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作者:子蘇夕顔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中華文化五千載,正統王朝更疊多達十數次。每個王朝的開國帝王都有着驚世之才,但是他們當中最有傳奇色彩的那位帝王,當屬明朝開國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由于出身窮苦,朱元璋更能了解群衆生活的不易。是以他在成為皇帝之後一心為民,頒布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這位皇帝能在國策上多行德政,在很多小事上也能充分地考慮百姓的需求,比如他就替百姓解決了在殺豬一事上遇到的麻煩。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在明朝,因為皇室姓朱,是以殺豬一詞對皇室算有所冒犯。但是民以食為天,百姓又不能不殺豬吃肉。規矩與現實生活之間的沖突一觸即發,朱元璋聽聞此事後僅改了一字就解決了問題。為什麼殺豬一詞會冒犯到皇室呢?朱元璋又是怎樣解決的問題呢?

避諱制度的由來及發展

大陸古代皇權至上,人們分為三六九等,并且這種等級制度十分的森嚴。為了在各個方面展現這種制度,也為了表示出上位者地位的超凡脫俗、獨一無二,古代的皇室成員們就确立了一種避諱統治者姓名的制度。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這種制度最核心的規則大概有兩點,首先就是:神話中出現的人物、普通的官員與百姓應該避免和皇帝使用相同音的字作為名,姓氏則可以不用避諱。如果出現撞字音的現象,上述人等應該立即改名。其次就是:國土境内的所有地名,也應該避免和皇帝的名重複。如有重複,也應該将地名做出相應的修改。

避諱的制度在大陸曆史上由來已久,關于它起源的時間,目前為止有三種說法。以錢希言為首的學者們指出,此制度起源于夏朝或者商朝時期;清代趙翼等人則認為它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而最後一種說法,則認為此制度傳于西周——夏商時期和戰國時期的中間。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雖然它的起源時間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這項制度的曆史十分悠久。由于它流傳的時間長、經曆的朝代多,是以這項制度在總綱不變的情況下,在曆朝曆代又有具體的、不同的細則。

先秦時期的避諱制度最為松散,百姓隻需要注意不和皇帝用同一個字命名即可。對于古籍中神話人物的名與皇帝重複之事,也不用做出修改。因為秦始皇行此制度的初衷,隻是想簡單的展現封建禮教中皇權的尊貴。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至漢代,皇室規定:文案卷宗等書籍中出現的與皇室名字相同的字需要替換。例如為了避諱大名鼎鼎的呂後,所有書籍在撰寫時需要用“野雞”一詞,替換掉呂雉的“雉”字;武帝劉徹的“徹”則用“通”替換。為了友善辦公與閱讀,皇室将所有需要避諱的字以及它們的替換字做了統一的規定,是為諱訓。

而關于地名的避諱則開始于隋朝,隋炀帝楊廣成為太子時,朝廷頒布律法,勒令地方名需要避諱“廣”字。之後的唐朝在宋朝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不同的避諱制度。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唐朝開始規定,動物如果和皇帝重名,那麼也需要進行避諱。例如:唐高宗的祖父叫做李虎,是以官方下發規定:凡是需要用到“虎”字的地方,百姓應該用“武”替換。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因為唐朝的皇室姓李,是以官方下發條例禁止捕殺鯉魚,違令者将會被處以重刑。但是目前為止學者們并沒有在正史中找到關于此說法的相關内容。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而宋朝的規定則更加的嚴苛,原本前朝的制度規定:凡是七代以上的皇帝名字,不需要再進行避諱。而宋朝将這項規定改成了:百姓應該避諱所有皇帝的名字。并且宋朝的制度森嚴到連皇帝本身也需要遵守規矩而改名。宋太宗趙炅,本名趙匡義,因為需要避諱兄長宋太祖趙匡胤的名字而改名為趙光義,最後改名為趙炅。

朱元璋為豬改名

到了明朝,出身平民的朱元璋對于這種制度并沒有什麼太多的要求。于是避諱制度回到了相對寬松的狀态。但是百姓們還是需要進行一定的避諱。于是一個實際的問題就産生了:明朝皇室姓朱,根據規定百姓應該避諱“殺豬”這個詞語以及停止相關的行為活動。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但是在封建社會中,豬肉是百姓最主要的肉食,如果禁止殺豬,絕大部分的百姓将會無肉可吃。宗法制度就此和百姓生活所需産生了分歧,那麼朱元璋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朱元璋解決問題的方式簡單有效,經過與大臣們的商讨朱元璋下旨将“豬”字用有相同意思的“豕”字替代。這樣一來“殺豬”一詞也變成了“殺豕”,朱元璋僅僅改了一個字,就化解了亟待解決的沖突。這樣的改動既維護了制度的威嚴,也解決了百姓的生活問題,可謂是一石二鳥。

結語

曆朝曆代的開國帝王,大多數都是憑借着或大或小的“外挂”才得以開創一個朝代。秦始皇嬴政繼承了秦朝六世皇帝勵精圖治發展後的累累碩果,清太宗皇太極也是從父親努爾哈赤手中繼承了衆多的軍隊;隋高祖楊堅和唐高祖李淵則是出生于門閥世家,家族勢力也是他們能夠稱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漢高祖劉邦的底蘊最少,但是也有個亭長的職位在,隻有明太祖朱元璋是真正的“草根”出身。正是由于他來自于民,體會過最底層百姓的痛苦,是以他真正地将造福百姓作為了當皇帝的第一要務。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咋辦?朱元璋僅改了一字巧妙解決

避諱制度的沖突對于其他皇帝來說并不是什麼需要操心的大事。但是對于心系百姓的朱元璋來說,這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朱元璋确實有嗜殺的兇名,但是他也是考慮百姓最多的、可以稱為明君的帝王。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