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螳螂因為餓了才吃掉新婚之夜的丈夫,不像傳說那樣

綠條茂陰時,冠角奮其臂。——《題雜畫四首 其二 螳螂》明代:歐大任。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樹木枝葉繁茂的時候,你就可以看見螳螂趴在樹枝上鍛煉他的手臂和觸角。

螳螂從古至今都是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古代可以說:“金玉滿堂堆長廊。”意思是你擁有一個翡翠螳螂,意味着你家的錢就會多得沒有地方放,都要堆到外面的走廊上去了。在古希臘,人們把螳螂視作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歐洲人會告訴你,隻要看一下螳螂的前胸指向哪裡,就能找到你所要去的地方;在日本,武士們都在劍上雕鑄有螳螂的形象;在大陸中國的國術中,至今還保留着著名的螳螂拳。 

母螳螂因為餓了才吃掉新婚之夜的丈夫,不像傳說那樣

螳螂是古老的昆蟲至少距今約1.1億年

據《阿特拉斯奇妙之旅》網報道,在巴西東北部發現了1億1千萬年前的螳螂化石,因為昆蟲化石極其罕見,是以這個螳螂化石也顯得彌足珍貴。

母螳螂因為餓了才吃掉新婚之夜的丈夫,不像傳說那樣

在巴西東北部發現了1億1千萬年前的螳螂化石

最早的螳螂——螳螂科昆蟲的另一個名稱——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時期(1996-14550萬年前),研究作者寫道,白垩紀時期(1455-6550萬年前)是螳螂種群多樣性開始出現的時期。這個化石比這個物種的任何其他标本都更完整,揭示了早期螳螂身體部位先前未知的細節,這些部位适合捕食。

母螳螂因為餓了才吃掉新婚之夜的丈夫,不像傳說那樣

這是根據化石複原出的史前螳螂圖。

螳螂,又叫刀螂,是最為常見的昆蟲扛把子。

螳螂長着一個可靈活轉動180度的三角形小腦袋,頭上長着一對大複眼和3個小單眼,還頂着一對反應極為靈活的觸角。修長的身體上,卻長着一個肥碩的腹部,上面遮蓋着半革質的前翅和膜質的後翅。我們經常可以在草叢或樹枝上,看到螳螂合攏它們那對帶着鋸齒的“大刀”,靜待獵物上門。螳螂可以稱得上是昆蟲界的捕蟲高手。它們屬于食肉性昆蟲,專門消滅害蟲,一隻螳螂在兩三個月内可以吃掉700多隻蚊子。而且它們的捕獵動作非常快,從猛撲到擒拿到手隻需0.05秒。

母螳螂因為餓了才吃掉新婚之夜的丈夫,不像傳說那樣

昆蟲界帶刀侍衛

螳螂是一種善于埋伏的昆蟲。螳螂極其具有耐心,它能夠紋絲不動地潛伏着,等待那些粗心的獵物進入其捕食圈。等待時,螳螂最典型的姿勢是一對前腿舉起,模樣看上去像是在做禱告。它的前腿是用來抓捕獵物的,腿緣有鋸刺,腿的各段連接配接自如,捕獵時互相配合,動作極快,令人目不暇接。

螳螂經常改變其形态與顔色,以便與環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一些螳螂形似枯葉,另一些則與花朵十分相像。蝴蝶與其他昆蟲紛紛飛來采蜜,但結果卻被吓個半死。

母螳螂因為餓了才吃掉新婚之夜的丈夫,不像傳說那樣

螳螂會把獵物慢慢地、活生生地吃下去。通常,螳螂對食物非常浪費。它們隻吃一點,而将大部分丢棄掉。

對于雌性螳螂來說,雄性螳螂隻不過是另一種食物。是以,雄性若要與雌性交配,就必須小心翼翼地靠近它。雄性螳螂總是很緩慢地爬向雌性,大概1小時隻移動30厘米。如果此時雄性被雌性發現,或者它們的交配受到打擾,雌性通常将吃掉雄性,一般是從它的頭吃起。

母螳螂因為餓了才吃掉新婚之夜的丈夫,不像傳說那樣

螳螂吃掉丈夫

如果母螳螂已經處于飽腹狀态,交配時并不會吃公螳螂。母螳螂吃公螳螂是為了填飽肚子,以及補充營養,以更好的孕育後代。同時,母螳螂在交配時吃掉公螳螂,也能夠確定卵子受精。公螳螂的神經系統抑制中心位于頭部,一旦頭部被咬掉,公螳螂體内的精液便會流入母螳螂體内,是以母螳螂一邊交配一邊從頭至尾啃咬公螳螂,能夠使體内卵子得到更加充分的受精。肚子餓了是螳螂吃配偶的主要動機,野生螳螂通常處于饑餓狀态,是以容易吃公螳螂,而家養的母螳螂在吃飽後交配很少會吃公螳螂。已經被餓了5-11天的母螳螂,在見到公螳螂後會撲上去就吃,連交配的心思都沒有。被餓了3-5天的母螳螂會在交配時或交配後吃掉公螳螂,肚子不餓的母螳螂并不想吃配偶。

母螳螂因為餓了才吃掉新婚之夜的丈夫,不像傳說那樣

漢·劉向《說苑·正谏》:“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這個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