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産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作者:每日

新華社海口7月27日電 題: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産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羅江、王存福

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産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品牌“真嘗家”展出的展品(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傳承千年的瓷質餐具、最新款電動水翼沖浪闆……2萬平方米的展區裡,1200多個國内品牌精彩紛呈,另有國貨精品館達5000平方米。正在海南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一批國産消費品牌非常亮眼,它們的突圍與突進之路給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國潮湧動消博會

國貨精品館館長王文育說,國貨精品館緊盯“00後”消費新趨勢,展示了國貨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彰顯老字号傳承與創新。

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産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參展商科大訊飛展出的翻譯機(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一批“中國智造”最新成果亮相。科大訊飛翻譯機品牌總監朱禮穩介紹,科大訊飛翻譯機4.0在展會首發首秀,新産品支援83種語言線上翻譯,能識别使用者手勢,實作“拿起就說、放下就譯”。

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産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觀衆向參展商科大訊飛了解翻譯機情況(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主機、發射器、接收器組成共享充電站,将電動自行車停在發射器上方即可隔空充電。在廣西主題館,狐靈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着自主研發的無線充電、供電技術。該公司總經理黃新說:“公司深耕新能源電能無線科技産業,已在廣西多地布局,消博會期間還在廣東、海南設立了分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大陸制造業向産業鍊高端躍升,為國貨崛起奠定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釋出的《2022國貨市場發展報告》指出,大陸工業産業内部結構轉型更新,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占比快速增長。随着科研投入的加大,光伏、新能源汽車、家電、智能手機等重點産業跻身世界前列。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文珺指出,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過程中,國貨品質不斷提升,湧現出很多原創品牌。這些品牌強調品質和設計,開拓了發展空間。

例如,在戶外運動用品領域,與價格不菲的國外大牌相比,國貨成為高成本效益選擇。思凱樂、牧高笛等本土露營品牌備受消費者青睐,思凱樂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特許生産商。

另外,傳統消費品在發展中求變、求新态勢凸現。上海豫園旅遊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品牌“真嘗家”敏銳捕捉“回家吃飯”新潮流,攜手老字号進軍預制菜市場,吸引生活節奏快的年輕消費者愛上老上海風味。

近年來,精品國貨在食品、美妝、電器等領域的表現令人刮目。京東消費及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劉晖說,國貨、老字号品牌認可度持續提升。京東大資料顯示,2018年到2021年,相關商品成交金額增長284%,銷量增長411%。

國貨品牌崛起靠的是什麼?

——開辟差異化“新賽道”。

知名咨詢機構畢馬威釋出的報告指出,中國新國貨品牌在市場需求大、競争強度大的大消費品類裡從細分品類切入。部分品牌還針對“一人經濟”“她經濟”等新消費需求入手,開發出“從0到1”的品類。

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産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觀衆參觀華熙生物展出的産品(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例如,廣泛運用于護膚品生産的透明質酸鈉向新應用領域延伸,聚焦各種功能的新産品頻頻亮相展會。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相關飲用水産品,讓消費者在喝水時可補充玻尿酸。

——融合功能與審美。

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産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展出的海鷗手表(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消博會上,國民老品牌海鷗手表為走近“00後”作出嘗試,推出了融合戰國杜虎符、小篆字型等文化元素的限量款産品。設計師杜毅鋒說,要靠獨具創意的設計、合理的價位吸引年輕消費者。

深圳國瓷永豐源股份有限公司加強跨界合作,與國内知名白酒、茶葉品牌推出聯名款,生産的手機裝飾瓷片遠銷海外。“隻有創造符合當代生活場景的産品,傳統文化才能實作傳承。”該公司品牌總監肖文科說。

消博會上看國貨:透視國産消費品牌的突圍與突進

參展商深圳國瓷永豐源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瓷質餐具(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科技賦能産品更新。

消博會上,參展的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10S系列,通過技術研發實作自動洗拖布、集塵、補水、抑菌和基站自清潔等功能,解決消費者“痛點”。劉晖說,充分利用數字技術,通過數智化供應鍊等方式降本增效,将有效增加國貨商品的市場佔有率。

——新媒介助力品牌塑新。

消博會期間,直播互動、“雲探館”引人注目,不斷産生“爆款”。大龍網集團董事長馮劍鋒說,通過新媒介力量,讓更多國貨被看見、購買。新媒介能夠強化産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在塑新品牌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産品創新。

拓展市場需繼續提高品質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匡賢明指出,國貨進一步拓展市場需要持續做好品質文章。要在工藝、服務等方面提高标準,讓“中國制造”“中國服務”成為品質的保障。

當下,越來越多國貨品牌力求精準定位消費者需求。劉晖介紹,京東已和超過2000家企業實作反向定制(C2M)合作,深度了解消費者訴求,幫助制造商提供最适合消費者的商品和服務。

匡賢明還強調,做好品牌建設同樣重要。不少國貨承載獨特的文化内涵,品牌傳播要進一步适應閱聽人特點,抓住年輕群體的特征和偏好。此外,企業要注重樹立良好社會形象,關注輿情動态。

馮劍鋒等參展嘉賓指出,新媒體時代下資訊不再是單向傳播,品牌形象往往在企業和消費者的互動中建構。一大批以使用者原創内容為特征、互動性強的社交媒體平台、垂直社群、移動電商興起,為企業品牌建設帶來廣闊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