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郡縣熱點」西部地區下派“鄉村振興顧問”助力農村發展;陝北小村從滿眼黃土到山清水秀;肥西“十五分鐘健身圈”引領快樂健身新風尚

作者:飛格電話大賽

藍字關注“中國小康網”

「郡縣熱點」西部地區下派“鄉村振興顧問”助力農村發展;陝北小村從滿眼黃土到山清水秀;肥西“十五分鐘健身圈”引領快樂健身新風尚

攝影/甯穎

要聞熱點

從中國種子大會看種業振興行動“開好局”

2021年7月,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從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到市場淨化,回顧一年來種業各個領域的新變化、新成績,正在海南三亞參加2022中國種子大會的專家紛紛表示,種業振興行動開了個好局。

527萬公頃!“三北防護林工程”取得巨大生态、經濟和社會效益

國家林草局最新釋出,“三北防護林工程”五期評估結果公布,評估結果顯示,自2011年五期工程實施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儲存面積超527萬公頃,取得了巨大生态、經濟和社會效益。

中國西部地區下派“鄉村振興顧問”助力農村發展

為進一步抓黨建促進鄉村振興,充實基層振興隊伍,西安市今年已下派4000餘名幹部人才到村任職。當地組織部門還注重選派人員和鄉村發展需求的适配度,通過發揮人才力量推動更多技術、資本等要素向農村彙聚,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中國青海以“綠電行動”打造減碳新樣闆

6月25日至7月29日,中國青海省開展為期35天的“綠電5周”活動。截至7月29日24時,青海省在本次“綠電行動”中清潔能源發電量累計達99.75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煤453.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16.1萬噸。此次“綠電行動”的成功實踐,将為其他地區探索減碳節能方式提供借鑒。

經濟觀察

河北雙灤:農旅融合促進鄉村經濟快速發展

近年來,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鎮大貴口村以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為契機,依托當地良好的自然環境和位于城市近郊的區位優勢,通過建設設施農業大棚、更新村莊基礎設施、發展精品民宿等舉措,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形成“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産業格局,帶動群衆增收緻富,助推鄉村振興。

陝北小村的蛻變之路:從滿眼黃土到山清水秀

位于黃土高原腹地的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南溝村,曾經自然條件惡劣,生态破壞嚴重,風沙漫天,水土流失嚴重,群衆收入有限。經過20多年的接力奮鬥,南溝村實作了從黃沙漫天到山清水秀的生态巨變。近年來,南溝村積極打造山水度假村,将園林綠化、種苗生産和鄉村旅遊融合,走上了生态第一、多業并舉、良性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智慧城鄉

河南新野:荷塘“藕”遇小龍蝦 和諧共生産業興

盛夏時節,在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上港鄉趙崗村,百畝翠綠欲滴的荷塘映入眼簾,朵朵荷花粉中透白點綴其中。然而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收獲遠不止美景和脆藕,小荷塘裡的“大文章”也随着一籠籠長成的小龍蝦,一起浮出水面——“藕”遇小龍蝦的立體化種養殖模式,正帶動着當地百姓走出一條經濟和生态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通州實驗裝置搬進田間地頭 科技“小院”帶富一個村

上半年種櫻桃番茄,下半年種水果蘿蔔,走進通州區永樂店鎮西槐莊村的番茄大棚,一串串“青珍珠”成排挂在番茄藤枝上。在種植過程中,主要運用膜下滴灌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這樣生産出來的番茄天然有機,不含農藥化肥。借助科技小院的春風,西槐莊村走出了一條綠色農業産業的發展之路,帶領更多的村民增收緻富。

社會民生

龍岩打造“鄉村課堂”為鄉村振興培養高素質農民

福建省龍岩市充分發揮黨員遠端教育平台主陣地作用,大力推行“鄉村課堂”,面向農戶精準傳授種養技術,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2021年以來,“鄉村課堂”舉辦種養、電商等教育訓練86期2.6萬餘人次,培養出2300多名縣級以上優秀高素質農民,輻射帶動12萬餘名農村居民增收,2021年龍岩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22716元、比增12.7%。

安徽肥西:“十五分鐘健身圈”引領快樂健身新風尚

今年以來,肥西縣重點圍繞人民群衆關切的健身設施配備、科學健身指導和健身氛圍營造,積極推進“暖民心”快樂健身行動,加快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十五分鐘健身圈”民生實事,形成健身有場地、有設施、有氛圍、有指導,居住區健身設施全覆寫的“四有一覆寫”快樂健身格局,讓群衆在健身中享受快樂,在快樂健身中品味美好生活。

郡縣風情

巫溪塘坊鎮:良田美舍入畫來

「郡縣熱點」西部地區下派“鄉村振興顧問”助力農村發展;陝北小村從滿眼黃土到山清水秀;肥西“十五分鐘健身圈”引領快樂健身新風尚

夏日鄉村有多美?在重慶市巫溪縣塘坊鎮,綠色生态的畫面給出了答案。盛夏時節,這裡青山綿延,良田千頃,小樓座座,美如畫卷。在夏日的清晨,薄霧籠罩塘坊鎮,陽光灑下,給人以甯靜之感。(來源:新華網)

>>鏡鑒

四川省“八條措施”為養老服務業纾困解難

據四川省民政廳消息,為積極應對疫情反複沖擊,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四川省民政廳聯合财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出台《關于養老服務領域纾困解難若幹措施》,制定了8項措施支援和幫助全省養老服務機構積極應對疫情健康穩定發展。

強化各類補貼 “真金白銀”解難題

繼2020年以來,四川省再次為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性防疫補貼。今年省級投入資金3160萬元,對全省以服務生活困難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為主的城鄉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性防疫補貼,用于購置必要的防疫物資設施裝置等。進一步落實民辦養老機構營運補貼,支援有條件的地區可采取預發養老機構營運補貼或适當上浮營運補貼标準的方式,確定養老機構正常營運。

減免房租稅費 雪中送炭保運轉

在房租方面,對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免收疫情期間管理費;2022年對承租國有房屋的養老服務機構中屬于中小微企業的減免6個月租金,存在資金支付困難的,可以延期收取租金;各地可統籌各類資金,對承租非國有房屋的養老服務企業給予适當幫扶。

在稅費減免方面,養老服務企業按規定享受緩繳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大型企業返還比例從30%提至50%,中小微企業從60%最高提至90%;落實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支援養老事業發展稅費優惠政策;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養老服務企業,符合條件的可依法申請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或申請延期繳納稅款。

落實支援政策 加大力度促發展

進一步落實信貸融資支援政策,緩解養老服務企業營運壓力。采取展期、續貸、降息、調整還本付息安排等措施,給予養老服務企業金融纾困幫扶。

對于符合“支小惠商貸”等信貸産品申請條件的民營小微養老服務企業或相關個體工商戶,積極發放低利率貸款并給予财政貼息支援。對于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個人或吸收就業的小微型養老服務企業,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支援。持續落實用能補貼,堅決化解養老服務機構在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方面的障礙。

加強支撐保障 關心關愛不停歇

解後顧之憂,加大對一線養老服務人員和在院老年人的關愛力度。實施養老服務機構關愛十大品牌活動建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疫情防控期間,鼓勵各地對符合條件的一線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給予适當從業補貼。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納入孝親模範、最美護理員評選範圍和各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範圍。将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設施生活物資和疫情防護用品供給,納入當地聯防聯控機制和社會捐贈調配範圍,由各地政府保障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核酸檢測經費。(四川線上)

來源:“郡縣聯播”綜合新華網、新華社、人民網、央視網、北京日報、四川線上

責編:陳燕如

校對:田苑淯穎

稽核:龔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