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貨之光”比亞迪:出海掰手腕

作者:智閱汽車

今年的比亞迪,徹底貫徹了“不走尋常路”的風格。

“國貨之光”比亞迪:出海掰手腕

3月宣布停産燃油車,6月A股比亞迪市值破萬億,7月宣布要進入日本市場,8月首次進入《财富》世界500強榜單。當然,比亞迪火熱的源頭,來自于連續數月不斷上漲的銷量。

迪王“漲”字當頭

8月3日,比亞迪披露7月産銷快報。其7月銷量達162530輛,同比增長183.1%,其中共銷售新能源乘用車162214輛,同比增長184.7%。本年累計銷量803880萬輛,同比增長292%。

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8.1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8.12萬輛。插混車型已經稍稍超越純電車型。

“國貨之光”比亞迪:出海掰手腕

比亞迪的“暴漲”模式,實際開始于今年3月,之後連續數月單月銷量突破10萬+。

從半年銷量資料看,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63.8萬輛,同比增長324.8%。超越了特斯拉上半年的56萬輛,坐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

銷量的一騎絕塵,得到資本青眼并股價大漲。其中今年6月中旬的大漲,讓A股比亞迪的市值首次突破萬億。更加凸顯身家大漲的是,8月3日,《财富》世界500強釋出的榜單中,國産汽車品牌比亞迪首次入榜,排名436位。

在宣傳海報中,比亞迪用“不隻世界500強,産業不隻有汽車,業務不隻在中國”幾句話,點透了接下來的戰略重點——出海和國際化。

不隻500強,還有出海

不同以往,在7月産銷快報中,比亞迪實際還公布了海外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合計4026輛。這一細節也反映出,比亞迪正在逐漸重視對海外市場的布局。

“國貨之光”比亞迪:出海掰手腕

時間往前推移,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的出海戰略,可以說是在2021年5月拉開的序幕。在比亞迪第100萬新能源乘用車下線活動上,比亞迪正式對外公布将挪威作為進入歐洲乘用車市場的首站。

在此之後,比亞迪陸續宣布進入哥倫比亞、烏拉圭、巴哈馬、多米尼加、哥斯達黎加和巴西等拉丁美地區,以及澳洲市場。

今年7月21日,比亞迪更是向汽車業突然宣布,要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在東京召開的釋出會上,比亞迪亮相了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電動車型。其中,元PLUS預計于2023年1月發售,海豚和海豹預計分别于2023年年中和下半年發售。

“國貨之光”比亞迪:出海掰手腕

8月1日,比亞迪又表示将與歐洲汽車經銷商集團Hedin Mobility合作,為瑞典和歐洲汽車産業腹地德國提供新能源汽車産品,預計今年四季度傳遞首批車輛;8月2日,宣布将與以色列Shlomo汽車公司合作,在當地銷售新能源汽車。

在多個“出海”目的地中,比亞迪最為重視的要屬日本市場。這一點從其官方微網誌的置頂可以看出。

由于豐田、本田、日産、三菱、馬自達、斯巴魯等日本本土品牌的強悍,日本汽車市場一直都是車企眼中的出口“禁地”。根據2021年日本乘用車銷量統計,銷量前20名的車型都由日系三強包攬。

但已經完全新能源化的比亞迪,瞄準的是日本的電動車市場。資料顯示,日本2021年純電動車總銷量不到2萬輛,僅占總銷量的0.45%。

一方面,這意味着比亞迪的機會。在日本乘用車市場,目前,大多本土車企對純電領域或在嘗試,或在猶疑。而在2021年年初,日本政府已經提出2035年停售燃油車的宣言。比亞迪顯然看中了這一時機。

“國貨之光”比亞迪:出海掰手腕

但另一方面也表示,日本消費者目前對電動車的選擇和認同程度還相對較低。從2021年的資料看,即便是特斯拉,在日本的銷量也隻有5200輛。是以,比亞迪短期内面對的,将仍然是日本銅牆鐵壁般的存量市場。

是以,也有業内人士表示,比亞迪現在進入日本市場,或許具備的象征意味更大,即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側面表現其産品技術先進、品質高。而銷量多少,在前期并不是最重要的點。

出海的優勢和考驗

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達到2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共出口3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也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陸新能源汽車共出口20.2萬輛,同比增長1.3倍,占汽車出口總量的16.6%。

新能源汽車的異軍突起,已經成為汽車出口的新亮點。這也完全有賴于多家中國車企加快出口速度的結果。

在比亞迪之前,多個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在積極沖擊海外市場,尤其是進軍歐洲等發達國家市場。比如,蔚來、小鵬、岚圖、比亞迪、紅旗等品牌紛紛奔赴的北歐國家挪威等。

“國貨之光”比亞迪:出海掰手腕

相比而言,比亞迪的優勢在于,其純電動大巴,在早期就已經布局到歐洲及日本等市場。據悉,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個海外城市。全球累計傳遞純電動商用車超過8.5萬輛,同時涉獵歐美日韓市場銷售,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市場基礎和品牌基礎。

并且,不同于造車新勢力的直營模式,比亞迪一直采用經銷商模式鋪設銷售網絡,也是以,比亞迪的出海大多選擇了與經銷商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資金投入。

不過,以新能源乘用車的名義大舉出海,考驗也是必然的。比如,比亞迪目前近一半的新能源銷量來自于插電混動模式,同時,其主要銷量主要來源于國内市場,要去争奪還遠未到達存量競争海外市場……對于比亞迪而言,這或許隻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