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全媒+|在“大貓谷”感受三江源之美

作者:每日

新華社西甯8月12日電(記者韓方方)清晨6點,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清脆的鳥鳴劃破了昂賽大峽谷的甯靜,齊凱舉起相機,對準不遠處樹枝頂端按下快門。有5年觀鳥經驗的他,很快識别出這隻被拍攝的鳥是黑短腳鹎。

新華全媒+|在“大貓谷”感受三江源之美

這是在昂賽大峽谷内拍攝的黑短腳鹎(8月6日攝)。(新華社發 齊凱攝)

“記錄到黑短腳鹎,在昂賽大峽谷乃至青海省内尚屬首次。”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國家公園團隊負責人秦璇說:“黑短腳鹎主要栖息地的海拔基本不會超過3000米,這次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昂賽大峽谷出現,這說明瀾滄江源頭的生态環境正在持續向好。”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屬于瀾滄江源頭地區。近日,來自青海省内外的22支自然觀察參賽隊伍、共60名自然觀察愛好者齊聚于此,開展自然觀察與生态本底調查活動。活動期間,參賽隊伍共記錄到獸類16種、鳥類81種、兩栖爬行動物2種、植物218種,其中有11個隊伍記錄到了雪豹的活動影像。

參賽隊伍“高原尋豹隊”由齊凱、李梓豪、劉國正組成,雖然他們都是鳥類觀察愛好者,但三人此行的目的是尋找雪豹。

新華全媒+|在“大貓谷”感受三江源之美

這是8月6日在昂賽大峽谷内拍攝的雪豹。(新華社發 姚牧陽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地牧民向導指引下,“高原尋豹隊”在昂賽大峽谷自然觀察之旅的第一天,就記錄到了雪豹的身影。“向導笃定地告訴我,這裡盤旋着數隻高山兀鹫,說明這裡有動物屍體,有可能就是雪豹吃剩下的,運氣好的話,雪豹應該還在獵物附近。”劉國正興奮地說:“我舉起望遠鏡在高山兀鹫盤旋的地方搜尋,就在淡黃色的岩石旁發現一個白點,然後用相機拍了下來,放大一看,沒想到真的是一隻雪豹。”

随即,發現雪豹的消息通過牧民向導傳到了各參賽隊伍,自然觀察愛好者們有的興奮、有的嫉妒。“一早上了,我都沒看見貓科動物,别說雪豹了。你看這是我拍到的唯一一個獸類,香鼬。”來自上海的自然觀察愛好者翁逸亭拿起相機,展示了他的“成果”。

因為生存着雪豹、金錢豹、豹貓、猞猁、兔狲等貓科動物,昂賽大峽谷被生态工作者和當地牧民稱為“大貓谷”。

“大貓谷”内有高寒針葉林、高寒草甸及高山裸岩等多樣的生态系統。由北京大學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開展的長期研究顯示,目前已經記錄到85隻雪豹個體以及12隻金錢豹個體,除此之外,還分布有藏棕熊、狼、猞猁等食肉動物,是三江源大型食肉動物數量最多的區域之一。

新華全媒+|在“大貓谷”感受三江源之美

這是在昂賽大峽谷内拍攝的藏狐(8月6日攝)。(新華社發 張戈攝)

“自然觀察幫助我們感受到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活動的感受遠遠超過了預期。”來自廣東的自然觀察愛好者馬江楠說。參與本次自然觀察節的很多參賽隊員表示,未來會尋找機會再次來到“大貓谷”進行自然體驗和觀察。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孫立軍說:“目前,在國家公園内發現的雪豹有150隻左右,生态鍊非常完整,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極大恢複。”他告訴記者,“大貓谷”裡的牧民向導,就是瀾滄江源園區特許經營的一大特色。自然觀察愛好者們與牧民向導同吃、同住,親身感受國家公園内牧民的真實生活。

新華全媒+|在“大貓谷”感受三江源之美

這是在昂賽大峽谷内拍攝的馬麝(8月6日攝)。(新華社發 張戈攝)

“讓群衆成為生态保護的主體,在生态保護中發揮積極作用,是國家公園的一大亮點。”孫立軍說,從20世紀初成立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到2021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成立,20年來,三江源地區的各族群衆與山水相融、與森林共處、與草木共生,讓他們參與分享生态保護的成果,這是三江源地區生态保護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