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作者:令狐伯光

文|令狐伯光

現在國内有三部科幻作品正在熱播,動畫《黑門》因為是連載并且劇情過于硬核,雖然口碑但是熱度隻能說一般,《獨行月球》《明日戰記》的熱度就高得多了,不過兩部電影口碑的争議都挺大的。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獨行月球》口碑争議有些大,但是在票房上面還是獲得巨大的成功,預計總票房會突破40億。《明日戰記》事先被很多觀衆看好,現在也有很多網友說就是為了看特效讓人爽,但是這個票房表現無疑是失敗的。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不管如何,這兩部科幻大片都沒有像當初《流浪地球》上映的時候,可以說集科幻突破,影視工業,故事劇情等等,反正形成了“文化現象”級别的表現。此時肯定也會有人說《流浪地球》劇情也有很多問題啊,什麼科幻設定,演員表演尬的地方有很多。

這就是不了解《流浪地球》對于中國科幻,還有中國電影的意義了。

上映4年,仍然是中國科幻片的巅峰?《流浪地球》出現有什麼意義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很多人都不明白《流浪地球》到底好在哪裡,它開創了中國電影太多的第一次。現在的電影首先是工業品,其次是通俗文化商品,最後才是作品。是以,電影的拍攝隻是一個制作流程中的一環。

《流浪地球》之前的中國電影,準确地來說是吳京《戰狼2》之前的國産電影行業,表面問題是“流量經濟”導緻的亂象,實際上的問題是演員,導演,特别是不懂電影的金融投資人成了電影核心的位置,其他工種被邊緣化。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國産電影被股票化運作,炒高的不僅是成本,還有進入門檻,但其他工種的收入依然沒有半點增加。既然導演流量都是明星都是上帝了,那麼電影自然依靠的是你們的魅力了。其餘工種制作機關自然害怕擋了你們的風頭,畢竟收入固定,工作時長卻不穩定。

那好電影怎麼辦呢?在大環境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建立完善的影視工業産業鍊呗!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之前有很多國産商業都有過嘗試,比如香港導演徐克的《狄仁傑》系列之類的,然後中美合作的《長城》,再到當時唯一值得一提的《尋龍訣》。

直到吳京的《戰狼2》出來才算是大大地跨越了一步,但因為吳京在香港電影界混過很久,兩部《戰狼》包括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直到《長津湖》背後都有香港電影精英參與,隻是中國官方部門提供了題材,以及軍事武器等保駕護航。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當然兩岸三地合作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問題是别人的始終是别人的不是你的。套到這個問題上就是這是香港的影視工業,它養活得更多的是香港電影人,而不是内地電影人,你自己沒有在影視工業層面上仍然就會受制于人。

而且内地和港台因為曆史環境的原因,兩岸三地的電影人的思維認知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文化作品占據頂層的是創意、概念、管理等。中下層工種就是打工的,但是導演,編劇,概念設計等等核心精英沒有自己的,别人都未必知道你想要什麼效果。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這就好比給網飛版《三體》不管特效多好,它一定不是中國人想要的《三體》。

《流浪地球》的出現帶來的意義有兩點,一是它出現了大批制片、導演、編劇、科幻概念設計、科幻美學設計等等科幻片核心本土文化精英;二來它培養了宣傳過6000人左右的本土影視工業團隊。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這兩點的後面才是對于中國科幻題材的首度突破,成為中國科幻在電影市場崛起的起點。

因為《流浪地球》培養的本土精英和背後的影視工業人員,是以它才能催生《獨行月球》在(兩部電影是一家特效公司)。同時郭帆自己的《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春節檔,監制的文藝科幻片《宇宙探索編輯部》等待上映等等。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看看,這就是在影視工業産業鍊突破所帶來的影響。當然,《明日戰記》有些不一樣,因為這是香港電影人對于科幻題材的首度突破,花的時間,還有遇到的困難比《流浪地球》還更加的困難。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但不管《明日戰記》也好,還是《獨行月球》也罷。後者票房高點,前者票房差點,但是它們都沒有取得《流浪地球》那樣的意義

《明日戰記》和《獨行月球》誰更好?都輸給了《流浪地球》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這三部電影都屬于硬科幻商業大片,它們的科幻設定和科幻概念就有高低之分,這個基本上就是劉慈欣的創意最好,趙石漫畫的創意也不錯,直接抄美國科幻片的《明日戰記》科幻創意和概念是最差的。

一部電影的組成無非是表達,光影和文本,最後是技術和演員之類的。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這三部電影當中影視工業技術的差距不是特别大,當然《流浪地球》占了開創中國科幻大片的先發效應,它們主要的差距還是科幻創意,再延伸到背後的劇本的問題。大家在講故事的水準上都不大行,和好萊塢頂級科幻片相比《流浪地球》剛合格,另外兩部都沒有合格。

這個科幻創意和劇本表達,恰恰是《流浪地球》能夠成為“文化現象”的根本原因。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為何最強?單獨從科幻創意來講它最出挑,因為畢竟有劉慈欣的加持,雖然安裝行星發動機推離地球的創意很早之前日本電影《妖星哥斯拉》也想過,但是并沒有展開,這種哲學科幻浪漫是劉慈欣擅長的。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但隻要看過原著小說的都知道,這電影就用了原著的創意,還有幾百字的木星危機,這個劇本主要是導演郭帆和編劇龔格爾的功勞,而他們在劇本表達上增加了“飽和式救援”這種新時代中國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1500年移民”愚公移山等中國文化精神。

這兩個表達和原著的設定又緊密貼合在一起,這是《流浪地球》能夠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因為新時代給電影貢獻票房的中國觀衆就喜歡這個文化精神,《戰狼2》《長津湖》《紅海行動》等片子就擺在那裡。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那麼另外《獨行月球》和《明日戰記》差在哪裡呢?

《獨行月球》的創意還是很不錯的,因為趙石原著漫畫水準就挺高。當然方方面面肯定不如劉慈欣,畢竟南韓沒有出過劉慈欣這樣的科幻宗師。它主要的問題是劇本上面的割裂,扯到最後無非是想看喜劇的+想看科幻的都沒有滿足罷了。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明日戰記》的創意和劇本都很差,香港電影人因為曆史環境的關系,十分缺乏自己的科幻邏輯,《明日占芒》無非是美國人的外星人入侵之類的,地球人憑借個人英雄主義投機取巧,一番操作幹翻外星人,除了将英雄換成香港人與《獨立日》有什麼差別?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最關鍵的是這部電影的劇本過于的粗糙,明明你都按照香港警匪大片那樣拍了(把美軍打外星人換成香港警察打外星人)。結果劇情比尋常的香港警匪片還要簡單,這些東西是真的不吸引觀衆,至少現在這個票房表明了這一點。

4年過去了,我終于明白《流浪地球》偉大在哪裡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的出現是破天荒的,因為要科幻必須有超過一般群衆的科學素養和對未來可能的科技的預測。這對于中國電影人來說是極為困難的,他們從學院學習的内容中壓根就不包括這一部分。

國内搞電影的絕大部分都不是理工科出身的,他們甚至連目前的科技都不能準确地認識,他們怎麼可能去了解未來科幻的前沿呢?是以,他們的電影裡面,根本無法展現未來的科技技術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和對未來的願景。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科幻作品本質上就是拍了一個普通電影,然後把電影裡面的一些現代的物品換個皮膚,弄得看起來科幻點,然後就說這是科幻(當然為了避免觀衆吐槽,他們可能還會把東西的尺寸改大一點來顯示這是科幻)。

也就是說,現在主流中國電影人打心裡是不認同科幻的,他們隻是用看起來像是科幻的皮,來拍擅長的普通電影。這不是他們不願意拍科幻,而是他們自身的科學素養、認知和能力壓根就不支援他們拍科幻。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拍攝科幻需要對電影中展現的每一個超出當代的技術的物品做出明确的定義,小到一個未來的方向盤,再到身上穿的衣服,甚至是汽車的造型和材料都需要明确的科學依據和明晰的發展路徑。不能是随便弄一個皮,然後就指着它說“這就是科幻”。這不是科幻,這是在侮辱觀衆的智商。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那這個科幻就是完全失敗的,因為這樣觀衆還不如直接去看一部普通電影,何必非要看科幻呢?

這樣我們就能看出《流浪地球》厲害在哪裡?在完全沒有懂科幻的中國電影人大環境裡,郭帆那幫人承接了劉慈欣的科幻思維,并且在熒幕上表現了出來,并且培養了6000人左右的影視工業人才,唯一的差距除了工業代差和劇本。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他們甚至保障了《獨行月球》的科幻設定在工業上面落地,畢竟你很難說導演張吃魚,還有沈騰和馬麗懂什麼科幻,當然差的同樣是劇本。《明日戰記》唯一起來的隻有工業,但是無論是科幻概念還是劇本都太差了。

同樣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獨行月球》《明日戰記》就輸了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直到現在都是國産科幻巅峰的原因就是這樣,而《獨行月球》和《明日戰記》都有遺憾,但我個人看來《明日戰記》的遺憾更多一些。

畢竟《獨行月球》的導演張吃魚,演員沈騰馬麗可以不懂科幻。但是有已經崛起的科幻工業保駕護航,新時代内地終究會出現懂科幻的導演,編劇甚至是演員,畢竟《流浪地球2》就值得。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未來14億人口當中,在科學、經濟、政治、軍事、工業崛起的内地有這個環境和基因,隻是這種人才還沒有爆發而已。

都是打開中國科幻片大門?為何沈騰,古天樂新片輸給《流浪地球》

相反香港那邊因為曆史環境和人口的原因,是很難找到這樣的人才的。現在《明日戰記》票房遭遇嚴重滑鐵盧,如果真的沒有資本接手,我毫不懷疑這将是科幻試圖突破香港電影格局的一次回光返照。

然後——隻怕真的沒有什麼然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