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巧姐兒七夕出生,這日子有啥不好?你知道乞巧節的本質是什麼嗎

作者:姜子說古書

  題:巧姐兒七月七日出生,這日子有啥不好?你知道乞巧節的本質是什麼嗎?

  文/姜子說書

  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牍,兩鑒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女兒未嫁将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号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隽逸作姽婳,榮源甯演隐甄氏,《胠箧》《南華》續《莊子》!

  ——《石頭記》序

巧姐兒七夕出生,這日子有啥不好?你知道乞巧節的本質是什麼嗎

  今天是七月七日乞巧節,衆人都把這個日子當成情人節過,很多男人是以抱怨不休,說情人節是洋人的節日,送禮、發紅包這樣的操作,更是商家蓄意釀造的陰謀的其中一環,是文化入侵。

  稍微懂點傳統知識的人則表示,乞巧節是女孩子向巧娘娘祈巧的節日,意即向上天祈福,保佑自己有一雙像織女一樣的巧手,擁有高超的針織女工技藝,将來可以當好一個賢惠的妻子。甚至于有人說,七夕其實是鬼節。

巧姐兒七夕出生,這日子有啥不好?你知道乞巧節的本質是什麼嗎
  《乞巧歌》:巧娘娘,乞巧來,梧桐樹下花兒開。花兒開,樹兒擺,我把巧娘迎下來。我給巧娘獻西瓜,巧娘教我鉸菊花。我給巧娘獻蜜桃,巧娘教我來繡描。

  《紅樓夢》故事裡,也多次提到了乞巧節,比如賈元春省親點了四出戲,第二出《乞巧》,庚辰雙行夾批:《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再比如王熙鳳的女兒就叫巧姐兒、喬哥兒。因為王熙鳳這個女兒堅持生病,劉外婆便說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太嬌嫩,過于尊貴了,王熙鳳便順勢要借劉外婆這個貧苦人的高壽給女兒取名。

巧姐兒七夕出生,這日子有啥不好?你知道乞巧節的本質是什麼嗎
  鳳姐兒道:“這也有理。我想起來,他還沒個名字,你就給他起個名字。一則借借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隻怕壓的住他。”劉外婆聽說,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幾時生的?”鳳姐兒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

  看官聽說,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向來所說出生年月都是指的農曆生日,七月七日自然便是乞巧節了,劉外婆便要“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給她取名巧哥兒。

  正所謂:“女兒柔情似水,男子熱情似火”,這劉外婆口中的“火”與“毒”,是承接着王熙鳳所說的“乞巧節日子不好”的說法而來的,那這乞巧節的起源到底是什麼呢?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背後到底有啥陰謀呢?

  我們知道,《紅樓夢》的人物寶玉,是代替作者的口舌眼鼻而存在的,而甄寶玉和賈寶玉都有一個重女輕男的奇怪性情。

巧姐兒七夕出生,這日子有啥不好?你知道乞巧節的本質是什麼嗎
  他說:“天生人為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秀,隻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用蔡元培等人的觀點來說,《紅樓夢》作者這是以女兒為朱紅漢人,以男兒為青綠胡人,更兼“男降女不降”之傳,以此表彰忠義之士,故以閨閣為聖主賢臣,以風流應忠義。

  他說:“必得兩個女兒伴着我讀書,我方能認得字,心裡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裡糊塗。這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淨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這兩個寶号還更尊榮無對的呢!你們這濁口臭舌,萬不可唐突了這兩個字,要緊。”

  “女兒”尊貴,是因為女兒代表“禮義廉恥孝悌忠信”這八德,所謂“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是銘記“風月寶鑒”反面累累白骨者也;而男人則是被“風月寶鑒”正面招手的佳人所惑的貳臣,成了柳湘蓮口中的剩王八,即忘記“禮義廉恥孝悌忠信”者。

巧姐兒七夕出生,這日子有啥不好?你知道乞巧節的本質是什麼嗎

  姜子曾經多次說過,《乞巧》這出戲隐射“楊貴妃忘恩負義,投入胡人安祿山懷抱”之事,是寫“胡亂”,也說過紀念牛郎織女的乞巧節的“男耕女織”四個字,是父系氏族奪權的隐喻。畢竟,王母即女王、母系氏族之王,而老牛與牛郎則是父系氏族的象征。

  換句話說,七是陽數,少陽也,七月七日,象征着伏羲奪了妹妹女娲的王權,象征着男人奪了女人的王位,也象征着《紅樓夢》作者筆下後金滿清奪了朱明漢人的江山,這日子當然不好了。乞巧節,元妃之死,便是父系氏族颠覆母系氏族,胡人颠覆漢人政權之寓。

巧姐兒七夕出生,這日子有啥不好?你知道乞巧節的本質是什麼嗎

  賈母之謎:猴子身輕站樹梢,賈政已知是荔枝。離枝,“樹倒猢狲散”是也。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古月不育,老陰成少陽,孫紹祖娶了賈迎春,明妃出漢宮,沐猴而冠,猢猻稱霸王,作者的諷刺意味,昭然若揭。

  當然,就當下的七夕乞巧節而已,過成情人節沒啥不可以,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女生收紅包、收禮物未嘗不可。同理,七夕乞巧節,也是姑娘們努力提升自己的日子,踏實工作,才能永遠掌握自己的命運,給自己的未來留有餘地!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程高本、《脂硯齋全評石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