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臭小子,我是你老師,你給我放規矩一點,别什麼都拿都吃,這是我的。”
“我就是因為是你的,我才随便吃喝,而且你之前也說了,随便一點,既然如此,那我連吃帶拿也不過分。”
“你這個混蛋陳赓,當年在黃埔軍校的時候你怎麼文質彬彬的,在共産黨那待了幾年怎麼弄成這樣?”
“唉,一言難盡,吃飽喝足才是正理。”
從上海開往天津的列車的專屬車廂中,陳赓正在和黃埔軍校的老師錢大鈞閑聊,明明兩人是敵對陣營,為什麼偏偏走到了一起呢?
一、三救蔣介石
圖|陳赓
在我黨的老一輩将軍中,大多數都是貧苦人家出身,可是陳赓卻不一樣,他出生于富貴之家,陳赓的祖父名叫陳翼懷,是湘軍著名将領,曾經跟随曾國藩進行平叛,年紀大了後才緻仕歸鄉養老。
陳翼懷對這位小孫兒非常寵愛,是以,時常将孫子帶在身邊教導,就這樣,陳赓在爺爺的身邊長大,再了解到爺爺早年的經曆時後,也學得滿腔報國熱血。
面對着當時“黑暗”的國家,14歲的陳赓已經無法在學校中安穩地讀書,他想要像爺爺一樣躍馬疆場,可是他的年紀還小,在受到全家人的阻攔後,陳赓不顧家中長輩的反對,決心投筆從戎,進入湘軍,參加革命。
當時的清政府早已滅亡,持續數千年的封建制度也終于消失自愛中華大地,可取而代之的是各地軍閥之間的長時間的混戰。
在這種情況下,陳赓早就認清了軍閥們的本質都是争奪利益,他再也不願意繼續為軍閥效力。
當他了解到中國共産黨的時候,陳赓漸漸地發現共産黨的思想才是真正能夠幫助老百姓的思想。于是在陳赓離開湘軍後加入共産黨,成為一名優秀的黨員。
“既然已經入黨,總要為黨做貢獻”,想來想去,陳赓決定就學習,于是在1923年12月,陳赓順利考入廣州的陸軍講武堂,在一年之後,陳赓再次考入黃埔軍校,成為軍校内的而第一批學生。
圖|黃埔軍校
在黃埔軍校中,由于陳赓學習好、體能好等原因,一直被稱為“黃埔三傑”之一。
可是在黃埔軍校中還流傳着這樣一句話“黃埔三傑,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都抵不過陳赓的腿。”而這是怎麼回事呢?
1924年是黃埔軍校成立的第一年,作為校長的蔣介石對這一批的學生非常重視,為此,每一位學生都由他親自面試。
在兩人的第一次見面下。陳赓面對蔣介石非但不怯場,反而談起了自己參加湘軍打仗的光榮曆史,蔣介石自此對這名特殊的學生格外關照。
不過,陳赓并沒有辜負蔣介石,他曾經三次救過蔣介石的性命。
1924年,剛剛進入黃埔軍校學出一點名堂的陳赓在平定商團之戰中一戰成名。
當年想要解決商團,就需要一名偵察兵前往廣州城内打探軍情,一般的士兵隻需要将城内大緻的火力分布以及戰士的輪轉調查出來即可。
可是陳赓在調查的時候不僅僅将商團的火力布置全部畫出來了,甚至還将商團中的組織頭目的具體嗜好也打聽得一清二楚。
蔣介石根據陳赓的偵查報告,一面攻心,一面對廣州城進行進攻。
商團很快就被平定,這時候一位商團的頭目投降,并且向蔣介石獻刀。
跟去年陳赓的調查,這位頭目是甯死不屈的角色,不能做出這種谄媚的事情,就在陳赓感覺到事情可能不對的時候,那位頭目在靠近蔣介石的時候突然将寶島拔出,砍向身邊的蔣介石。
好在陳赓一直盯着那個投降的人,看着他有行刺的行動,立刻一腳将那名頭目踢翻,随着頭目倒下,刀也貼着蔣介石的左臂砍下,這可将惜命的蔣介石吓壞了。
圖|蔣介石
1925年,随着孫中山先生的離世,将中華大地尚村的和平徹底打破,叛将陳炯明借機收攏殘部,并先後占領惠州等要地,兵鋒直指孫中山先生多次作為根據地的廣州。
面對陳炯明的叛變,身為當時國民黨内二号人物的蔣介石無法忍受,于是國民革命軍開始了第二次東征。
這次東征,蔣介石任總指揮,身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也被任命為軍隊的政治部主任,參與作戰的同時也要管理好在軍隊的黃埔軍校的學生們。
陳炯明的殘部與東征軍的正式部隊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陳炯明節節敗退,兵敗到老巢惠州。
惠州地形兇險,易守難攻,陳炯明部負隅頑抗,蔣介石率領的東征軍一時間也無法攻克惠州城。為了盡快取得勝利,周恩來向蔣介石建言:“集中全部兵力進攻,但網開一面,聚而殲之”。
周恩來的主意好是好,可是攻城是件難事,如果攻城的聲勢不猛,很難讓惠州城内的叛軍産生逃走的想法。
就在衆人為誰去攻城的事情發愁的時候,陳赓主動請纓,帶兵攻城。
得到準許後,陳赓親自帶隊攻城,當先頭部隊已經登上城牆時,陳赓的腳踝不幸被流彈打中。
為了赢得戰争的勝利,陳赓不顧身邊人“先治療”的建議,硬生生将子彈從身體裡扣出來,甚至都沒有進行包紮就直接上牆頭作戰。
敵軍一看城牆失守,紛紛四散逃走,惠州城也就這樣被東征軍占領大半,陳赓也被任職為警衛連長,貼身保護蔣介石的安全。
可就當蔣介石乘勝追擊、準備徹底剿滅陳炯明部隊時,意外再次發生。
圖|國民政府第二次東征、南征示意圖
原本剩下的仗是最好打的,畢竟陳炯明身邊的可戰之士沒有多少,但是第三師師長譚曙卿貪功冒進,導緻反被陳炯明包圍。
此刻在第三師坐鎮的蔣介石恨不得殺了譚曙卿。
外圍的陳炯明部隊在将第三師進行團團圍住後,開始對第三師進行炮擊,這一下第三師傷亡慘重,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三師被消滅就是時間的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身為一軍統帥的蔣介石也六神無主,無奈之下,陳赓決定:突圍。
當陳炯明發起總攻的時候,陳赓一把拉起還不願離開的蔣介石,背着他就跑,這一背就是三個小時,在陳赓背上的蔣介石内心痛苦萬分,自己頭一次單獨帶兵竟然遭遇大敗,讓他有何臉面去見國民黨的政要們。
好歹在陳赓的努力奔跑下遠遠地甩開了敵軍,陳赓剛想坐下來喘口氣,順便将腳腕處不停流血的傷口處理一下,就看到蔣介石要拔槍自盡,但被陳赓給勸阻住了。
等到蔣介石好不容易在陳赓的幫助下逃出生天,為了擷取戰争的勝利的同時,也要将失去的面子找回來。
于是蔣介石在聚攏了第三師剩餘人員後,決定讓第一師進行反攻,可是總部與第一師無法通訊。
為了讓第一師得到進攻消息,就需要士兵前往第一師駐地送信,但蔣介石身邊數百士兵,沒有一個人敢冒險。
就在蔣介石準備“悲憫”一番時,陳赓主動站了出來。
當時第三師四周都是陳炯明的部隊,一旦遭遇不僅僅是自己喪命,甚至還會影響整個戰局,如何能夠做到送信不被發現,這成了陳赓送信的主要困難。
圖|惠州戰役
可是這難不住機智的陳赓,他将自己打扮成商人,身上沒有攜帶任何槍支武器,甚至還特地找到當地的老農學了幾句不太道地的方言,在一切準備就緒後,陳赓拿起信件翻山越嶺趕往第一師。
在這途中遇到了不少叛軍的檢查,陳赓說:“長官,你們随便搜,我真的什麼也沒帶,我就是一個做小買賣的。”
“不行,那你也不能走,這裡戒嚴。”叛軍頭頭嚴肅地說。
陳赓見狀無奈地拿出大洋,讨好地說道:“幾位老總,你們最近也辛苦了,這些小錢請幾位老總喝喝茶,我這确實是小本生意,惠州城那邊還等着我過去收貨呢,要是晚了,我家掌櫃得罵死我了,請幾位官爺行行好,放我過去吧!”說着就把大洋遞到領頭的士手中。
叛軍看到錢,自然不會和陳赓再計較,于是也就見過陳赓放走。
一路上這種打秋風多得是,好在陳赓機智,每次都能過得去。就這樣,陳赓安全到達第一師,也将蔣介石的信件送到。
第一師按照信件裡面規定的時間、地點發起總攻,及時消耗陳炯明叛軍,避免蔣介石再次被圍剿。
經過了這三次救援,蔣介石十分看重陳赓,甚至親口誇贊陳赓:“陳赓智勇雙全,是我在軍校中最信任的學生”
可出乎蔣介石意料的是,陳赓卻和他走得越來越遠。當時,随着孫中山的去世,蔣介石再也無法忍耐共産黨的存在,是以準備掀起“四一二”運動,清除國民黨内的共産黨,以及隐匿在各處的共産黨要員。
當時陳赓敲門進入蔣介石的辦公室,由于蔣介石對陳赓絕對信任,蔣介石并沒有将共産黨名錄收起來,而陳赓看到這兒已經明白蔣介石的做法,是以在離開蔣介石的辦公室後,立刻通知共産黨撤離,并且自己也離開了蔣介石,離開了國民政府。
二、路遇錢大鈞
圖|黃埔軍校一期學生留影
在蔣介石進行反革命政變後,無數共産黨員遭到迫害,組織上為了避免陳赓被國民黨抓捕,特意将陳赓送到蘇聯參加軍事學習。
兩年後,陳赓從蘇聯回到大陸,再次到達上海,并且秘密配合周恩來進行上海的情報收集工作。
在上海進行情報工作的陳赓化名為王庸,當時的他為了建設自己的關系網,特意蓄起胡子,穿着褲褂,再帶上帽子,活脫脫的一副街角流氓的模樣。
可正是因為這樣,陳赓才能和上海的三教九流都混得很熟,就連上海的警察、特務陳赓都能擺弄得一清二楚。
在他們的充分信任下,陳赓在上海的工作很好開展,哪怕是當時戴笠簽署的抓捕陳赓的通緝令,上海英租界的探長都會請“王先生”協助抓捕陳赓。
那時候的陳赓在上海混得很開,在與周恩來的配合下,解救了不少被國民黨抓捕的共産黨要員。
1930年5月,蘇維埃代表大會在上海英租界召開,為了保證這次會議順利召開,陳赓特意從特科抽調人手進行偵查保衛,在找到合适的地點後才對與會的成員進行妥善安置,保證他們在開會期間的人身安全。
在陳赓的安排下,會議順利召開,并且上海的警察、特務們也沒有發現與會人員的蹤迹,這一點陳赓和他的手下功不可沒。
随着上海特科行事的越發缜密,國民黨特務壓根就抓不到特科的把柄是以,隻能眼睜睜地看着特科在“胡作非為”,為了一舉打掉上海特科,國民黨通過抓捕并誘降了顧順章。
顧順章是特科一科科長,是除了周恩來外特科最重要的人,他幾乎掌握了上海的共産黨地下情報網,甚至顧順章的家都曾經是特科人員的集會地,他的家人都曾經見過上海地下黨的人員。
圖|蔣介石與錢大鈞
顧順章的叛變對中共特科是巨大的危害,周恩來為了保證上海地下黨的安全,與陳赓等科長在短時間内下達了全部轉移的指令,并且要求專門負責刺殺的“四科”進行鋤奸,伺機殺害顧順章,并且将其家眷全部殺害,避免洩露共産黨機密。
随後,陳赓在組織的安排下前往天津,可是在去往天津的火車上,陳赓居然被人發現了。
當時的陳赓剛剛準備從浦口火車站上車,機警得到他正在四處張望,看看有沒有暗藏在人群中的特務。
沒想到這一看不要緊,居然看到了一些老熟人,他們正準備登上為他們準備的專屬車廂,他仔細認了一下,那些人裡有自己在黃埔軍校的老師錢大鈞和學校的幾名同學。
錢大鈞原本是淞滬警備司令,雖然被調往江南“剿匪”,但是因公事尚未交接,是以才從上海離開,巧合的是陳赓與錢大鈞正好在一列火車上。
陳赓為了保證自己的行蹤隐秘,特意走到最後一列車廂,上車後找了一個角落默默地坐下,并且用長戴的帽子遮住半張臉,假意在角落睡覺,别人都以為在角落裡的是個不重要的人,是以也就沒有人搭理他,這正如陳赓所願。
随着火車緩緩啟動,陳赓準備進入夢鄉的時候,在那節特殊的車廂中,錢大鈞正在吩咐警衛員:“你去找一個絡腮胡、帶着長檐帽的男的,你到後面的幾節車廂去找,注意看角落,記住,那個人姓陳,你把他請過來。”
随着錢大鈞的一聲令下,警衛員果然在最後一節車廂的角落中找到一位符合長官說的所有條件的人。
警衛員随即走到了陳赓的身邊,對他說:“陳先生,您好,我們長官請您過去坐一坐。”
圖|陳赓
聽到警衛員的話,陳赓心想不對,錢大鈞肯定是看到我了,要不然不能派警衛員過來。
陳赓面對邀請,隻能拒絕道:“我不姓陳,你們認錯人了,我就是一個做小買賣的,哪能認識你們長官啊!”
原本警衛員也不知道長官讓他找的人長成什麼模樣,隻能根據長官的描述找,但他看陳赓說得誠懇,也就說一句“打擾了”就離開。
找了一圈的警衛員并沒有發現除了陳赓還有誰比長官的描述更相似,于是就大着膽子将尋找的經過告訴錢大鈞,沒想到錢大鈞哈哈大笑,說:“他那個人就是個猴精,你要是能把他帶過來,我這個位置就得給你坐了。”說完後就讓警衛員帶路,自己親自去找。
原本陳赓以為自己已經糊弄過去,是以接着假寐,沒想到這次錢大鈞親自來了,看了一眼正在假寐的陳赓,猛地拍他的肩膀,說:“看看,我果然沒認錯人,走走,陳先生,到我的車廂坐坐去。”
陳赓看着眼前的錢大鈞很是無奈,隻好和他前往專屬車廂。兩人剛坐下,錢大鈞就說:“剛才在車站的時候我看着像你,最近做什麼呢?”
陳赓聽着錢大鈞的詢問,心中暗暗思索他這樣做的目的于是假裝輕松地回答:“還能幹什麼,什麼都沒幹,正想出去找一份工作呢。”
錢大鈞聽到陳赓這樣說,半信半疑地問道:“你怎麼改邪歸正了?不和他們在一起了?”
陳赓回答說:“唉,談不上改邪歸正,就是别人不要我了。”
兩人就這樣從現在說到了以往,說到了救護蔣介石,而在那時,錢大鈞作為蔣介石的警衛團團長,竟然被陳炯明的部隊打散,讓蔣介石陷入危險之中。
幸虧有陳赓的救助,蔣介石才撿回一條命,而錢大鈞也因為辦事不利被蔣介石下達了槍決令,好在陳赓為他說好話,錢大鈞才撿回一條命。
圖|錢大鈞手書
兩人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談天說地,從錢大鈞的話語中,陳赓也明白他并沒有要抓自己的一生,但是兩方陣營畢竟是對立的,能少在一起就少在一起,于是等到火車停靠的時候,陳赓立刻告辭。
陳赓下火車了火車,并沒有離開火車站,而是又找了一節車廂上車,可陳赓沒想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被錢大鈞看在眼裡。
随着錢大鈞一揮手,身旁的警衛員再次找到了陳赓,笑着對陳赓說:“陳先生,您怎麼還沒下車呢?既然這樣我們長官邀請您過去。”
陳赓知道錢大鈞是盯上自己了,但是他的臉上并沒有露出驚慌,反而若無其事地來到錢大鈞的車廂,剛一坐下,錢大鈞就對他說:“你不要怕,我知道你沒離開那邊,我讓你過來就是聊聊天,我也不抓你,隻不過你要小心,校長對你依然很關注,你要是被抓了可就沒那麼容易跑出去了!”
聽到錢大鈞的關系,陳赓假意誠懇地說:“哎呀呀,你看看,老師這是說的哪裡話,你可是我的老師,信不過别人我還信不過你。”
兩人就這樣再次開啟閑聊模式,直到陳赓到達目的地天津後才下車。
錢大鈞果然沒有抓陳赓,而且錢大鈞也知道陳赓是富家子弟,小時候沒受到什麼苦,看着他看着陳赓現在落魄的模樣,連忙拿出來300塊大洋,硬塞給陳赓。
陳赓收下大洋後,兩人就此分别。
在錢大鈞依依不舍送走陳赓後,警衛員問:“司令,您剛剛為什麼不把他抓了啊,委員長那邊不是懸賞逮捕嗎?”
錢大鈞笑着說:“你這個傻孩子,你是不知道陳赓的故事,想當年他可是黃埔三傑之一,更客況他還三次救過委員長的性命,現在黨内軍界的大部分高官都是黃埔一期的學生,也都是陳赓的老同學,我要是把他抓了,送到委員長面前,委員長要怎麼做?陳赓的那些同學要怎麼辦?真要是抓了,你家司令就相當于和全黨高層軍官敵對,甚至也會被委員長記恨。”
結語
陳赓拿着錢大鈞給的300塊大洋在天津混得風生水起,在國共合作後,陳赓經常和别人說起錢大鈞給他大洋的事情,并且說:“我就是沒看到他,要是看到一定把錢還給他,順便把他拉進共産黨。”
可惜的是陳赓與錢大鈞在火車上的會面是一生中最後一次,當陳赓逝世的消息傳到台灣後,錢大鈞悲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