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被稱為“白色血液”,是補充營養比較好的食物之一。不過,喝牛奶可是個技術活,喝不對可能讓營養大打折扣。
小萬仔給大家分享幾個喝牛奶常見的誤區,建議了解一下,别給身體增加負擔。
牛奶當水喝,腸胃遭大罪
雖然奶能給人體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和鈣,但每天飲用250~500毫升即可。
如果攝入過多,會使機體乳糖不耐受,體内酶元素降低,引發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而且蛋白質攝入過多,也會給腎髒等器官增加負擔,增高腎結石的發生率。
再者,它的脂肪含量不低,每100毫升的牛奶約含脂肪3.5毫克,把牛奶當水喝,還會導緻脂肪攝入超标,增加肥胖風險。
喝牛奶助眠,越喝越失眠
牛奶能助眠是因為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它具有一定的助眠作用。
但其實,這種作用很有限,牛奶中的色氨酸一般并不足以讓身體激素水準發生波動,
而且睡覺前喝牛奶,還可能導緻頻繁起夜,讓睡眠品質大打折扣,得不償失。
從生長激素分泌角度來說,睡前喝牛奶,身體血糖水準會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要知道低血糖的狀态下才更有利于它分泌。
可見,睡前喝牛奶不僅對睡眠沒啥幫助,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
給牛奶加料,營養差、還容易胖
☆ 牛奶+茶/咖啡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離子,茶葉中含有單甯酸,鈣與單甯酸反應産生不溶解的鈣鹽,會影響鈣的吸收。
除此之外,咖啡中的咖啡因也是強脫鈣劑,也會影響鈣的吸收。
據統計,大量或長期喝茶、飲用咖啡的人群,骨質疏松的機率相對要高一些哦。
☆ 牛奶+糖
如果每天多喝一兩杯加糖牛奶,很容易導緻糖分攝入過量,不僅會加速衰老、損害牙齒,還可能增加肥胖等疾病風險。
用牛奶喝藥,是真不怕中毒
用牛奶送服藥物,牛奶中的營養物質會降低藥物的藥效,加重身體的負擔和壓力,不利于病情的恢複,進而延緩疾病的治療時間。
是以服藥前後1~2小時内不要喝牛奶,更不能用牛奶服用藥物。
乳糖不耐受,千萬别“硬喝”
乳糖不耐受人群因為體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是以在喝奶後會出現肚子脹、甚至腹瀉症狀。
是以建議乳糖不耐受人群在喝前吃點東西,不要空腹喝。
還可以從少量喝起,适應了再加量,或可以選擇特殊的牛奶産品,比如低乳糖的牛奶。
牛奶喝不對,不僅浪費錢,還沒營養,以上這些誤區,以後别再犯了!
值得注意的是,牛奶打開後要盡快喝完,長時間放置會使牛奶裡的營養流失,還容易被細菌污染。
小萬仔儲存貼士:
1、鮮奶(巴氏殺菌奶)需冷藏,未開封可放7-15天,開封後放冰箱也隻能儲存1-2天。
2、常溫奶未開封可儲存半年到一年,開封後需冷藏,在3-5天内盡快喝完。
3、低溫酸奶要放冰箱,常溫酸奶在室溫環境可儲存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