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網際網路進入千家萬戶,人們就開始了不出門就能了解世界萬物的旅程。人們開始依賴網際網路并從中賺錢。因為網際網路,許多人變得受歡迎。但是有些人紅起來之後就成了圈子裡的常青樹,有些人出名了,但是很快就過時了,比如複旦網絡名人老師,陳果。
她之是以能迅速退出圈子,并不是因為她的美貌,而是因為她講課時的“妙語連珠”。她用獨特的方式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她的講座被搶購一空,一票難求。但誰能想到,曾經的妻子和老師,如今卻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消失了,很少再出現在公衆視野裡。
陳果,老家是上海,父母都是有學問的人。在書香氛圍的熏陶下,她從小喜歡讀書,成績也很優秀。長大後,她俘獲了複旦大學的哲學博士。一個有天賦的人,不可能隻在一個領域做得很好,就像圍棋天才柯潔,可以輕而易舉地連勝70場。
陳果1981年2月出生于上海,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就讀于複旦大學文科基地班。2002年9月至2005年1月在複旦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在複旦大學哲學系攻讀基督教哲學博士。現任複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講師。
而陳果的優秀不僅限于哲學。她當過英語老師、翻譯甚至記者,似乎隻要她願意,她可以涉足除理科以外的任何領域。
上課時,她總喜歡一手拿着粉筆,另一隻手放在褲兜裡。她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拘謹,而是更加放縱和自由,對一切有趣的事情都無話不談。正是因為她的真實和率真,很多同學都想和她一樣生活,沾染她的魅力。
以其獨特的教學方式,陳果教授每次都能把哲學課講得座無虛席,講座視訊被傳到網上,人們贊不絕口。
2010年,陳果課堂上講課的視訊和語錄被複旦學生上傳到網上。她深入剖析學生生活,一句又一句兼具哲理與智慧的犀利話語,被很多人奉為心靈雞湯。陳果從此一炮而紅,成為國内第一批“網絡名人”老師,人們戲稱其為“精神導師”“心靈導師”。
翻翻陳果導師的名言清單,大家也會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很适合這個浮躁的社會,尤其是她對生活中愛情的了解。可以說,目前的一些知名藝人中,除了陳果教授,其他人都沒辦法跟她說得那麼深刻,對愛情和人生的了解也沒有她那麼全面。
陳果的走紅并不意外,因為陳果比其他網絡名人更有自信。
陳果是個知性的女人,但思想并不迂腐。她能接受新思想,靈活多變,讓晦澀難懂的哲學變得通俗易懂。
陳果的魅力在于她獨特的思想和性格特征。陳果成名後,她依然保持低調,但外界對陳果的贊譽,逐漸将她帶上了神壇。這一切都是陳果始料未及的。
随着知名度越來越大,她也受到了主流媒體的關注,受邀參加了面向年輕人的公開課《開講啦》。節目組想讓她把更多的正能量和核心理念傳遞給年輕人,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教他們。之後,她受邀參加了一些脫口秀節目。
在陳果上,她在央視錄制了節目,然後她無疑登上了巅峰。但在節目中,陳果把“耄耋”讀成了“毛至”,之後被更多人質疑她的錯誤,進而把她歸到普通人的行列。現在,陳果隻是回去做她的思想老師。
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錯。陳果作為老師,很優秀。她把這個詞讀錯了,我們就能否認她在教學方面的優秀嗎?不能。可能她給大家端的雞湯喝多了可能會膩。但是誰喝多了雞湯就不煩呢?
大學的老師不一定能面面俱到,不小心出錯也是可以了解的。而且,985大學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老師的。就算你能讀懂“耄耋”這兩字,也不一定有資格成為大學老師。如果網友換位思考,不要帶着有色眼鏡去評判任何人,也許你會收獲更多。
即使被冷處理,陳果依然堅持做自己,不會因為一時的得失而氣餒,就像她想的那樣:别人對你有片面的看法,那是因為那個人不了解你。為什麼要為不了解你的人改變自己?“我是自封的,我是獨立于世界的。”陳果是眼中格局大的人。她的眼睛裡有海洋。面對發音錯誤,陳果真誠道歉,虛心接受批評。但她的故事仍然是很多人熱議的話題,讨論她為什麼紅了然後瞬間失去人氣,但陳果不會放在心上。
之後陳果一直處于“消失”狀态,網上也一直傳言陳果教授已被複旦大學停職。對此,複旦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做出官方回應,駁斥了網上的傳言,稱陳果停課純屬謠言。她一直在複旦大學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
那次事件之後,她更好地回到了原來的生活。她現在還在複旦教書,學生們都很喜歡她的課程。這兩年,陳果整理了自己的學術經曆,出版了《好的孤獨》和《好的愛情》兩本書。在她的簽售會上,還是有很多粉絲慕名而來。
陳果跌宕起伏之後回歸職業,無疑是最好的結果。如今提起陳果,還是有一些人覺得她寫的書,說的話很勵志,并不為此而覺得她很惋惜,是以陳果的課就像一把尺子,丈量着那些評價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