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作者:阿喵說娛

往影視方面發展的獨幕喜劇演員通常混得都不賴,前有“獨幕喜劇王”趙本山帶着一衆徒弟拍《鄉村愛情》爆火,後有沈騰、賈玲、張小斐等後起之秀踏足影視圈。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賈玲因為一部《你好,李煥英》,成為國内票房最高的女導演;張小斐也因為“斐媽”這個稱呼,成功漲了輩分;而沈騰在電影界也同樣混得風生水起。

随着他參演的電影《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四海》等評分有高有低,觀衆總結出一個規律,那就是:“影片好不好看,取決于‘含騰量’的高低,‘含騰量’高的影片,笑點便密集。”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如今由沈騰做主演的《獨行月球》正在上映中,有很多人奔着他的搞笑能力走進電影院,影片前半部分也确實能逗得人笑出鵝叫,可越到後面越是催淚,結局更是直接喜劇變悲劇。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看看觀衆都是怎麼評價這部電影的:

“很好笑,有煽情,但不是硬煽情。”

“很感動,把人哭得稀裡嘩啦。”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沒有預想中的“純喜劇”結局,“含騰量”為什麼依然好用呢?

結局雖是be,但看完心情并不會太沉重

獨孤月選擇犧牲自己,救下衆人,雖然這樣的結局讓人難以接受,但結尾彩蛋還是給了觀衆“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想象空間。

影片中獨孤月和馬藍星的感情線,一直是獨孤月在主動示愛。馬藍星從一開始的嫌棄他,到後來重新認識他,好不容易正視他對自己的感情,還沒來得及和獨孤月說“我願意”,獨孤月就這麼和她永别,這也太讓人感到遺憾。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而彩蛋中馬藍星十年後來到月球,對獨孤月說“你終于回家了”,剛好彌補了這一遺憾。

看着兩人在一起的畫面,觀衆總算得到了些許安慰。

笑點多到足夠沖淡結尾的悲傷

雖然《獨行月球》不是大歡喜結局,但它仍是一部喜劇片,影片中有太多讓人捧腹大笑的地方。

獨孤月被落在地球上,肆無忌憚表白馬藍星,不料被馬藍星那頭現場直播,那辣眼睛的畫面,誰能忍着不笑?

獨孤月打扮成母袋鼠,企圖對金剛鼠用“美人計”,結果被金剛鼠一頓暴揍。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獨孤月、馬藍星“犯賤與打壓”式的互動……

這麼多搞笑元素,總會有戳中你笑點的地方。獨孤月選擇犧牲自我的劇情穿插在衆多笑點中,悲傷自然也被沖淡不少。

從《仙劍奇俠傳一》到《獨行月球》,小人物成為超級英雄的設定屢試不爽

不管是神話片還是科幻片,普通人出身的主角總比出場即滿級号的主角更能打動人。像《仙劍奇俠傳一》中的李逍遙,亦或是科幻劇《魔幻手機》裡的陸小千,他們都是小人物經曆了一些磨難,逐漸成長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觀衆為什麼更偏愛平凡人呢?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你我都是普通人,“超級英雄”離我們太過遙遠,在看劇時很難讓人産生共鳴。

獨孤月也是一樣。

若是獨孤月本身就是一個厲害人物,那麼他為拯救地球而做出的一系列決定,也不會讓人情緒有太大波動,因為像他這樣的大人物,做了什麼偉大的事都并不會讓人意外。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可偏偏他隻是一個維修工,卻能在關鍵時刻拯救全人類。這仿佛在告訴觀衆:與獨孤月一樣普通的我們,隻要心中有大愛,也都可以成為“超級英雄”。

而觀影者将自己當做獨孤月,這電影看得就更讓人有代入感了。

獨孤月和剛子的“朋友情”

獨孤月有高學曆,還心甘情願當維修工,主要是為了馬藍星,他對馬藍星的愛足夠感人。可當他和馬藍星身處兩個星球,兩人的愛情也沒法再進行下去時,影片給他安排了一段和剛子的“朋友情”。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一人一鼠最開始互相嫌棄,可這月球上隻有他們倆,相處時間一長,他們也隻能成為相依為命的朋友。

動物在影視作品中充當重要角色的設定,《獨行月球》不是頭一份。

《花千骨》中小骨和糖寶的母女情好磕,《神雕俠侶》中楊過和雕亦師亦友的感情好嗑。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獨行月球》中獨孤月和剛子的感情同樣讓人動容。

金剛鼠面臨危險時,獨孤月經受住了人性的考驗,不顧危險掉頭救它,金剛鼠也感動得對獨孤月一頓狂舔。

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好嗑,即使看過再多次,再看依然會被萌到。

喜劇變悲劇,《獨行月球》“含騰量”還能好用嗎

《獨行月球》結局雖然不是大歡喜,但彩蛋、獨孤月的設定、金剛鼠等亮點使影片最終呈現的效果并不比預期差。除此之外,電影中《輕輕地告訴你》《黃河的水不幹了》《都怪我》等經典歌曲以及月球基地的真實程度,足以說明團隊的用心,看來關于“含騰量”的說法仍然可以相信。#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