊,餘者全部退役。
作為克裡瓦克級護衛艦克格勃特供版的第8艘,它生不逢時。俄羅斯已經在當年6月12日發表主權宣言,宣布主權獨立,其境内俄羅斯法律地位高于蘇聯法律。這一年年初,波羅的海三國就陷入動蕩與流血中,紛紛開啟獨立程序。
1991年12月6日,烏克蘭最高委員會 (VerkhovnaRada)即最高拉達,通過了一項關于烏克蘭“關于保衛烏克蘭”和“關于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法律以及軍事誓言文本的決議。同日,烏克蘭國防部長科斯季揚廷·莫羅佐夫(KostyantynMorozov),成為第一個宣誓效忠烏克蘭的軍人。烏克蘭首任總統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在12月12日下令,要求所有在烏克蘭的軍事機關必須于1992年1月20日前宣誓效忠。
待“基洛夫”号于1992年3月29日下水開始舾裝,其服務對象克格勃及其背後的蘇聯已經不複存在。船廠所在的烏克蘭,已經于1991年8月24日宣布獨立。舉辦于1991年12月1日的烏克蘭獨立公投,各州同意獨立的比例,西部地區高于東部地區,船廠所在的克裡米亞以54%墊底。
一場巨大的麻煩來臨,史稱“宣誓之戰”(Battlefortheoath)。黑海艦隊的絕大多數人,對于克拉夫丘克的這道指令不屑一顧。1992年1月3日,烏克蘭開始建立國家武裝部隊。1月8日,黑海艦隊軍官大會向獨立國家聯合體的所有上司人呼籲,請求承認黑海艦隊是一個作戰戰略部隊,而非隸屬于烏克蘭。1月12日,塞瓦斯托波爾的前克格勃邊防部隊,成為第一個宣誓效忠烏克蘭的軍事機關。
大變局時刻,黑海艦隊開始騷動。1992年1月18日,潛水員學校的第3連,連同塞瓦斯托波爾儀器工程學院海事部,成為黑海艦隊第一批宣誓效忠烏克蘭的機關。次日,46名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站在尼古拉耶夫市的中央廣場,宣誓效忠烏克蘭。
繼承了蘇聯海軍衣缽的俄羅斯海軍,立即回擊烏克蘭。俄羅斯海軍第一副司令伊萬·卡皮塔涅茨(IvanKapi-tanets)上将釋出指令:“緻軍官、見習生、少尉,若他們在軍隊中制造不健康的氣氛,傾向于背叛祖國并宣誓效忠烏克蘭,對此必将采取嚴厲的影響措施,直至開除職務和除役。”
1992年2月22日,黑海艦隊第880獨立海軍步兵營宣誓效忠烏克蘭,而第二天就是蘇聯陸軍和海軍日。連黑海艦隊1991年的年度最佳機關也“叛變”了,位于莫斯科的俄羅斯海軍總參謀部一怒之下解散了該營。此後,黑海艦隊的主要作戰機關隻配備俄羅斯族人。
根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在1992年1月,黑海艦隊有8萬軍人,69艘主要軍艦。包括3艘航母、6艘巡洋艦、29艘潛艇、235架戰機和直升機,以及大量的輔助艦艇。為了争奪黑海艦隊的資産,俄烏兩國獨立之初就陷入緊張關系。
1992年7月21日是曆史性的一天,烏克蘭海軍獲得了第一艘艦艇。一艘别佳級輕型護衛艦(Petya-classfrigate)升起烏克蘭國旗,未經準許就離開克裡米亞的海軍基地,奔赴敖德薩。它有兩台瓦斯輪機和1台柴油機,最高航速有33節,8小時就結束航程。黑海艦隊派出艦艇“以任何方式”去攔截,但俄羅斯官兵無心向着昔日同僚開火,最終任它遠去。
1993年4月2日,“基洛夫”号加入烏克蘭海軍。1993年底,烏克蘭海軍與空軍首次進行聯合演習,嶄新的旗艦當仁不讓參加了演習。當它傳回塞瓦斯托波爾基地時,卻是有家難歸,俄羅斯人禁止它進港。
1991年10月到1992年12月伊戈爾·卡薩托諾夫(IgorWladimirowitschKassatonow)任黑海艦隊司令,随後升任俄羅斯海軍第一副司令。他視烏克蘭海軍為盜賊,怒不可遏呼喊:“他們将被扔進敖德薩。”
該護衛艦準備強行進港,組織了10人的戰鬥小組,全副武裝去搶拖船。為避免沖突,俄軍最終放行了。以旗艦進港事件為标志,烏克蘭海軍轉變思路,不再盯着艦艇,而是以海軍陸戰隊為海軍建軍重點。黑海艦隊則開始武裝巡邏,準備随時迎接“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襲擊。
2022,旗艦實際作用
不及快艇和陸戰隊
1994年,“指揮官薩哈達奇尼”号前往法國,參加盟軍登陸諾曼底50周年紀念活動。1995年,阿聯酋阿布紮比舉辦的國際防務展(IDEX)上,出現了烏克蘭護衛艦。接下來的數月裡,它陸續通路了阿爾及利亞、保加利亞、埃及、格魯吉亞、直布羅陀、以色列、葡萄牙、俄羅斯、土耳其的港口。在此期間,俄烏兩國在1997年正式瓜分完黑海艦隊,俄羅斯黑海艦隊租用克裡米亞的大部分基地。
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它在尼古拉耶夫進行了大修。2008年,它參加了地中海的“積極奮進行動”。2013年2月,烏克蘭宣布唯一的護衛艦将參加北約的“海洋盾牌行動”(OperationOceanShield),這是一項在非洲之角附近的反海盜行動,以北約及其盟友為主,印度、俄羅斯、烏克蘭等國也參與。它與一艘挪威護衛艦、一艘丹麥護衛艦、一艘美國護衛艦并肩作戰。
它在2014年1月初加入歐盟海軍(EUNAVFOR),參與反海盜行動。當它在希臘補給加油時,克裡米亞危機爆發。國營的今日俄羅斯電視台,于3月1日錯誤報道了該船叛逃到俄羅斯并升起了俄羅斯國旗。烏克蘭國防部在《華爾街日報》發聲明,稱該船仍在克裡特島并懸挂烏克蘭國旗。3月5日,它抵達敖德薩。
烏克蘭海軍失去了在克裡米亞半島的所有基地,裝備損失慘重,盡管俄羅斯随後送回部分被扣押的艦艇和飛機。各方公認,烏克蘭失去了70%的海軍資産。烏克蘭海軍少将丹尼斯·别列佐夫斯基(DenisBerezovsky),2002年到2005年曾擔任旗艦艦長,他出任海軍司令才一天就都投奔了俄羅斯,被封為黑海艦隊副司令,此後轉任太平洋艦隊副司令至今。别列佐夫斯基的前任是海軍中将謝爾蓋·葉利謝耶夫(SergeiYeliseyev),他以海軍第一副司令身份出任海軍代理司令,也轉投俄羅斯,任波羅的海艦隊副司令至今。
從此往後,烏克蘭海軍将主要基地改設在敖德薩,北約各國的軍艦成為此地常客。漫長而殘酷的頓巴斯戰争開啟,烏克蘭海軍水面艦艇部隊與黑海艦隊相比是雞蛋碰石頭,“指揮官薩哈達奇尼”号也就沒闖入亞速海去助戰。當然,它闖刻赤海峽等于送死。
2014年戰事的嚴重失利,刺激烏克蘭軍事建設全面向西轉。2018年7月,它參加了2018年的海風演習,這是美國與烏克蘭在黑海聯合主辦的多國海上軍演。海風演習是烏克蘭自從獨立以來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多國軍事演習,1997年首次進行,幫助烏軍融入西方體系。另一邊,黑海艦隊在獲得克裡米亞後終于有了家,新船紛紛下水,部隊去叙利亞參戰獲得實戰經驗,實力大增。
2018年4月2日,“指揮官薩哈達奇尼”号慶祝了服役25周年。2022年1月,它進行改裝和更新,全面戰争在一個多月後爆發。此時此刻,烏克蘭海軍依然是陸海空三軍中最弱的。
唯一裝反艦飛彈的艦艇,1艘馬特卡級水翼飛彈艇(Matka-classmissileboat)。艇上落後時代至少半個世紀的SS-N-2“冥河”反艦飛彈,計劃換成烏克蘭自制的“海王星”反艦飛彈。這是俄羅斯版“捕鲸叉”SS-N-25反艦飛彈的改進型,2021年3月才開始服役,首次投入實戰就擊沉了黑海艦隊旗艦——光榮級巡洋艦“莫斯科”号。
飛彈艇下面是一堆巡邏炮艇,有美國海軍的二手貨,有烏克蘭自制的,還有蘇聯遺産。2015年,烏克蘭發生一場決定海軍發展方向的論戰,是要一支遠洋兼近海的海軍,還是一支“蚊子艦隊”?最終,烏克蘭選擇了後者,購買數十艘多用途高速作戰艦艇,配備小型的現代海軍武器,能夠快速部署和監測專屬經濟區大片海域,除了正常戰鬥任務外還能發起特種作戰。
俄烏沖突中,烏克蘭海軍的最重要資産是海軍陸戰隊。這支脫胎換骨的精銳部隊完全拜2014年危機所賜,以及在長達近8年的頓巴斯戰争中實戰鍛煉出來。陸戰隊主要下轄兩個完整的步兵旅、1個炮兵旅。陸戰隊的步兵旅也是合成化重裝部隊,戰鬥力不弱。全世界通行做法,海軍陸戰隊作為精銳部隊來建設。許多國家的正常部隊戰鬥力低下到隻能駐防巡邏,全靠海軍陸戰隊、空降兵、特種部隊、少部分陸軍拳頭部隊來執行高烈度作戰任務。
烏克蘭的海軍陸戰隊在1999年是一個旅,下面有2個營,共1500人。2003年到2004年,全軍縮減旅的數量,陸戰隊被壓縮成1個營,2013年年底則建立1個營。兩個營在2014年危機前都部署在克裡米亞半島,在俄軍面前驚慌投降,等同全軍覆沒。陸戰隊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歲月裡,隻剩下200名現役軍人。2014年9月,國防部宣布重組海軍陸戰隊,剩餘力量立即去參加頓巴斯的戰鬥。在實戰中迅速成長,陸戰隊在俄烏沖突全面爆發前就着手建第三個旅。烏克蘭很快将擁有東歐第二大的陸戰隊,第一是俄羅斯。
基輔的海軍失去了唯一一的護衛艦,但未來會有更多的護衛艦。1艘弗拉基米爾大帝級護衛艦(VolodymyrVelykyi-classfrigate),在尼古拉耶夫船廠中建造,計劃後續建造3艘。1艘土耳其的島級輕型護衛艦(Ada-classcorvette),預計2023年年底前交給烏克蘭,由烏克蘭完成剩餘部分,後續還有1艘。還有美國海軍退役的兩艘佩裡級護衛艦,也将在不久的将來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