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曆中國園林,你可曾關注“歲寒三友”?

作者:澎湃新聞

劉天華

【編者按】在遊覽園林時,你是否常常走馬觀花,不知重點?你是否已經去過許多園林,卻說不出它們的差別?“遊亦多術矣”,遊覽園林,自有一套欣賞它的方法。

著名園林家陳從周的弟子、園林美學專家劉天華在最新著作《園林漫步》中,梳理各地園林的發展曆史,總結曆代造園家别出心裁的設計法則,從園中的山水花木、詩文題對,到遊園時的詩情酒趣、畫意曲境……帶人們領略中國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永恒之美。

經出版社授權,本文摘錄書中有關園林的林木花草的篇章,在一草一木的細節裡,感覺有靜有動,有形有色、有香有美的景緻和情趣。

遊曆中國園林,你可曾關注“歲寒三友”?

《園林漫步》,劉天華 著,後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2年7月

松、竹、梅被大陸古代文人稱為歲寒三友,一直是中國畫表現的主要植物題材。在園林藝術中,它們也格外受到造園家重視。這三種植物不僅有着獨特的風姿神韻,而且不畏嚴寒,在萬物蕭疏的嚴冬,或經冬不凋,或忍冬開花,進而得到人們的敬重和贊美。

園林中,形姿最奇的要數松柏,司徒廟“清” “奇”“古”“怪”四株古柏,便是古樹名木中賞形的精品。 松柏終年常綠,傲霜鬥雪,是古代文人寄寓自己情操理想的主要觀賞植物,留下了數不清的贊美詩篇和辭章。它們以變化萬千的風姿、頗具個性的造型,成為園林中主要的賞形賞聲植物。明代文學家袁中道,遊蹤遍全國。他所看到的松, 有的“虬曲幽郁,無風而濤,好鳥和鳴”,有的“盤曲夭喬, 膚皺枝拗,有遠韻”,有的則“枝葉婆娑,覆陰無隙地,飄粉吹香,寫影石路”。這些姿态各不相同的松樹,點綴園林, 着實使風景增色不少。園林中的松柏,不管是五針松、黑松、 白皮松、羅漢松,還是龍柏、刺柏、扁柏、桧柏,都有着各自的風韻情調。

遊曆中國園林,你可曾關注“歲寒三友”?

蘇州留園貯雲庵旁的松樹 馮方宇 圖

河南登封市嵩山腳下的嵩陽書院有兩株古柏,相傳在公元前110年,被漢武帝封為将軍柏。至今“大将軍”半躺半坐,主幹傾斜約45度,腰圍約 6 米;“二将軍”雄偉壯觀, 主幹左右劈開,而樹冠仍蒼翠蔥郁,如雄鷹展翅,成為全國聞名的古樹風景。北京天壇的九龍柏更是奇特,主幹自下至上有許多條交錯突出和凹陷的紋理,好像有許多蛟龍盤繞在一起,因而得名。據說全世界隻此一株,它是樹木本身因細胞分裂不均勻而造成的病理現象,竟成了植物景中的奇觀。泰山腳下的普照寺有棵古松,為六朝遺植。松旁立一亭,名篩月亭,取“古松篩月”之意。

園林中的蒼松古柏不僅使園林增色,也是一種很珍貴的文物和國寶,它們常常被賦予某些理性的象征意義。那蒼老遒勁、嵯峨挺拔的姿态,那閱盡滄桑卻依然郁郁蔥蔥的氣勢,不正是我們偉大祖國源遠流長而又青春永在的生動寫照嗎?

遊曆中國園林,你可曾關注“歲寒三友”?

北京天壇九龍柏 視覺中國 圖

竹子挺拔,虛心有節(氣),終年常綠,不畏嚴寒,這些形象上的特征和古代知識分子所追求的高尚品德非常巧妙地統一了起來,因而它也是園林造景中備受偏愛的佼佼者。據《世說新語》記載,在晉代,士大夫們和竹已經建立了很深厚的友情。例如有一個叫王子猷的,借别人的房子暫時居住,便在四周的空地上開土種竹。有人問他,你臨時住住,何苦自找麻煩呢,王“嘯詠良久”,指着竹說“何可一日無此君”。宋文學家蘇轼也講過“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未出土時先有節,縱淩雲處也虛心”。清代揚州畫派的八怪畫家,個個都清高狂狷、喜竹成性,其中以鄭闆橋為首,他種竹、畫竹、詠竹,亦曾寫詩贊美竹的品格。

揚州有一座個園,遊人尚未進園,就可在園門兩側的平台上看見翠竹飒飒,鳳尾搖曳。“個”字是“竹”字的一半, 有人說“個”是隐指不屈的竹子隻有一株了,這就是園主人自己,有着“衆人皆濁我獨清”的含義。不管怎麼說,以“個”名園說明了園林主人愛竹的情感。

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園景以竹為觀賞主題。明代文人袁中道在湖廣公安(今屬湖北)家鄉建園,取名叫“筼筜谷”, 筼筜是一種大竹子,其意趣與“個園”不謀而合。揚州有水竹居,竹景很有名,載入了《揚州畫舫錄》。今天蘇州拙政園有倚玉軒(竹子又叫碧玉),網師園有竹外一枝軒,滄浪亭有翠玲珑,還有揚州小盤谷的叢翠,都在題名中就可以看出以竹為欣賞主題。

園林竹景,既可以是大片竹林,以渲染氣氛(如濟南趵突泉西首的萬竹園),又可以是數株散植,配合石峰和其他花木,成為庭院的主題。宜于單看孤賞的竹除了一般的青竹之外,還有許多具有特殊形姿的竹子。有竹竿呈紫褐色的紫竹(如鎮江焦山半山腰鄭闆橋讀書處前的一株紫竹),有竹竿呈方形的方竹(如杭州黃龍洞專門辟有方竹小院),有竹竿和竹葉上有點點褐斑的湘妃竹,還有于地面叢生的箬竹和竹葉成鳳尾狀散開的鳳尾竹等,都是園林中常用的竹類。

遊曆中國園林,你可曾關注“歲寒三友”?

濟南趵突泉公園萬竹園 視覺中國 圖

在歲寒三友中,松顯蒼勁,竹為清逸,唯有梅被稱為冷豔,是三友中唯一的賞花樹。要是有人在冬天去遊虎丘,可以登上雲岩寺塔底下的冷香閣,窗外有一片盛開的紅梅和白梅,送來陣陣冷香。若是趕上一場大雪,滿山皆白,唯有紅梅吐豔,像是綴在白衣上的紅珠,其色、其香,更是令人心醉。

細數裝點園林風景的花木植物,第一個送來春天氣息的便是開在百花前頭的梅花。是以每逢冬盡春來,江南一帶城市居民,都要結伴去郊外風景園林中踏雪尋梅,如蘇州附近的鄧尉、杭州附近的超山、南京的梅花山等,那時候都是遊人成群。

現代散文家郁達夫曾記過超山的梅花:“梅幹極粗極大,枝杈離披四散,五步一叢,十步一坂。每個梅林,總有千株内外,一株的花朵,又有萬顆左右;故而開的時候,香氣遠傳到十裡之外的臨平山麓。登高而遠望下來,自然自 成一個雪海。”除了邑郊園林,私人花園中也有植梅成海的。 如無錫梅園,植梅數千株。布局設計上,以梅飾山,倚山飾梅,而亭台寶塔傍山建造。早春梅花怒放,也是欣賞香雪海的好地方。

植梅成林固然有氣派,但一般園林梅景,還是以點式為主,成為欣賞空間中很别緻的主題。 在昆明市北郊,有個黑龍潭公園。這是一座位于龍泉山麓的以植物景出名的園林,現在園中保護着三株古木——唐梅、宋柏和明茶。唐梅是兩棵并列的古梅,幹老枝斜,姿态入畫。樹齡雖逾千年,每至冬春,仍花開滿樹。花是重瓣紅梅,品種十分名貴。

遊曆中國園林,你可曾關注“歲寒三友”?

昆明黑龍潭公園的梅花 視覺中國 圖

國内現存最古老的梅樹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相傳是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手植的隋梅。樹在寺院大雄寶殿東側小院,主幹枯而複生,枝丫生意盎然,逢春繁花滿樹。在花果樹中,梅最長壽,其抗病、抗瘠能力也比其他樹種強,北方、南方均能生長。梅的隐芽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往往地上部分已經枯死,地下部分仍然可以抽芽長枝。 如昆明黑龍潭公園的那株唐梅,主幹在1923年枯死,地下仍萌發新芽,至今又長成形态完美的梅樹。這一特性賦予園林很多特殊的梅景,作為觀賞主題的老梅往往姿态古拙,枝丫橫斜,根節盤曲。尤其是那些植于粉牆前的古梅,投影于牆,堪稱天然水墨古梅圖。随着日光的轉換,梅影也在移動,往往把人們帶到“疏影橫斜水清淺”所描繪的意境中去。

說到園林的林木花草,不得不介紹與植物景緻密切相關的魚、鷗、鶴、蝶等小動物活潑的點綴。大陸向來有在園林中馴養小動物的習慣,并且将它們組合到園景中來,如鹿苑長春、梅妻鶴子、魚躍鸢飛等景緻都少不了動物。以動物景緻作為局部景區的觀賞主題的也不少,如蘇州拙政園的卅六鴛鴦館、蘇州留園的鶴所、北京頤和園的聽鹂館等。

北京恭王府花園山水明秀,林木茂盛,園内動物景也多,有聽莺坪、靜鷗軒、渡鶴橋等。這些可愛多趣的小動物景緻點綴在園林中,使園景顯得格外活潑。除了一些會飛的珍貴小鳥之外,小動物基本上都是以自然的形态放養于園林之中,幾乎看不到像西方動物園那種用鐵欄、鐵籠關養動物的現象。隻有讓小動物自由自在地在園林中生活嬉耍,才能增添園林的自然真趣。

蘇州拙政園池中山島上的雪香雲蔚亭上懸有一副對聯: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南朝梁王籍的詩句,點出了自然界中的昆蟲小鳥對園林景色的輔助。一些林木茂盛、山林趣味濃郁的花園,能引來自由飛舞的蟬蝶鳥雀,而這些小生物多彩的形象,美妙的叫聲,比起馴養的珍禽異獸更加自然。

鳥雀蟬蝶之外,魚也是園林中常見的動物景緻。園林中的主要水池差不多都放養一些小魚。依欄靜數遊魚,錦鱗酣遊清池等,都是很有趣味的園林小景。是以像魚樂園、知魚檻、觀魚榭這樣的景點,也成了大陸園林的一大内容。

遊曆中國園林,你可曾關注“歲寒三友”?

無錫寄暢園先月榭 馮方宇 圖

動物景對園林的輔助是多方面的,其最大特點是以動态的形象美和其他相對靜止的景物形成強烈的動靜對比,給園景帶來了活潑的生氣。動物景不一定表現出劇烈的動态,然而即使是如“白鷗傍槳自雙浴,黃蝶逆風還倒飛”這樣細微的動态,也能給園中幽靜的一角點上動人的一筆。如果與風吹草動、雲飛霧漫等氣候景觀協調起來,那麼所表現的景色就更具有詩一般的意境。“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飄風亂萍蹤,落葉散魚影”,在這些充滿詩意的圖畫中,飛鳥小魚和風景空間中其他景物交相輝映,一同呈現于遊覽者面前,人們從中獲得的深度美感是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

責任編輯:朱喆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