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作者:第一财經YiMagazine

記者 | 李叙瑾

編輯 | 許詩雨

從釣魚到露營,又從飛盤到槳闆,近來,“陸地沖浪”(以下簡稱“陸沖”)接棒,成為年輕人群中網紅運動項目。1990年代,美國人為在陸地也能享受沖浪的感覺,發明了一種比滑闆更靈活的陸地沖浪闆,不用蹬地,找一塊開闊的道路,僅靠身體扭動就能前進。

陸地沖浪闆屬于滑闆(Skateboard)運動的一種,從陸地沖浪的英文名稱Surfskate不難看出,這項運動是沖浪和在陸地滑行的結合。但是與滑闆不同,陸地沖浪闆前橋的轉向非常靈活,滑手通過肩部扭動和重心壓闆,可以弧形交叉前進,最大程度還原沖浪和滑雪的樂趣。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陸沖走紅後,小紅書還上線了專題活動。

2021年,陸沖開始在國内興起,并在冬奧會之後爆紅。今年上半年,小紅書上“滑闆”類别的相關搜尋量同比增長232%,其中尤其以陸沖熱度增長最高,同比增長42倍。資料顯示,陸地沖浪闆從今年2月開始搜尋量出現明顯增長,6月小紅書陸地沖浪闆比去年同期增長約50倍。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北京朝陽的某三闆(滑雪闆、沖浪闆和槳闆)集合店店長穆琪告訴《第一财經》YiMagazine,“今年夏天陸沖的出闆量達到2000塊,比往年直接增長了約100倍。”特别在6月,貨還未到店就已被預訂完了,這是穆琪之前賣了五年都沒出現過的情況。

陸沖怎麼火起來的?

小紅書部落客“Siyaaa”是一名露營和單闆滑雪玩兒家,去年冬天每周三四次密集滑雪後,“上瘾”的她在今年4月入手了第一塊陸地沖浪闆。其實年初雪季剛結束的時候,她就在滑雪群裡看到有人玩兒陸沖,并有組織成規模地發起95折的團購價。

但“怕摔”,加上當時看中的闆子沒現貨,Siyaaa也沒多少迫切嘗試,反而是之後一次被朋友“硬”拽上闆的體驗,讓她切身在陸地上重獲滑行樂趣。她當晚就通過淘寶下單,以原價2850元購買了一套中高價位的陸地沖浪闆,加上重新配闆的衣服鞋子,總共超過5000元。但對于動辄一套上萬的雪具雪服,Siyaaa覺得還好。

而在穆琪近600平方米的店裡,主打中高端陸地沖浪闆的均價都超過2000元,最貴的達到3500元。它們依次被整齊碼在一個下沉式弧形水池狀的展示台上,雖然不及滑雪闆、槳闆顯眼,但有設計感的角落仍吸引不少顧客在此打卡拍照。穆琪告訴《第一财經》YiMagazine,目前因為陸沖在國内還處于發展初期,國外品牌如Carver是很多愛好者的主要選擇。而成熟的雙翹滑闆國産品牌逐漸崛起,價格在千元以内有很多。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穆琪店裡陸地沖浪闆陳設一角

從今年北京疫情結束的初夏開始,無論是在像鳥巢前這樣大型的公共廣場,還是随便在小區樓棟間的空地上,出現了越來越多陸沖愛好者。他們往往三五成群、着裝清涼、護具齊全地踩在顔色各異的陸地沖浪闆上,通過控制扭動的身體,享受着自由滑行帶來的快感。入夜,還有一些專業級别滑闆手要麼身着寬松街頭風,要麼緊身上衣+熱褲造型,踩着自帶發光輪的陸地沖浪闆在公園綠道穿行,成為一道“吸睛”的城市風景線。

而陸沖之是以火,也與它操作性上的“低門檻”分不開。自稱小白的Siyaaa全憑自學,單靠網上看教程、和朋友一起滑了三次就能在保持穩定滑行中做一些簡單下蹲動作。從闆類玩兒法上說,專業長闆教練彩虹老師告訴《第一财經》YiMagazine,陸地沖浪闆較傳統雙翹滑闆更“年輕”, 有更多探索空間,相信未來會開發出更多玩兒法和規則。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Siyaaa在陸地沖浪闆上嘗試新動作

2022年,旨在讓 “三億人上冰雪”的北京冬奧會,把滑雪推向全民運動。但滑雪必定會受到場地的限制,陸沖的滑行原理跟滑雪比較相似,可以作為輔助訓練項目讓人們在沒有雪沒有浪的日子裡,享受滑行快感。是以,陸地沖浪闆一開始的使用者群體就和滑雪、沖浪有一定重合。

加上疫情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更願意選擇親近自然的戶外運動,露營、騎行都在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社交方式。兼具易上手、觀賞性的陸地沖浪闆,在疫情後戶外社交需求爆發的情況下,疊加冰雪運動宣傳,自然而然“出圈”了。而在這其中,彩虹覺得自己從年初堅持到7月在鳥巢每周兩次、每次兩課時的免費陸沖公開課就是在為市場“做蛋糕”。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彩虹在6月成立的北京陸沖學院俱樂部開設公開課

到了7月參與公開課的人越來越多,最多一次有200多人,彩虹不得不叫上滑闆店另一個教練前來幫忙。這些人大多以年輕女性和小朋友為主,教過滑闆的彩虹對此并不驚訝。他告訴《第一财經》YiMagazine,像這種潮流一點的運動,女性和小孩是主力付費使用者。入門後想要進階練習動作,就得單約彩虹老師的私教課,單價900元一次,10課時打包8000元的價格并不算便宜。

大家怎麼玩兒

不論是彩虹還是穆琪,他們在今年夏天都見證了大批消費者成為陸沖愛好者,并為之愛好買單。澤瑞同樣對這蜂擁而來的熱情有着非常明顯的感覺。她有三年迪卡侬滑闆部門工作經驗,如今被穆琪挖來做店内俱樂部主理人。

除了負責平時活動策劃,澤瑞還兼顧新媒體傳播,當她在小紅書上曬出去年4月做的一場30人陸沖活動照片時,獲得了平台的流量推廣。目前,她所經營的“星期五”俱樂部粉絲群已建有3個,成員快達到1500人。由陸沖帶火俱樂部,這是澤瑞沒預想到的,因為過去一年的營運僅有1個群,“從3月開始小紅書上都是私信我,希望進群的人。” 澤瑞告訴《第一财經》YiMagazine。

Siyaaa練了差不多3個月平地陸沖後,對挑戰一些有難度slide動作或去坡度的碗池滑行動了心思。現在她會有意識地在固定滑友群裡蹲“大神”, 主動咨詢或跟着玩兒得好的朋友相約一個時間地點專門“練活”,涉及不對陸沖開放僅對騎行開放的泵道公園,Siyaaa一行人會包場共同分擔費用,一次差不多200元的場地費在能夠接受的範圍内。

另一方面,沒有像Siyaaa那樣擁有固定滑雪(友)圈子的陸沖愛好者,選擇加入俱樂部是一種友善的選擇。澤瑞認為俱樂部的意義就是靠真正熱愛運動的一群人去影響另一群人,“星期五”俱樂部取名也是因為服務很多的使用者大多是85後、95後年輕白領,希望他們在經曆一周忙碌工作後,想到“星期五”就興奮,并期待周末一起激發運動能量。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星期五”俱樂部第三期陸沖訓練營教學

其實“星期五”俱樂部不僅涵蓋陸沖活動,為了配合店裡銷售的其他單闆、槳闆,澤瑞會舉辦單日槳闆體驗性活動并提供拍攝服務,也會邀請單闆教練做定期訓練營,進而維持俱樂部營收,但一開始每做一場體驗活動都會賠進去兩三千元。因為加入俱樂部不收會費,參加活動或教育訓練才有收費,而每次活動為保證服務品質會限制人數,今年以來由于成員基數大起來了,就能稍微盈利。“不指望俱樂部賺錢,目前公司還是靠國内經銷商代理費和兒童滑闆教育訓練。”穆琪告訴《第一财經》YiMagazine。

對于陸沖這種新興小衆運動,并未形成完整産業鍊,多數陸沖闆除了線上管道,線下基本沒有專門門店,一般會在滑闆店、雪具店等門店銷售。而這些有教育訓練教學能力的門店自然想抓住商機,于是建專門場地、開成人教育訓練成了“創業”模式。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穆琪店裡配套教育訓練兒童滑闆場地

在北京,隻為教育訓練陸沖的線下場地已經誕生。而二三線城市裡,不少擁有線下場地的老闆和教練也躍躍欲試。彩虹目前也正在籌備自己的線下陸沖訓練場,為了新場地開業,他近一兩個月都沒接新的私教課。

從流行到賺錢的前提

有人說,飛盤、槳闆、騎行、陸沖此類代表的自由、前衛、潮流的新興小衆運動實際是一種社交媒體的勝利。小紅書潮流内容營運負責人萊農并不是完全同意,她認為雖然小紅書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生活方式平台,但社群的力量并沒有那麼強大。

當初設立潮流組,并專門獨立做成一個内容品類是小紅書在街上觀察潮人,總結得出一些和以往不同的時尚風格。而随他們追逐所帶來的潮流運動,“要是沒有發生,是硬推不來的。” 萊農告訴《第一财經》YiMagazine。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截至7月入駐小紅書陸沖聯盟的俱樂部

今年夏天陸沖的突然爆紅,既是預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萊農介紹,不論是去年的露營熱,還是今年飛盤熱、騎行熱,跟疫情還是有一些關系的,特别是北京、上海上半年被關久了,人們出來之後肯定向往戶外,而飛盤、騎行或陸沖,在中國都屬于“城市戶外運動”。疫情之後,年輕人為兼顧生活和享樂,自然願意為此買單。

6月19日,天貓國際與陸地沖浪闆開創品牌Carver、美國老牌滑闆品牌Santa Cruz、專業滑闆護具品牌187 killer pads等15個海外品牌簽約合作。另據天貓國際資料,今年以來,國際進口滑闆品類銷售額同比有3位數的增長,其中95後和00後是消費增速最快的人群,即陸地沖浪的主力消費人群。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恒的網紅。即便目前有熱度,若沒配套相關産業鍊建立,或許過一段時間也将冷卻下來。Siyaaa感覺到,自己或許不會購買第二塊陸沖闆,而玩兒陸沖也僅是冬奧帶起來的“冰雪熱”的餘熱。穆琪并不擔心陸沖市場反響,因為她覺得消費者為更老派的雙翹滑闆買單本質上是為“文化”買單,陸沖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檢驗。

本文版權歸第一财經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怎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突然對“陸沖”上頭

2022年金字招牌大調查即将截止啦,

快點選下圖來為你支援的品牌投票吧

即可購買2022年8月刊《重新了解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