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作者:新民網

今天是第11個世界大象日。去年春天,西雙版納的一群大象一路向北行遊,引發世界範圍關注。作為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關于大象的文章、書籍和紀錄片衆多,但它仍是被誤解最深的動物之一。如何讀懂大象的小動作?和人類共享90%以上基因組的大象有着怎樣的喜怒哀樂?人類又該如何與它們和諧相處?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最後的大象》提供了一個更加深入了解大象的機會。這是一本典藏級非洲大象科普書。書中通過40多名研究人員、動物保護主義者、護林員等多樣視角,講述了非洲象群的生活和生存現狀。書中既展現了大象可愛、智慧的一面,也揭露了大象被殘忍殺害、象牙被偷獵的慘狀,還有非洲大陸上人們為大象生存和福祉做出的不懈努力。書中配有非洲頂級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的375張精美的紀實照片,呈現大象的生活和生存現狀的細節。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最後的大象》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2年4月

[南非]唐·皮諾克 [南非]科林·貝爾 編;劉洋、張弘兆傑 譯

閱讀這本書,我們會更加了解大象,了解它們為何重要,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困境,這會讓我們更好地去愛護它們,與這群非凡生物和諧相處。

典藏級非洲大象科普書

這是一本可以像翻雜志一樣浏覽式閱讀的書。翻看圖檔,幾乎能夠大緻了解非洲大象的全貌。這本書包羅了非洲的森林象、草原象、沙漠象,讓你領略大象之最。

●森林象

森林象的總數為非洲象總數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目前估計約為10萬頭。森林象社會性很強,并且在母系制的基礎上形成了密切的家庭紐帶。年輕的雄性最早在5歲時離開母親的群體。即使在永久離開家人之後,它們也會向母親緻意問好。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簡和它的象群在南非維提阿林波波自然保護區。

●草原象 目前有37個非洲國家有草原象和森林象,覆寫面積310萬平方公裡,大多數在非洲南部和東部。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沙漠象

生活在那密比亞幹旱和半幹旱西北地區的所謂沙漠象,籠罩着濃濃的神秘色彩。第一次聽說古代沙漠城鎮廷巴克圖和迪延附近生活的馬裡大象時,很多人都會大吃一驚。即使對于資深的保護主義者來說,這些特别的象群依然是個未解之謎。它們在這個極度幹旱國度的存在讓人驚訝,它們的生存之道也是迷霧重重。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同時,還能欣賞到非常多長牙象的精彩身影,有肯亞察沃公園的穆坦達、穆倫波、薩陶。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這種長牙象的象牙重量有60多公斤重,但現在非洲隻有不到40隻這樣的長牙象。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還有南非的阿多公園裡自由快樂生長的小象,這裡有很多小象幼崽,隔着書都能感受到它們的歡脫可愛。

375張震撼大片

這本書的圖檔占比非常大,496頁包含375張圖檔。照片為1:1四色印刷、還原原版圖書精美圖檔,呈現大象的每一幀精彩細節,高清精美令人贊歎。本書采用鎖線裸背的工藝,讓書能夠180度平鋪,讀者可以無縫欣賞這些震撼大片。

雙欄排版可減輕閱讀負擔。105克啞粉紙印刷帶來典藏級的翻閱體驗,呈現非洲野象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稱之為一本書架上的高清紀錄片。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本書的重量是1500g,沉甸甸、厚敦敦,當這本書被捧在手上的時候,讀者能體會到一種使命感被傳遞在手中。本書最後,還為讀者展示了各色精美的大象郵票,讓你一飽眼福。

實用大象行為學指南,掌握大象的肢體語言,了解大象的喜怒哀樂

●雨季結束以後,河床幹涸。大象用大腳和靈活的鼻子挖水井,它們飲用後離開,其他野生動物可以飲用水井裡的水。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開采富含營養的土壤可以促使水洞的形成。

●大象隻有一個巨大的胃和簡單的消化系統,是以新鮮的大象糞便中有些植物仍然完好無損。其他生物可以扒開大象糞便尋找食物或從中獲得礦物質。大象不能完全消化食物,這對許多動物來說是一種獎勵。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雄性狒狒在吃從新鮮的大象糞便中找到的未被嚼碎的種子。

●由于體型、壽命和智力優勢,大象成了灌木叢的主要道路建設者。它們建造了一條條連接配接覓食地和水洞以及河流的U型道路,這些道路也供其他野生動物使用。徒步者沿着大象路徑行走,也是最容易最為省力的旅行方式了。

通過文字,讀者還會了解到,大象與人類共享90%以上的基因。

象群的社會化屬性非常高,裡面有一個大家長一樣的老象,這頭象積累了很多知識和經驗,它會教育象群裡脾氣暴躁的象,還會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下一任家長。

大象擁有人類的情緒,是以它們會高興、調皮,閑下來也喜歡挖挖水坑、撞撞大樹消遣自己,同樣,它們也會憂慮、抑郁。 這本書正文結束後,提供了非常實用的大象行為學指南。比如大象搖頭,就是發出威脅信号。大象卷起鼻子,就是代表它憂慮、不知所措。大象還會僞裝進食,用鼻子卷着樹枝,但是沒有真的吃進去,僞裝進食是在暗中觀察,監視事态的發展。

大象是一種智慧、有情感的生物,不喜歡受到驚擾。它們有像人類一樣不容侵犯的個人空間。為了自身安全,了解它們的肢體語言是很重要的。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展示非洲大象的現狀、困境和未來,提供保護經驗

這本書資料翔實,對于非洲各地大象的現存數量、生存狀況、偷獵途徑、保護政策等都有詳細叙述,專業紮實。

書中呈現了象牙偷獵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現狀。因為人類對象牙的癡迷,導緻非洲偷獵猖獗、大象的數量正在銳減。

另一個令人震驚的問題是,在如今剩下的非洲象群中,有一個奇怪又明顯的現象,大象正在逐漸失去“大象特性”。大根象牙基因正在消失,迅速被小根象牙基因所取代,甚至是無牙基因所取代。大象的象牙有許多基本生活作用,可以從書上取下樹皮,挖出樹根,把困在爛泥裡的幼兒撈起,掘地取水,進行防禦,公象也用象牙來争奪母象。雖然無牙象也可以生存,但它們基本上是殘疾的,它們失去了很多“大象特性。”這是人為的、非自然的選擇。

讀完這些,你很難不會為大象的凄慘命運而感到揪心。

細讀這本書,也會收獲很多感動。你會看到為大象事業努力的人,特别是那些每天為了保護大象而冒着生命危險的人,尤其是野外管理者和反偷獵小組,很多人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些偉大、優雅和迷人的動物。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象沖突的解決。非洲象不同于亞洲象的溫順個性,它們野性十足,很難被馴化,而且破壞力極強。沒有保護區的時候,野象常常破壞農民的莊稼,甚至直接攻擊人類、殺死人類。這樣也造成了當地人對大象的仇視,反過來射殺大象,為偷獵集團行友善。

書中同時講述,在非洲的一些國家,已經找到了正确與大象相處的方法,這些經驗值得借鑒。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熟悉之後便會産生信任。被一頭巨大的野生大象信任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

這本書的譯後記中,譯者張弘兆傑提到:“人和大象,也在努力适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這不代表我們就能安坐一旁,寬慰自己要相信後人的智慧。也許等不到智慧的後人,非洲的大象就隻能留在傳說故事和荒野的屍骸裡了。行動起來,運用這一代人的智慧,讓這些巨獸能夠陪伴我們,見證這顆藍色星球的未來。”(郭影)

世界大象日·一起了解它們的喜怒哀樂,保護“象”往的生活

(本文圖檔由出版方提供 書影拍攝:趙豔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