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講述百姓故事 讴歌偉大時代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講述百姓故事 讴歌偉大時代

首屆中國播音主持“金聲獎”頒獎典禮海報及獲獎者。主辦方供圖

洗練流暢的“聲”字凝成獎杯主體,側面狀如“1”字、外形似金色立式話筒的獎杯從底部向上呈放射狀,蘊含發聲有力之勢。近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北京廣播電視台承辦的首屆中國播音主持“金聲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10名優秀廣播播音員主持人、10名優秀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捧得首屆中國播音主持“金聲獎”獎杯。

風格多樣

1940年,在陝北的窯洞裡,延安新華廣播電台正式開始播音。從那一刻起,紅色電波從未停歇,陪伴着一代代中國人。播音員主持人出現在鏡頭前、話筒後,向世界發出中國的聲音。如今,全國有4.1萬名播音員主持人正在為海内外聽衆、觀衆講述着中國故事。

中國播音主持“金聲獎”是大陸播音主持領域首次設立的政府獎,兩年一屆,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承辦。首屆“金聲獎”評選自2021年9月啟動,先後組織開展了初評、複評、終評、公示等工作。20位獲獎者都是播音主持行業的佼佼者,在各自的崗位上承擔着堅持正确導向、傳播先進文化、引領文明風尚的重要職責;獲獎的播音員主持人風格多樣,涉及新聞、文藝等多種節目類型,深受聽衆、觀衆喜愛。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魯健,對話有影響力的人物,用深度訪談叩問國際風雲;剖析全媒體熱點,用理性聲音解讀中國,讓世界聽見中國。

山西廣播電視台李桂琴,36年主播生涯初心不改,理想滾燙。走太行,上呂梁,過汾水,渡桑幹,她走遍三晉大地,深情講述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動人故事。

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孫爽,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撥開山城江邊的濃濃霧色;用辛辣火爆的評說點燃火鍋江湖的滾滾紅塵。她值守在播音間,陪伴着江城父老的日與夜,點亮了重慶的煙火人間。

甘肅省廣播電視總台謝珺,在黃河岸邊打撈曆史文化的吉光片羽,從黃河文化到絲路文明,她行走在聲音與文化交織的燦爛星河。

新疆廣播電視台海米提·買買提,是觀衆熟悉的記者小海,也是新疆人眼中的“兒子娃娃”。他真情講述着這片土地的故事,用真實的鏡頭告訴世界:看,這就是中國新疆。

……

飽含深情

頒獎儀式上,獲獎者通過飽含深情的演講,分享了自己的新聞故事、成長感悟。

拉薩廣播電視台普珍采訪過曾經是農奴、後來勇敢地逃出了莊園的老阿媽桑珠卓瑪。1959年,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西藏實行民主改革,推翻封建農奴制度,桑珠卓瑪擁有了自己的土地。2016年,桑珠卓瑪一家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到了拉薩河畔的新家。去年春節時,普珍去看望她,84歲的老人身着節日盛裝,在灑滿陽光的庭院裡澆花。“我希望用我的鏡頭,讓世界看見美麗的西藏,用我的聲音,讓新時代裡‘幸福的歌聲傳四方’。”普珍說。

2020年1月23日5時40分,湖北人民廣播電台柳芳被早班鬧鐘叫醒,打開手機便看到滿屏的推送:上午10時起,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她顧不上洗漱,穿着拖鞋就從值班宿舍沖進辦公室,準備應急直播。“我在紙上寫下9個字:說事實,擺道理,講情感。‘此時此刻唯有衆志成城,萬衆一心才能攜手渡過難關。非常時期,我們和你在一起。’”聲音飛出了狹小的直播間,飛過江漢關,飛過長江大橋,飛過黃鶴樓,飛遍了大武漢。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王冠分享了一張2019年春天,他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和一位50多歲的農民工的合影。農民工的工作是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架設電網。他告訴王冠,廣州的高樓、青島的高速、西安的地鐵還有拉薩的貢嘎機場,都是他和工友們一起修建的,每次完成工作,他們就匆忙趕到下一站接着幹活。再過幾年,他就不幹了,打算先回趟雲南老家,然後去當年工作的地方,看看它們現在的樣子。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撒貝甯主持《典籍裡的中國》時,曾經有一個穿越時空,對話《史記》作者司馬遷的場景。當時司馬遷問撒貝甯,他的書在後世流傳得怎樣。撒貝甯帶着他穿越到今天,讓他看到《史記》被選進孩子們的課本裡,被愛書人捧讀,被學者擺在案頭。如今有人問撒貝甯:如果司馬遷記錄今天的中國,會是什麼樣?撒貝甯說:“他會看到今天的中國山河錦繡,國泰民安,文化繁榮,和諧昌盛,這必定是中國曆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個令人難忘的時刻,一張張讓人溫暖的笑臉,那些多姿多彩的文化,那種鼓舞人前行的力量……獲獎者的分享,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講述了鮮活生動的百姓故事,緻敬了英雄模範,也展示了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素養與行業風采。

使命光榮

新中國的廣播電視事業赓續傳承,無數播音員主持人把青春和生命獻給了這項偉大的事業。徐瑞璋(麥風)、劉孝思(丁一岚)、齊越、耿紹光(夏青)、林如、丁威(關山)、崔明德(方明)、單琪華(王歡)……在頒獎典禮的“緻敬”環節,老一輩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和照片重新出現在觀衆的耳畔、眼前。他們的作品和名字将永遠銘刻在中國廣播電視史上,如滿天星鬥點亮蒼穹。

北京廣播電視台李傑分享了她讀書時的校園一景:在中國傳媒大學,每到畢業季,校園裡新中國第一代播音員也是新中國第一位播音學教授齊越的雕像前,總會擺滿鮮花,還有一張張寫滿心願的小紙條。學子們用這樣的方式跟老人說心裡話。齊越曾說:我是中國人民的播音員,是中國共産黨的播音員。我傳達的是中國人民戰勝艱難險阻走向勝利的聲音,我傳達的是中國共産黨堂堂正正的真理之聲。李傑認為,齊越的這段話正是對“金聲獎”最好的诠釋。

“中國播音員主持人永遠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這是‘金聲’賦予我們的使命;中國播音員主持人永遠關注着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這是‘金聲’賦予我們的光榮。”頒獎典禮上這兩句主持詞,是所有獲獎者也是所有播音主持行業從業人員的心聲。(本報記者 苗春)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8月12日 第 07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