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親的幸運兒:她遠離故鄉,卻常伴父親身邊,還接弟弟來台灣團聚

作者:尋人故事

今年1月份,原籍江蘇的老太陶杏村在台灣與世長辭。

在海峽兩岸分隔的近40年前後,陶杏村曆經跨海依親、回大陸尋親、弟弟來台探親……在衆多骨肉分離、天人永隔的不幸中,她無疑又是“很幸運”的那一個。

“克難英雄”的海島餘生

1931年,陶杏村出生在江蘇儀征(現由揚州市代管)。她的親生母親在生下弟弟後難産去世,盡管父親再娶了一位妻子,又生育了兩個妹妹,但陶杏村隻和弟弟親近。

陶杏村的父親是軍官,在上世紀40年代末,他被派駐到台灣。作為長女的陶杏村,隻身一人乘船到台灣投靠父親,弟弟妹妹則因為年齡太小,全部跟随繼母留在大陸的家中。

在台灣,陶杏村很快找到了父親,父女倆團聚。然而,自1949年5月20日零時起,包含金門、馬祖等離島在内的台灣地區開始實施“戒嚴令”,切斷了與中國大陸的一切往來。父女倆是以與留在江蘇老家的親人徹底隔絕開來。

當初,陶杏村的父親之是以被派駐來台,是因為他是研究炮彈的專家,還獲頒過“克難英雄”的稱号。在大陸與台灣分隔的近40年裡,這位“英雄”在他鄉小島度過了餘生,直到離世也沒等到回家與妻孩團圓的那一天。

尋親的幸運兒:她遠離故鄉,卻常伴父親身邊,還接弟弟來台灣團聚

陶杏村的父親

赴台探親

陶杏村繼承了父親的鄉愁,更惦念遠在江蘇老家的弟弟。1987年兩岸終于開放了,她在一位遠親的幫助下,聯系到了老家的弟弟陶慎平。姐弟倆人到中年,書信重逢,不禁感慨萬千。

找到弟弟後,陶杏村就等不及要和弟弟見面了。

1990年,在兩岸尚未開放觀光,也極少有大陸群眾能赴台灣探親的情況下,陶杏村為弟弟陶慎平辦妥了複雜的來台手續,将弟弟接到台北團聚和小住。

第一次來到台灣的陶慎平,到哪兒都感到新鮮、稀奇。國父紀念館的莊嚴肅穆、忠孝東路的車水馬龍、台北夜市的各色小吃,讓他不僅感受到姐姐對他的無私疼愛,還有一種兩岸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的感動。

陶杏村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已經各自成家立業。除了外出遊玩外,陶杏村還帶着弟弟去給父親掃墓,陶慎平也會幫着姐姐一起帶帶小外孫。

陶慎平探親結束,傳回大陸後,繼續和姐姐一家人保持着書信和電話的聯系。

尋親的幸運兒:她遠離故鄉,卻常伴父親身邊,還接弟弟來台灣團聚
尋親的幸運兒:她遠離故鄉,卻常伴父親身邊,還接弟弟來台灣團聚
尋親的幸運兒:她遠離故鄉,卻常伴父親身邊,還接弟弟來台灣團聚

1990年,陶慎平受姐姐陶杏村之邀,來到台灣探親

“我的弟弟沒有了”

2005年,陶慎平病逝于大陸。當夜,陶慎平的兒子就打電話到台灣,告知了姑姑陶杏村這個噩耗。

電話那一頭,陶杏村顯得異常平靜。她沉默良久,一言不發,隻是安安靜靜聽完大陸侄子語帶哽咽地講述弟弟病發、接受治療到離世的整個過程。然後,陶杏村用略顯顫抖的聲音交代侄子要代為處理好弟弟的後事。

最後,陶杏村以年事已高,眼睛看不清、耳朵聽不清為由,告訴侄子以後無需再打電話聯絡了,她“狠心”地中止了兩岸親人的聯系。

陶杏村心裡的苦,隻有女兒張欽城心裡最清楚。她知道,舅舅的離世給母親的打擊太大了,母親完全沒有辦法接受,便隻能通過切斷聯系、逃避現實的方式麻痹自己。“她唯一的、最寶貝的弟弟沒有了,她太崩潰了。”

尋親的幸運兒:她遠離故鄉,卻常伴父親身邊,還接弟弟來台灣團聚

陶杏村年輕時的照片

尋親的幸運兒

轉眼到了2022年夏天,此時,距離陶杏村離世已有大半年時間。女兒張欽城覺得有必要将母親離世的消息告知大陸親戚。于是,她找到了舅舅一家此前的大陸位址和電話,卻發現這些資料已經全部失效了。

8月2日,張欽城求助“頭條尋人·兩岸尋親”公益項目。頭條尋人根據她提供的資料,釋出了一篇題為《台灣女子江蘇揚州尋親:我想告訴大陸親人,媽媽陶杏村年初走了》的尋親文章,并運用地理位置推送技術,将文章彈窗到揚州的儀征地區,向廣大網友征詢陶杏村在老家的親屬線索。

一個禮拜後,陶杏村的侄子陶勇聯系上頭條尋人來認親。據陶勇介紹,是鄰居先看到頭條尋人釋出的尋親文章,轉發給他後,他才得知了台灣表姐在尋親一事。

對于姑姑的離世,陶勇深表哀痛。他至今仍記得父親陶慎平當年從台灣探親回來後,與家人繪聲繪色地講述着此行的見聞,家中還珍藏了厚厚一摞父親在台灣拍攝的相片。如今,能和姑姑一家重新聯系上,陶勇既驚喜又欣慰。

尋親的幸運兒:她遠離故鄉,卻常伴父親身邊,還接弟弟來台灣團聚

大陸陶家人當年寄到台灣的信件

陶杏村的一生,經曆了無數悲歡離合。這當中既有海峽相隔的無奈,也有天人永隔的悲哀。

在台灣,盡管背井離鄉,但她能守在父親身邊,為老父盡孝;兩岸開放後,盡管困難,但她還是順利将弟弟接來台灣團聚。

陶杏村是幸運的少數,也是不幸的多數。

這是頭條尋人成立兩岸尋親項目以來,成功找到的第380個案例。今日頭條兩岸尋親服務,由頭條尋人與台灣ETtoday新聞雲作為媒體合作方一同釋出。如果您家裡也有親人失散在台灣,或者您身在台灣,想幫助台灣的老兵尋找大陸親人,也可以通過臉書粉絲專頁(名稱:頭條尋人)、郵箱([email protected])、抖音(名稱:抖音尋人)、微信公衆号(名稱:頭條尋人)、微網誌(@頭條尋人)聯系我們。
尋親的幸運兒:她遠離故鄉,卻常伴父親身邊,還接弟弟來台灣團聚

(此處已添加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