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多國訂單斷崖式下跌!全球陷入“訂單荒”

作者:塗料商情

近段時間,國内制造業工廠“訂單荒”的消息見諸報端,而此前訂單火爆甚至排隊到年底的越南工廠也開始“缺單”了。不少工廠減少加班時間,并開始停産、放假,連知名電子企業三星工廠也受到了波及。據相關員工透露,三星電子已經縮減了其在越南的大規模智能手機工廠生産規模。

三星越南廠某位員工表示,現在一周隻上3天班,部分産線也正将原先的每周6天班調整成每周4天班。往年6-7月前後為淡季,但也隻是沒有加班、未曾縮減工作天數。該位員工透露,從管理階層聽到的消息是,庫存高水準、新訂單不多。去年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商業活動甚至更為活躍,現在反而蕭條了。

放假、停産、缺單!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多國訂單斷崖式下跌!

作為越南的大金主,三星集團不僅是該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也是越南第一大出口商,一家公司貢獻了越南五分之一的出口額。如今三星面臨蕭條困境,也無情的揭露了近期東南亞多個國家的反差狀态。

停産、放假!越南年中沒訂單、勞工都輪休

前段時間還喊招不到勞工、訂單滿滿的越南工廠,如今也開始缺單了。越南媒體vnexpress報道稱,經過上半年6個月的強勁複蘇,下半年,很多工廠開始缺訂單,不得不縮短生産時間,停止招聘,減少勞動力。

二季度,俄烏戰争爆發、油價上漲、疫情……對人們的全球消費習慣産生了影響。時尚服裝産品購買力急劇下降,庫存無法銷售,品牌不簽署新訂單。一些工廠沒有訂單,迫使他們重新計算适當的用工計劃,例如周六放假,安排勞工休假。

有越南工廠負責人表示,工廠仍在正常營運,但到9月至10月,訂單将丢失。根據計劃,企業将安排勞工同時休假,結合國慶假期,工廠将停産8天。然後,公司視情況安排勞工周六休假,減少加班。預計勞工收入将減少10-20%。

胡志明市商業協會副主席Tran Viet Anh先生表示,電子、紡織鞋服,木材、鋼鐵等行業生産也因關鍵市場的購買力下降而面臨許多困難。今年市場“冷清”許多,工廠有大量庫存,降價了仍沒有買家,企業不得不重新安排生産活動并減少工作時間。目前,工廠主要是減少加班和放年假。然而,下一次的工作量将不夠勞工一周工作,每天工作8小時。

出口下降15-40%!印度下一季的訂單都已減少

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印度紡織業已感受到陣陣寒風。由于西方零售品牌面臨需求緩慢,來自美國和歐洲的服裝和家紡出口訂單下降了約15%-20%。在重要的家紡生産中心帕尼帕特,有迹象顯示出口訂單下降了高達40%。據悉,俄烏戰争導緻的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是導緻經濟衰退和出口訂單減少的原因。

印度工商部公布的資料顯示,2022年6月棉紗、面料、制成品、手織機産品等出口量下降19.49%至9.62億美元;棉紡織品出口整體下降14.30%至16.99億元。

業内消息人士稱,來自西方國家的進口商不僅減少了下一季的訂單,而且還推遲了之前訂單的傳遞。由于高通脹,西方國家的零售額大幅放緩。倉庫裡裝滿了未售出的貨物。

帕尼帕特的出口商在參加了6月份在德國舉行的貿易博覽會後表示,他們收到的家紡出口訂單比去年減少了40%。帕尼帕特出口商、手織機出口促進委員會成員拉梅什·維爾馬表示,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大公司和零售品牌去年采購了大量的家紡産品,但零售額仍然非常疲軟。是以,他們必須減少購買量,出口商下一季的訂單都減少了。

400家企業關停!巴基斯坦減産50%以上

總體來看,2022年二季度以來,東南亞棉紡織、服裝行業陷入産銷“倒挂”、訂單下滑、棉花消費明顯觸頂回落的困境。巴基斯坦紡織廠協會表示,紡織業不僅因停工停産減少50%以上的産出,且将因能源供應和成本限制被迫向海外貸款60億美元;同時,面臨失去訂單、客戶、違約損失等風險。

7月中旬以來買家要求取消合同的現象持續增多,包括一些常年合作的棉紡織廠、中間商老客戶,合同履約率一而再再而三的下降。目前,受損較為嚴重的地區為巴基斯坦的彭加省,該地區的紡織廠占全國的70%,已有400家紡織廠面臨關停,數以千計的人失去工作。

引發巴基斯坦棉紡織品、服裝出口新單下滑的原因還有能源短缺,包括電力和天然氣供應嚴重不足,導緻目前巴基斯坦已有約30%的紡織産能被關閉,巴基斯坦棉紡織品、服裝企業近期生産、接單的積極性明顯下滑,棉花消費需求下降快于預期。

訂單下降20%!孟加拉訂單生産和發貨被推遲

近日,南亞國家孟加拉的服裝訂單大減。孟加拉國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服裝業出口國,但目前該國還面臨成本激增的風險,或阻礙該國從疫情中複蘇。

美國服裝巨頭PVH和Inditex SA旗下Zara的供應商表示,該企業7月份的新訂單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0%。其還表示,歐洲和美國市場的零售商要麼推遲成品發貨,要麼推遲訂單。

出口目的地的通脹飙升,對當地外貿出口企業造成了嚴重影響。此外,歐元兌美元走軟,削弱了孟加拉國出口産品的吸引力。據悉,服裝業在該國GDP的占比超過10%,雇傭了440萬人。是以,服裝訂單減少是孟加拉國經濟面臨的一個風險。

新訂單環比減少0.4%,德國連續第五個月環比下降

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受歐元區以外新訂單減少影響,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後,今年6月德國工業新訂單環比減少0.4%,連續第五個月環比下降。6月德國國外新訂單環比減少1.4%;來自歐元區以外的新訂單環比減少4.3%。此外,德國聯邦統計局将今年5月德國工業新訂單從初值環比增加0.1%調整為環比減少0.2%。

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當天發表聲明說,受烏克蘭危機帶來的不确定性以及天然氣短缺影響,工業新訂單需求繼續疲軟,工業經濟前景依然受到抑制。

需求放緩,經濟衰退風險升溫,高端競争拉開序幕

今年年初以來,得益于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及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東南亞地區紡織、服裝出口訂單激增,出口創彙強勁。但自二季度中期以來,新訂單數量增長開始放緩,預計今年下半年利潤大幅縮減。新訂單減少的主要原因來自外圍市場消費縮減,尤其是美國和歐盟地區,這些地區面臨進口庫存增加,以及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年初的高通脹壓力。

此外,俄烏沖突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疊加全球通脹加劇的風險更新,美歐銷售呈下降趨勢,買家對下新訂單持謹慎态度,推遲、取消訂單的現象屢見不鮮。終端消費市場萎縮嚴重,許多工廠開始缺少訂單,于是放假,調休,甚至減員降薪等優化措施就“遍地開花”了,今年的情況似乎遠比去年疫情時期還要嚴重的多。

也就是說,目前發達國家的訂單正在迅速減少,對于多個制造業大國都是噩夢一般的存在。南亞國家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優勢,基本都是人口紅利和低廉的成本,普遍在低端産業鍊方面。但随着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以及運費價格的上漲,這些紅利已經在疫情之下消失殆盡。在減量時代更是淪為了“不值錢”的競争力,真正考驗的是企業制造能力和産品的水準,而非低成本之下的低端制造。

目前經濟嚴峻的态勢下,半導體、光伏、電子、汽車等高端制造業都需要更加精密的技術和零件以及人才力量,是以對于全球制造業而言,從“産業鍊”到“價值鍊”的疊代更新正在迅速進行,産業鍊上遊塗料、化工,以及配套的零件、包裝等行業的洗牌也在日益加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