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作者:悟出一片淨土

泰國街頭,偶爾能見到這一衆“白衣僧女”,引群衆矚目。然而,本應清淨無為,充滿佛性的身份之下,她們竟展現出一股悲戚與無奈,與莊嚴肅穆的僧人形象大相徑庭。隻因,她們的命運實為坎坷:一生不受承認,官方打壓,即使為僧尼,竟隻能成為僧人的保姆。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轟轟烈烈,三次平權複興運動,卻隻落得個:不合規矩,破壞傳統,不承認,不搭理,予以同情但是絕不支援。而這一态度的達成,卻已經令她們付出了傳奇般的努力。延續至今……

有人更對她們妄加評論:“無家可歸,避而不及的老妪。”

而,百姓們對她們卻有一緻贊歎:“她們才是佛性真正的展現。”

她們即是泰國一生不被認可的“比丘尼”群體,甚至連比丘尼這個名号都不被承認。

接下來,讓我們走入她們坎坷的一生,了悟這一群體的艱難弘法大願。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天下佛國,上至君主,下至百姓,信仰佛教早已深入人心,成了一種無法避及的存在與生活正确。在這個95%都信仰佛教的國度,佛性已然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甚至連兒童看的卡通片,電視劇,廣告都會強行與佛教挂鈎。

如此環境之下,出家成僧,猶如考上一家好的大學一樣,自然成了人們最好的出路。即會得來鄰裡贊揚,成了鄰裡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不出家不是泰國人”更是口口相傳,就這樣成了這一國度特有的情懷。如果家中有男兒不以出家成僧為志,那麼這祖祖輩輩的臉面也是以被丢光了。

可這一殊榮,卻僅僅限于男性出家者。女性想要出家,得來的境遇卻猶如天堂地獄之分。

女性想要出家,當然可以,但是未來的道路已然一眼到頭,依稀可見,命運早已注定,佛性之光的護佑在此徹底湮滅。

一生隻為僧侶端茶倒水,服侍周到,成了穿着僧服的保姆,卻無緣佛法的傳承。高僧大德更拒絕承認其僧尼的名分,無法給予比丘尼的認證。

甚至一生即會遭來外人的輕視:“這些都是無家可歸的人,才會選擇去出家,快快遠離。”這樣的輕視猶如我們見到了街頭的瘾君子一般,現實而又無奈。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人們更願意稱之為“持戒女”或者“白衣母”。一襲白衣,甚是清雅好看,然而她們卻代表着另一種名分“次級女性出家者”。

為何在一個充滿佛性的國度,佛祖本應普度衆生,男女平等。佛法應度衆生,佛性之光竟會分門别類?

個中原因令人唏噓不已……即是那“合乎規矩是傳承”

泰國信奉南傳小乘佛教,儀軌,戒律,及僧人傳承已是最原始不變的規矩,千百年來嚴格恪守。

就像爸爸必須把家業繼承給自己兒子,兒子傳給孫子一樣。僧人也是這般,一代代相傳,香火不斷。這已然成了小乘佛教亘古不變的原則。

這本無問題……

然而,一切總是不盡人意,無法圓滿。如今的局面竟成了當初的因之果。

當年經佛祖親自招收的比丘尼(女性出家者)卻僅有5人,她們即是“初代比丘尼”。這初代比丘尼可謂正統名分,受人頂禮,與男僧更是平起平坐,萬分殊勝。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其後世徒子徒孫,自然沿襲原則及傳統,一代代傳下去,是為正統傳承。

沒想到,意外就這麼發生了。

11世紀,比丘尼傳承竟在錫蘭徹底中斷。而此時的泰國甚至連個國都沒有成立。南傳佛教随後引入泰國,然而,比丘尼這一說法自然蕩然無存。

那麼,連教法上都不存在的東西,怎能輕易增添。更何況,當時的傳統社會之下,女性地位本是低下,怎能讓女人成佛。

比丘尼這一傳承就此徹底隕落。

然而,一系列轟動全世界的運動,正悄然而至……可謂轟轟烈烈,艱難而又傳奇。為白衣僧女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引起運動爆發的導火索降臨于此。

西方“男女平等”觀念,傳入東南亞。女性之力在此刻正式覺醒!

“憑什麼女性不能成僧?”一聲呐喊正式打響女人不能成僧地平權複興運動。

1927年,一位大佬,打開了“女尼複興”的第一波進攻。他即是泰國著名政治家,“佛教改革運動”領軍人物,納林.法西特。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一系列行為,竟讓人大驚失色,更令王室上層氣得火冒三丈直跺腳……

納林.法西特,随即讓自己兩位女兒,出家為尼,受比丘戒。更修建了泰國有史以來第一家“尼姑庵”。

以此對當時佛教“戒律廢弛”,禁止女人為僧的規定表達極度的抗議。

“不是不讓女人出家麼,我不僅讓自己女兒出家,更要大興尼姑庵。”

這一下,上層王室貴族,可謂徹底炸了。這就是明晃晃地挑戰皇權教規啊,這千百年的傳承豈能被你輕易改變。

“簡直是拽着自己女兒的衣角上天堂,限你立刻令其女兒還俗!”王室自然不會輕易饒過這一出頭鳥。一系列反制措施接踵而來。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王室不僅極力打壓譴責法西特,更是強行扒去兩位女兒僧袍,直接将其丢進了監獄。更是将私自為兩女兒受戒的僧侶直接開除僧籍。

直到1928年,因這一運動,王室立即頒布法令:禁止任何僧人為婦女受戒。

第一次平權運動顯然徹底失敗。

就此泰國上下,僧人誰也不敢在為婦女受戒,婦女們也害怕牢獄之災,已然将成尼這一道路在心中抹去。

然而,第一次的失敗好似開啟了這平權的缺口……第二波反擊接踵而來。

1950,反擊開始了……雖然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女尼,然而,卻衍生出了一大批所謂的“持戒女”。

這些女尼,成了在寺廟中照顧男僧們的保姆,端茶遞水,照顧飲食起居。

更有一部分“持戒女”竟偷偷在一些開明的寺廟中“自封為尼”。不管社會認不認同,這一群體正在逐漸壯大。

一位著名“持戒女”就這樣橫空出現,竟一步步在泰國民間建立起了影響。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她即是瓦羅邁,1956年,她英勇于泰國一家寺廟公然受戒。然而,這一寺廟卻是上流王室階層法宗派大學營。在此受戒,無疑是打了王室的臉,瞬間引起轟動。

随後,一系列舉動猶如效仿法西特,更令人大跌眼鏡。受戒僅僅過了一年,瓦羅邁就在曼谷修建了一座可謂泰國近代真正由女性掌管的尼姑庵------頌達磨卡耶尼寺。

緊随其後,幾十家尼姑庵拔地而起。集結起來的女尼更是獨立行動,深入社會,感召衆生,慈善之舉引群眾态度改觀。

泰國百姓們,對這一衆女尼有了殊勝評價,從原本“無家可歸的出家持戒女”轉變成了“比男僧更具智慧,細膩,溫和,慈善,甚至比男僧好上很多的僧人”

“她們本應成佛。”

人們開始尊稱她們為真正的“高僧大德”“女大師”。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當然,王室見此行為自然不會承認,但又沒有任何打壓行為,實在奇怪。

直到1971年,瓦羅邁始終不棄,既然你泰國小乘佛教不承認,那我走。

随即毅然決然前往東方大國,中國台灣省,皈依大乘佛教,正式為尼。

這第二次的平權運動就此告一段落,雖然,始終未得到泰國宗教界認可。但,這一壯舉卻有着裡程碑式的意義,為第三次運動的到來奠定了群衆基礎。

此時的王室,僅為口頭上不承認其身份,卻個個沉默,有些反常。個中原因,僅在這第三次運動浮出水面。

又過去了匆匆20載,這第三次運動,猶如晴天霹靂,徹底讓上層王室如坐針氈,啞口無言,更令泰國宗教界沉默,最終轟動全國,引發國家層面的抗争。

猶如,這最後沖破枷鎖的最後一擊猛擊已然爆發……

隻因,他們迎來了這一位女尼,第二代領袖,瓦羅邁之女,茶春曼。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茶春曼繼承母親的宏願,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系列壯舉可謂氣勢滿滿,打的泰國王室毫無招架之力。

2001年2月6日,茶春曼毅然前往斯裡蘭卡受戒,随後回到泰國。為其第三次運動披上戰衣。

斯裡蘭卡信奉上座部律典與泰國無異,她這麼一來,等于成了泰國第一位被上座部律典承認的女尼,那不就是将了泰國宗教界一軍。

可這次,泰國宗教界各長老卻沉默不語,隻因茶春曼背後不可一世的背景。

父親為泰國政壇大佬,三屆國會議員,誰敢造次。

何況這将之一軍的斯裡蘭卡受戒,更是無法多言。斯裡蘭卡與泰國宗教聯系緊密,更是友好國邦。

“在我這受戒,在你們那不被承認,啥意思?”如果反對,那豈不是引發了國際争端。

偶有幾個頑固派長老口頭怒斥:“大逆不道!”但也無力改變。

第一回合,茶春曼大勝。

緊随其後,茶春曼試圖将全泰國女尼成為真正的“沙彌尼”。一番舉動徹底點燃轟動全國的沖突。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2002年2月10日,茶春曼在卡耶尼寺舉辦了泰國曆史上第一次沙彌尼戒傳授儀式,親自将56歲的瓦蘭伽娜變為第一位在泰國本土受戒的沙彌尼。

這一下,可謂徹底激怒了王室上層,泰國佛教界更是不再顧及情面,不再縱容

你在斯裡蘭卡受戒,誰也管不了,但公然在本土為女尼受戒,簡直公然觸及法案底線。

随後,各大媒體,各大商界,乃至官方,國際組織,紛紛介入,甚至引發國家安全層面的争端,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違反法案,違反傳統禁令,勾結外部勢力以此颠覆泰國 傳統佛教,制造國家安全危機,是何居心?”泰國政府一系列罪罰扣于頭上,更聯合官方媒體對其口誅筆伐。

頭版頭條,醒目無比,譴責其為對泰國傳統佛教的粗暴踐踏。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然而,茶春曼毫不示弱,聯合母親早已建立的群衆基礎,婦女協會,各大批評家,開明主流媒體予以反擊,更是搬上憲法反将一軍。

“禁令本違反憲法,不應存在!”

各大媒體更是毫不留情,一番譴責嘲諷,更是直戳官方痛點:“泰國佛教本就日益糜爛,醜聞不斷,有什麼理由禁止女性出家為尼?”

這一下,直接進入了白熱化。誰也不甘示弱。

最終,一衆泰國名僧大德不得已當了和事佬:“哎呀,慢慢來,有話好好說,不要再吵了,給個面子,都退一步,退一步,互相折中一下可好?”

這名僧大德在泰國自然連國王都要尊敬的存在。

這一運動也就此拉下帷幕。

随後,互相各讓一步,這“不承認,不搭理,不打壓,予以同情但是絕不支援”成了官方最後的妥協,直至如今。

這即是泰國這一衆僧尼不凡的平權之路。

而我想說,男女平等,佛法更應平等。這一法案雖說是原則,但時代在進步,誰皆有權利受到佛法的護佑,這更是千萬諸佛最深的願景。

人人皆可成佛。

素材源自泰國網,如若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泰國僧女,服侍僧人,官方打壓,一生無名分!百姓:她們本應成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