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作者:東方文化雜志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 ◆ ◆ ◆ ◆

“園有桃,其實之淆”——《詩經·魏風》。

早在兩千年前,桃便與我們百般交織。

從桃類祖先“光核桃”在冰碛丘陵中有了第一次開花與結果,到如今種桃、賞桃和吃桃已成為人間煙火中的固定元素,其進化與生存的故事沿着長江與黃河綿延開來。

長江中上遊地區

脆桃黨的夏日狂歡

雲貴高原是喜馬拉雅山下光核桃進化路上的第一片區域。喀斯特地貌與濕熱氣候互相影響,造就最佳的生長環境,讓部分光核桃在此地生根發芽,桃類便有了雛形。

雲南蒙自

“鷹嘴桃”被公認為“桃中極品”,但因産量極低,知道鷹嘴桃的人,不多;能吃上鷹嘴桃的人,更少。但吃過的人,都會對它念念不忘!

鷹嘴桃在雲南當地很出名。“胖娃娃,沒手腳,紅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溝,肚裡好味道……”便是當地人對“鷹嘴桃”最形象的介紹。五、六兩的胖墩兒體型,其“嘴部”豔紅一片,絨毛遍布全身,桃腹縫線明顯,在四季如春的氣候加持下,如春水流淌般的甘甜桃汁,一口便溫潤心田。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貴州普定

“梭篩桃”是貴州普定縣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人文因素有機結合而成的特色産品,是國家地理标志産品,具有鮮、甜、脆的特點,在曆史上一直享有盛名。

普定縣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稱,縣城距安順28公裡,距貴陽118公裡。這裡遠離城市喧嚣,依山傍水、流水潺潺,就連空氣中都是清新的味道。桃子在這種天然環境下自然生長,果形玲珑、皮色青綠、陽面帶紅霞,在枝繁葉茂間一點一點地紅。一口咬下,果肉在牙齒間碰撞,清脆的聲音伴随着淡淡的清香,回歸最澄澈的桃子本味。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四川龍泉驿

成都人是懂浪漫的,成都的水蜜桃也解風情。

龍泉驿區,位于成都的東部,背靠着龍泉山脈,在“兩山夾一原”的格局下,境内溫暖濕潤,終年難見飛雪。龍泉驿的水蜜桃正是種植在龍泉山腳,構成一道南北綿延30餘千米的細長水蜜桃種植帶。獨特的氣候條件,讓這裡的水蜜桃上市都能快人一步。冬季7.2℃以下的常年低溫量能滿足大多數桃樹品種的生長需求,因而龍泉驿的水蜜桃品類也多——早熟的春蕾、個兒大的白鳳、姿态特異的皮球桃……直到10月初才結束這場蜜桃狂歡。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龍泉山大棚桃花開市民紛紛前往桃花枝下喝花茶。

長江下遊地區

來自江南水鄉的小家碧玉

順着江河的痕迹來到長江中下遊,在這裡江南風情讓桃的形态被重新定義:粉嫩的果皮、甜糯的桃肉,都是它們征服人們挑剔味蕾的制勝法寶。

上海南彙

很難相信,作為全世界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竟然還是個“農業大市”。

早在明朝,嘉靖年間的進士顧名世就從北方引進桃樹,在私家園林内培育出“甘而多汁”的露香園水蜜桃,此後露香園衰敗,水蜜桃經過多次遷移,從城西南的“黃泥牆”,到上個世紀初的龍華一帶,最終在上海南彙安家落戶。自此,水蜜桃在“魔都”上海正式出道。

它一方面在國内“開宗立派”,另一方面則遠渡重洋,美國劃時代的品種“愛保太和紅港”就是1850年從上海引進的,日本著名的“大久保”“白鳳”等品種也是1875年由上海水蜜桃改良。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浙江奉化

奉化位于浙東低山丘陵地帶,土壤疏松、地勢起伏,排水性更好,也更适合水蜜桃的生長。南宋奉化三石人陳著在《徐凫蛟瀑》中有“滿山藥味增新色,夾岸桃花勝舊年”的詩句,說明奉化從宋朝起已有桃的規模栽培。

最道地的食材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奉化最傳統也最驚豔的水蜜桃——玉露,隻能在當地吃到。它個頭不大、外表青白,形似毛桃野桃;然而在如紙的外衣下是豐盈甜蜜的汁水、獨特馥郁的香氣。因為甜度太高、汁水太足,玉露桃成熟下樹之後很快就會軟化,無法長途運輸,很難形成規模化産業。唯有江浙滬地區的資深饕客夕發朝至,親赴奉化品嘗,才能不錯過那昙花一現的甜美。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江蘇陽山

江浙滬“蜜桃三兄弟”中,今天在水蜜桃界名聲最響的,是作為“後起之秀”的陽山水蜜桃。

陽山的确是得天獨厚——這裡環抱太湖,氣候濕潤;地處北緯30°,雨熱豐沛;更難以複刻的是,一座億年前形成的古火山,為當地帶來了火山灰覆寫的優質土壤,簡直是水蜜桃的理想國。

天賜的環境,使得陽山擁有一條滿足各類水蜜桃生長的時間線。早熟的雨花露,是初夏第一抹清爽甜美;中熟的白鳳多了幾分風味累積,甜度更高,口感也更加豐富,最大的“桃王”一顆能達一斤多重;晚熟的“湖景桃”更是甜軟到了極緻,有“水做的骨肉”之美譽。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黃河上遊地區與塞外邊陲

蜜桃與蟠桃的奇妙碰撞

從江南水鄉前往中原腹地的遷徙,為甘肅和新疆庫爾勒的“愛桃黨”們帶來了夏季限定的舌尖狂歡。

甘肅秦安

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

秦安蜜桃得益于當地特殊的氣候水土環境,以體碩形端、肉甜、汁多、色豔以及綠色營養的品質聞名遐迩,還榮獲了“中華名果”稱号。秦安蜜桃曆史悠久,明嘉靖《秦安志》雲:“秦安多桃”,并載有“家居隴水西,門有桃千樹”的詩句,言其盛景。如今,“秦安蜜桃”也是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

甘肅還有一種粗犷、豪邁的“李廣桃”,是為了紀念骁勇善戰、抵禦匈奴的飛将軍李廣而得名。當地人稱其是桃子中的“愛馬仕”。“李廣桃”外穿“青衣”,肉色蜜白,味甘清香,含汁豐富,讓吃過的人“相見恨晚”。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新疆石河子

對愛吃桃的人來說,石河子這個地名一定都不陌生。在蟠桃界,石河子也是“大哥”級别的存在。

這裡原本是一片荒灘,河道裡都是石頭,是以被叫做“石河子”。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開荒,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這裡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瓜果之鄉”。蟠桃是當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三團特産,也是大名鼎鼎的全國農産品地理标志。

石河子冬季嚴寒、夏季酷熱,由于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蟠桃有着充分的糖分積累,十分鮮美。而且當地的農戶在種植過程中堅持施有機肥,造就了集顔值與美味于一身的新疆石河子蟠桃。石河子也是以被稱為“中國蟠桃之鄉”。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新疆石河子蟠桃,果核小肉很多。

黃河下遊地區與海河流域

你這麼甜,應該是水蜜桃派來的吧

北方蜜桃,無論從時間次元還是空間次元,範圍都比南方桃更加廣闊。它們有的穿越千年時空,從漢代開始就是“貢品”,底蘊深厚;有的生長于廣袤平原,來自種植面積數十萬畝的“桃鄉”,兄弟衆多。

山東肥城

但凡水果,隻要前面挂上“山東”二字,品質基本都不會差。山東産桃最有名的是肥城。這座坐落在泰山西麓的魯中小城有着千年的種桃曆史。

肥城桃,又稱“佛桃”,但當地人更愛叫“肥桃”——這是個光聽着就流口水的名字。肥城桃生得個兒大而飽滿,最大能達到一斤半左右!而“肥”的質感也被肥城桃诠釋得淋漓盡緻——不同于水蜜桃的綿軟,肥城桃即便是蜜桃,軟中也帶有一些生脆,保留着桃子的質感,甜又甜的恰到好處,香也香的純粹自然。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河北深州

河北,稱得上是“水蜜桃大省”。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深州蜜桃。其曆史可追溯到西漢初年——那時的深州因産桃而得名“桃縣”。漢高祖十二年,立劉襄(即項襄)為桃侯,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下令封蜜桃為朝廷貢品。

深州蜜桃有紅蜜和白蜜兩個品系,稱“魁蜜”和“冷桃”。因果實頂部略微凸起,是以很好辨認。蜜桃色澤鮮豔,皮薄肉細,汁甜如蜜。在當地還流傳着“刀切不流水,口咬順嘴流”的說法。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北京平谷

提起大桃,幾乎所有北京人,都會将目光投向平谷。地處海河流域北三河水系,平谷東、南、北三面環山,如同處在一個氣候溫和的天然“襁褓”;境内河流奔騰、水網密布,周邊更是有大量火山岩。獨特的地理環境,塑造了這片面積達到22萬畝的中國最大桃園。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平谷萬畝桃園

平谷區如今有白桃、蟠桃、油桃和黃桃四大系列,露地桃栽培以早露蟠、早鳳王、京紅、京豔、大久保等為主栽品種,其中大久保最廣為人知,以其個頭大、桃味濃、汁水足、肉質飽滿而馳名中外。大久保更是在2019年摘取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招待會宴會用桃的“桂冠”,此後,連續三年被評為國宴禮桃。

水果中的尤物,千年的網紅——中國吃桃圖鑒

人類的八方遷徙,風味的四海流變,無論是油桃、黃桃、水蜜桃還是蟠桃,均與人類挑剔的舌尖過上了兩招,究竟誰主沉浮,隻有老饕才心知肚明。

(編輯:餘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