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西南“護象人”,共建人象平安和諧家園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網普洱8月12日電 題:中國西南“護象人”,共建人象平安和諧家園

中新網記者 韓帥南

12日是世界大象日。一年前,亞洲象群北上南歸,引發全球網友通過圖文、短視訊、直播等方式“雲追象”。如今,這群亞洲象已歸家一年,但在它們的家園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仍然有一群人不舍晝夜地“追象”“護象”,守護“人象平安”。

中國西南“護象人”,共建人象平安和諧家園

圖為7月31日,野生亞洲象在江城縣康平鎮曼克老村活動。 李嘉娴 攝

與亞洲象相伴20年的護林員

58歲的瑤族老漢趙金清是勐臘縣勐滿鎮南坪村的一名護林員,他與亞洲象打交道已超過20年。

中國西南“護象人”,共建人象平安和諧家園

資料圖為“象爸爸”正在給亞洲象喂食。 缪超 攝

1998年,趙金清在村子附近發現一頭後腿受傷、行動遲緩的野生亞洲象。出于同情,他開始給這頭大象喂食,“最開始我和這頭大象互相都有些害怕,我隻敢遠遠抛食。慢慢熟起來之後,我就能走近喂它了。”趙金清發現其後腿受傷嚴重,遂用竹竿纏上布條為大象上藥。悉心照顧兩個多月,大象最終還是因為傷勢過重不幸死亡。

此後,趙金清在承擔護林員工作的同時,也開始參與亞洲象的監測和保護。

“亞洲象非常通人性、憨态可掬。”趙金清的言語中透露着對亞洲象的喜愛,但大象也有讓他無可奈何的時候。随着亞洲象種群數量的增長及其食物結構變化,不少亞洲象走出保護區活動、覓食,包括趙金清在内不少村民種植的莊稼都多次被亞洲象破壞。

“從2011年開始就設立了野生亞洲象公衆責任險,理賠金額逐年提高,讓村民的生計有了保障。”趙金清說,今後他會繼續守護好森林,守護人與亞洲象共同的家園。

“象爸爸”的酸甜苦辣

在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有一群從業人員每天陪伴被救助的亞洲象超過10小時,為它們清理糞便、洗澡,帶它們進行野化訓練等。這群人被親切地稱為“象爸爸”。

陳繼銘是該中心的一名“象爸爸”。他介紹,被救助回來的亞洲象,有被鐵夾夾傷的幼象,有因意外受傷的母象,有因争奪配偶打鬥摔傷的公象……這些大象曾身心受創,帶着恐懼和傷痛來到這裡。正是“象爸爸”們的悉心與溫情呵護,讓它們的傷口得以撫平,重燃生存希望。

陳繼銘說,“象爸爸”需要耐心、毅力,學習亞洲象知識,日常工作十分辛苦。讓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就是看到被救助的幼象一天天成長,受傷的野象逐漸恢複。“我陪伴亞洲象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陪家人的時間。”提起家人,陳繼銘充滿了愧疚。

“但‘象爸爸’的工作十分有意義,不僅幫助了這些森林中的‘精靈’,也讓我們收獲了衆多亞洲象研究成果,我會一直堅持下去。”陳繼銘說。

貨車司機成亞洲象監測員

近日,一群野生亞洲象來到江城縣康平鎮曼克老村附近活動。亞洲象監測員刁發興為“盯住”象群,頭一天隻睡了三個多小時。他接過村民遞來的咖啡猛灌一口,又繼續操控無人機監測象群動向。

中國西南“護象人”,共建人象平安和諧家園

圖為7月31日,刁發興正在監測野生亞洲象活動軌迹。 李嘉娴 攝

“必須精準把握大象的動向。”刁發興說,一旦發現亞洲象将經過人類活動區域,監測員将通過微信群、手機APP等形式通知附近群眾避讓。

刁發興本是一名貨車司機,出于對亞洲象的好奇,他在2016年成為一名亞洲象監測員。在随後幾年中,他迅速成長,不僅對江城縣的地圖、亞洲象習性了如指掌,還熟練掌握無人機、亞洲象監測預警系統的使用。

在守護人類安全的同時,亞洲象監測員也在時刻監測着每一頭亞洲象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就會及時上報有關部門。“今年我就見證了4頭小象的誕生,這說明我們的守護收到了成效。”刁發興高興地說。

近30年來,在全球亞洲象總量不斷減少的形勢下,中國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持續增長至目前的360頭左右。中國在不斷加大生态保護力度的同時,也在趙金清、陳繼銘、刁發興等“護象人”的共同努力下,探索一條獨特的人象和諧相處之路。(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