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作者:虎思斡耳朵大王

說到中國古代抵禦外患,人們基本上都會想起漢武大帝北逐匈奴,唐太宗大破草原十八部,北宋楊家将橫掃契丹蕭太後,南宋嶽武穆大元帥痛打女真金國各路猛将,還有明朝戚繼光北拒鞑靼,東平島寇,以及明末清初“氣吞胡虜”的延平鄭王爺狠揍荷蘭紅毛鬼等等。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可在這些光輝悲壯的史詩之下,卻也有着一段段讓人五味雜陳的小插曲,曾經在一個無比強盛的朝代,有過一位威震千古的帝王,在他的麾下也曾有過層出不窮的名臣名将,其中就有三位在曆史上褒貶不一,千古之下争論不休的三大絕頂“叛将”。

這三大“叛将”原本個個都是一流的人才,也都對當時的這位千古雄主赤膽盡忠,可後來臨陣出征之後,卻都不幸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故,這三人前後竟不約而同選擇了“背主變節”,而這三人也憑借自身的超凡才能和早已造就威名,竟都成為了異域貴賓,敵國重臣,這三人最後結局也甚是讓人唏噓長歎息。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有讓人恨的,有讓人憐的,也有讓人覺得可笑的,不過後世千年,那些無恥叛徒似乎也再沒人可以模仿他們三人的故事,尚能有一息得以善終,然而對于他們三人而言,與後世的負國背主之人一樣,他們的名字永遠都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千年之前這三位相知相識,竟處同一朝代絕世“叛将”的曲折故事。

這三人的名字,分别是衛律、李陵、李廣利。話說在漢武帝劉徹元封六年,也就是他在位的第三十六個年頭,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烏維大單于在位十年病逝,他的兒子詹師廬王子即位,由于年紀太小,也被匈奴人稱之為兒單于。

當時由于大漢王師多數征伐匈奴,匈奴基本也就在大漢西北邊陲一帶活動,他們的左方兵一直盯着漢朝的雲中郡(如今山西大同),右方兵則一直盯着河西的酒泉、敦煌兩郡。兒單于登基為王之後,漢武帝派出了兩位使者,一位前往給烏維單于吊喪,一位前往向右賢王表示慰問,想以此來離間匈奴君臣。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漢使進入匈奴地界之後,可匈奴士兵卻把他們全都帶到了兒單于的王帳,兒單于得知漢武帝如此奸詐,氣得将兩路漢使全部扣押在了匈奴。從前至今被匈奴羁留的漢使有十餘人之人,而匈奴使者前往漢朝,也同樣被漢武帝強行滞留。

這一年,漢武帝的大舅子李廣利奉诏出任貳師将軍,帶兵西出玉門關,讨伐西域的大宛國,準備迫使大宛将汗血寶馬全部交出來。李廣利于是命人在邊境上築起了一座氣勢不凡的受降城,說是要等他大破大宛,掃橫西域之後,要與漢武帝的另一個大舅子衛青大将軍一樣,在此城耀武揚威接受大宛國及西域諸君長的乞降。

而這年冬天,匈奴的地界上下起了大雨雪,許多牲口都因挨饑受寒而死,匈奴人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而兒單于年少氣盛,非常嗜好殺伐,匈奴整個部族都非常不安。當時的匈奴左大都尉就想斬殺兒單于,于是派人跑到漢朝來報告說道:“俺想殺了兒單于降漢,但是你們漢朝太遠,要是漢朝發兵到俺身邊來接應,俺立馬動手起事!”漢武帝聽聞這個消息之後,是以也就非常支援李廣利築起受降城,準備将匈奴一并收拾了,并在此獻俘,而受降城離匈奴王庭還是非常遙遠的。

到第二年春天的時候,漢武帝派出浞野侯趙破奴帶兩萬鐵騎從朔方郡北上二千餘裡,與左大都尉相約在浚稽山會師而還。哪知趙破奴大軍已經按時抵達浚稽山,可左大都尉卻被兒單于發覺了陰謀,而慘遭殺戮,緊接着兒單于又發兵攻打趙破奴。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曾經作為冠軍侯、骠騎大将軍霍去病行軍司馬的趙破奴,武藝也是極為驚人,帶着他的兵馬一口氣斬獲匈奴數千人,然而揮師南下,在距離受降城還有四百裡地的時候,匈奴兒單于的八萬鐵騎卻追趕圍了上來。趙破奴最終因水源被切斷,夜出自行尋找水源時,被匈奴伏兵所捉,後來匈奴大軍猛攻漢軍。

漢軍将士都害怕主将被擒,回去之後,一向嚴酷的漢武帝一定會将他們全部誅殺,于是互相之間勸說一番後,全軍都投降了匈奴。兒單于一下子吃掉了漢朝一支精銳之師,還活捉了漢朝一員名将,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于是又發兵攻打堅不可摧的受降城,他總認為漢朝也不過如此,說不定可以一口氣拿下長安,掃平洛陽,再下江南,将整個大漢江山都變成他匈奴兒單于的草原牧場。

可結果打了好幾天受降城,死活攻不下來,匈奴鐵騎傷亡慘重,兒單于才意識到匈奴攻堅戰并不是他們的強項,而漢朝也并不是他想像那樣弱小,于是就指令大軍到邊境的村子裡進行擄掠了一番,就此退兵。第二年,兒單于又想親率全匈奴之兵打下受降城,可大軍還沒有抵達城下,他就發病而死,這個死也着實蹊跷。

兒單于隻做了三年大王,他的兒子就更加幼小,匈奴人于是便強行擁立了兒單于的叔父、烏維大單于之弟右賢王句黎湖為新單于。這一年,是漢武帝太初三年。句黎湖大單于做了匈奴大王之後,漢朝使臣光祿勳徐自為從五原塞出關數百裡,壓得匈奴氣都喘不過來,漢兵甚至深入千裡之遠,築起了城堡、阻馬牆以及驿亭一直延伸到了盧朐這個地方,徐自為又派出遊擊将軍韓說、長平侯衛伉(衛青之子)駐紮在他的左右,然後又命強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澤一帶修築城堡工事。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這一年秋天,匈奴大軍大舉南下,到了雲中、定襄、五原、朔方,掠殺了數千人,擊敗了漢朝俸祿二千石的軍吏數人,并将徐自為的修築的亭障工事全部破壞掉了,匈奴單于又派右賢王進入酒泉、張掖,擄掠了數千人而去。

恰在這時漢朝大将任文帶兵前來馳援,右賢王這才丢掉了所有的戰利品和俘虜,吓得倉皇逃跑,這時又聽說貳師将軍李廣利大破大宛,斬殺其王毋寡而還,匈奴單于又想截殺李廣利,後來聽說李廣利是皇帝的大舅子,大漢名将,這讓他立馬想起了衛青,于是吓得不敢出兵,到了冬天就氣得病死了。

句黎湖單于隻做了一年匈奴大首領,他的弟弟左大都尉且鞮侯繼承了他的王位。而這時漢朝剛剛誅滅大宛,為他們另立了新王,一時間威震天下,漢武帝又想再次發兵痛擊匈奴,于是下诏言道:“太祖高皇帝劉邦老爺子将平城受困之恥遺留給了朕,高皇後呂雉太奶奶也收到過匈奴單于無恥悖逆的求婚書,昔日齊襄公可以複九世之仇,孔子在《春秋》當中大為贊歎,而高祖高後之恥,如今到朕已經四世了,該是時候向匈奴複仇雪恥了!”

而這時的匈奴鞮侯大單于剛剛坐上他們草原大漠大首領的龍椅,國中不穩,就非常害怕漢朝會襲擊他們,于是将之前不肯投降的漢朝使臣路充國等人全部放回去,以示和解之意。大單于還對他們說道:“孤本來就是在大漢的女婿,相當于兒輩,安敢望與大漢天子一争高下!大漢天子,本來就孤的老丈人!”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漢武帝于是派出中郎将蘇武帶着厚禮前往賄賂鞮侯大單于,可這個大單于卻愈發驕狂起來,見到漢使極為無禮,甚是傲慢,并不是當初的漢使回來所說的那樣。第二年,被匈奴捉走的浞野侯趙破奴逃出匈奴回到了漢朝地界。

又過了一年,漢武帝派出貳師将軍李廣利帶鐵騎三萬從酒泉郡出發,專門跑到天山攻擊匈奴右賢王,不久之後斬獲一萬餘匈奴首級而還。可沒多久,匈奴大軍又将李廣利團團圍住,李廣利慘敗,差點都逃不出來了,漢兵十有六七都被匈奴所斬殺。

漢武帝氣得發怒,又派出因杅将軍公孫敖帶兵出西河之地,與強弩都尉路博德會師于涿邪山,卻沒有斬獲任何匈奴兵馬。漢武帝又派出騎都尉李陵帶精銳步兵五千人跑到了居延以前千餘裡之地,結果與大單于主力大軍遭遇,于是發生了場血戰,李陵所部斬殺匈奴鐵騎一萬餘人,可由于沒有吃的,就想全師而退,不料大單于增調兵馬将李陵團團圍困,李陵隻好力竭而降,當時逃回漢朝的士兵有四百餘人。

大單于非常欣賞李陵的神勇和貴氣,于是将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後來漢武帝斬殺了李陵全家,都是因為聽逃回來的漢兵說有一個叫李陵的人已經投降匈奴,并為匈奴訓練了無比骁勇的士卒,實際上是一個叫李緒的人,是以李陵是實在冤屈的。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又過了兩年,漢武帝再次派出貳師将軍李廣利帶鐵騎六萬,步卒七萬,從朔方出塞。又有強弩都尉路博德帶着本部兵馬一萬餘人,與李廣利會師,再加上遊擊将軍韓說的三萬步兵,從五原郡出發前來策應,而因因杅将軍公孫敖也帶了一萬鐵騎,三萬步兵從雁門關出發,前來支援。匈奴大單于聽說之後,吓得将舉國之财物牲畜拼了命地搬到了餘吾水之北,然後才親率十萬匈奴鐵騎在餘吾水之南嚴陣以待,準備與貳師大将軍決一死戰。

貳師将軍李廣利見匈奴大軍做出這樣的架勢,也吓得引兵退卻,可匈奴不肯甘休,一路追擊,雙方連鬥十餘日,遊擊将軍韓說也毫無所得,公孫敖則與左賢王發生激戰,但戰事不利,也隻得引兵而退。

第二年,鞮侯單于去世,他也隻做了五年匈奴大王,他的長子左賢王被部衆擁立為新單于,号為狐鹿姑單于。本來鞮侯單于是有兩個兒子,長子是左賢王,次子是左大将,他快病死的時候,對部衆說要傳位于左賢王,而當時左賢王還沒有到達單于王庭,匈奴的勳貴們就認為左賢王也病了,就強行将左大将扶上了大單于的王座。

後來左賢王得知之後,不敢前往單于王庭服喪,左大将則派人召左賢王前來,并提出自己要讓出大單于之位,左賢王卻說自己确實生病了,不想做大單于了,左大将不聽,并使人傳話對他說道:“要是孤命長沒有死,等你不行了的時候再讓我兄終弟及,得到你的王位吧!”左賢王這才相信了他的話,于是成為了匈奴狐鹿姑大單于。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大單于立馬将親弟弟左大将晉升為了左賢王,數年之後左賢王病死,他的兒子先賢撣卻沒有資格做左賢王,而是被狐鹿姑大單于封為了日逐王,日逐王比左賢王之位要卑賤許多。而狐鹿姑大單于又讓自己的兒子做左賢王,狐鹿姑在位六年,無休止地派兵沖入漢朝的上谷、五原等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這一年,匈奴又殺入五原、酒泉,斬殺了漢朝的兩部都尉,貳師将軍李廣利震怒,立馬率七萬大軍從五原出發,禦史大夫商丘成也帶着三萬餘人出西河之地,重合侯莽通也帶着四萬鐵騎出酒泉千餘裡,大單于聽說漢軍三路進發,吓得再次搬走所有的辎重,運至趙信城北面的郅居水畔,左賢王也戲趕緊他的麾下軍民渡過餘吾水,前行六七百裡,躲進了兜銜山。

接着大單于親自率領精兵與左安侯渡過姑且水,準備對付漢軍。這時,漢朝的禦史大夫所率大軍已經抵達了追邪徑這個地方,卻連匈奴人的影子也沒有見到,隻好折還班師。匈奴則派出大将與降将李陵合兵三萬追殺漢軍,在浚稽山将漢軍包圍,血戰九日,漢兵奮勇殺退敵軍,匈奴傷亡慘重,兩軍戰至蒲奴水,匈奴實在打不過漢軍,隻有退兵而去。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漢朝重合侯的大軍也到達了天山,匈奴的大将偃渠與左右呼知王帶兵共二萬餘人準備截擊漢兵,可見到漢兵非常強大,吓得趕緊逃命,重合侯也沒有任何斬獲。這時候,漢武帝又害怕車師國會攔截重合侯的軍馬,于是又派出闿陵侯帶領他的本部人馬前往圍攻車師,最後活捉了車師國王,并将車師國軍民全部捉回了大漢。

這時貳師将軍率大軍出塞,與匈奴右大都尉及丁靈王衛律帶五千精騎與漢軍交戰于夫羊句山谷之中,這個衛律曾經是降漢的匈奴人,他與李廣利的弟弟李延年還曾經是好朋友。李廣利派出西域屬國胡騎二千人作為先鋒與匈奴交鋒,匈奴一觸即潰,死傷了數百人,漢軍乘勝追擊,殺到範夫人城,匈奴人吓得到外逃竄,居然沒有一人敢抗拒漢軍。

可這時,漢武帝因為巫蠱之亂,發現了李廣利曾經想和丞相劉屈氂一起扳倒衛太子劉據,而擁立李夫人為漢武帝生的第五子昌邑王劉髆,武帝一怒之下就将李廣利的妻兒老小全部打入了牢獄之中,李廣利得到消息吓得整夜難眠,既憂且懼。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這時将軍掾大胡亞夫也因為避罪從軍,于是就勸說李廣利道:“将軍的家室現在全在獄吏手中,要是你又打了敗仗,皇上豈會肯善罷甘休?恐怕你就要和家人們在牢獄相會了,到那時你還能有前往郅居以北耀武揚威的機會嗎?”李廣利聽了這話非常煩心,就想着像上次出玉門關打大宛那樣,強行深入匈奴腹地立下天下的功勞,然後獲得漢武帝的諒解,于是他就帶兵到達了郅居河畔。

可匈奴人卻早逃得一幹二淨,急得李廣利派出護軍帶領二萬鐵騎渡過郅居河,走了許多天才碰到了匈奴左賢王、左大将的兵馬,也差不多兩萬多人,于是兩軍大戰了一天,漢軍斬殺了左大将,匈奴死傷慘重。這時将軍長史與決眭都尉煇渠侯合謀言道:“貳師将軍已經對大漢懷有異心,可他現在還在想着帶我們深入危地以求大功,這樣的做法恐怕必敗無疑!”

于是這兩位好漢就準備一起捉拿李廣利,可李廣利很快得知了他們的圖謀,立馬斬殺了長史,帶着兵馬跑到了速邪烏燕然山,匈奴大單于深知漢軍已經極度疲憊,于是親率五萬鐵騎前來攔殺,雙方損傷甚衆,匈奴人又在大半夜圍着漢營挖長塹,足足有數尺深,想以此來困住漢軍,斷掉他們的退路,沒多久匈奴大軍從漢軍營後突擊而入,漢軍大亂,李廣利隻好投降。

狐鹿姑大單于知道李廣利是漢武帝的大舅子,又是手握重兵的武将,于是就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并使他的地位高于丁靈王衛律之上。李廣利對此也非常滿意。第二年,大單于遣使到漢朝,并送來親筆信說道:“南有大漢,北有強胡,我們胡人,就是天子驕之,從來不拘泥于小小的禮儀而自尋煩惱,如今孤就想與大漢互相開放邊界,并娶你們大漢的女子為妻!隻要你們每年給我送來好酒一萬石,稷米五千斛,雜缯一萬匹,以前的友好盟約就依舊遵照下去,從此雙方也就不再發生戰事了!”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漢武帝肯定不會答應這樣無禮的要求,于是就派人将匈奴使者送回去,并當面向大單于進行交涉,大單于便使左右大臣為難漢使言道:“你們漢朝,号稱是禮義之國,之前貳師将軍李廣利卻因為之前的衛太子而發兵造反,這是為什麼呢?”

漢使答道:“事情是這樣的!因為丞相劉屈氂與衛太子争鬥,太子發兵想要誅殺衛丞相,卻被丞相誣蔑造反,太子一狠心還是将丞相斬殺了,可我畢竟是兒子強奪了父皇的兵權,其罪當受鞭笞之刑,不過是小罪過!怎能與你們匈奴冒頓單于殺父自立,将後媽納娶為妃,如此禽獸行徑相比呢!”這話氣得大單于立馬将漢使關押了三年,才肯放他回去。

李廣利在匈奴做驸馬,地位甚至在衛律和李陵之上,衛律與李陵非常友好,卻非常看不慣李廣利在匈奴依舊耀武揚威的作派,于是準備加害于他,這時大單于的親媽媽阏氏生了重病,衛律就買通胡巫對大單于說道:“已經升天的老單于在陰間發怒,說之前答應将漢朝的貳師将軍李廣利捉來做祭品,為何如今卻沒見你們行動呢?”

匈奴人一向敬重鬼神,立馬就将李廣利捉起來,準備祭神,李廣利氣得大罵道:“俺死了也要化鬼滅匈奴!”可大單于沒有絲毫心軟,還是将李廣利斬殺于匈奴宗祠之中,可萬萬沒想到這一年,匈奴發生了雨雪異常天氣,一連好幾個月,牲畜死了一大半,匈奴百姓也發生了瘟疫,糧食也種不熟,大單于為此非常恐惶,便給李廣利也建了一個祠室。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自從貳師将軍沒有了之後,漢朝也損兵折将數萬人之多,漢武帝也不再對外用兵了,又過了三年,一代雄主武帝駕崩。以此之前,漢軍深入匈奴腹地窮追猛打有二十餘年之久,由于戰亂許多匈奴孕婦都慘遭流産和家破人亡之苦,與大漢為敵,導緻整個部衆都非常凄慘。到這個時候,除了大單于之外,匈奴上上下下都想與大漢和親,消除戰事。

三年之後,大單于終于想通了,也提出要與大漢和親,可沒想到不久卻病死了。當初大單于的異母弟弟做了左大都尉,非常賢明,匈奴都非常愛戴他,後來匈奴太後阏氏害怕狐鹿姑單于不傳位給兒子,而傳給左大都尉,就私下派人将左大都尉都斬殺了。

左大都尉還有一個同母的親哥哥,對此産生了極大的怨恨,這輩子都不再前往單于王庭朝見。後來大單于快死的時候,對諸勳貴說道:“我的兒子年紀太小了,不能治國,你們扶立我弟弟右谷蠡王做大單于吧!”等到大單于一死,衛律等人就和颛渠阏氏合謀,學那秦朝的趙高一樣,秘不發喪,而是矯诏立左谷蠡王為壺衍鞮大單于,并與衆勳貴一起飲血盟誓。

壺衍鞮單于登基之後,立馬派人去告訴漢朝使者,就說匈奴想要和親了。而左賢王、右谷蠡王都因為沒有得到繼位的資格而産生了極大的怨恨,便想率衆自己南下歸順大漢,但又怕自己不能抵達漢朝,就脅迫盧屠王,想要一起向西面的烏孫國投降,然後再謀擊匈奴王庭。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可盧屠王吓得趕緊向大單于告狀,大單于立馬派人前去驗問,右谷蠡王卻表示不服,反而說是盧屠王誣陷他,匈奴人也都為其喊冤,後來左賢王、右谷蠡二王都回到自己的大帳,再也不肯前往龍城單于大帳進行朝拜了。

又過了兩年後的秋天,匈奴大軍進入代郡,斬殺了當地的都尉,當時壺衍鞮大單于年少初立,他的親媽媽做事又不太正經,匈奴國内上下離心,大家都害怕漢兵會突然殺來。丁靈王衛律則向單于獻計道:“我們趕緊穿井築城,治樓藏谷,與不服漢朝的先秦遺民一同守衛大匈奴帝國,哪怕漢兵殺到,也奈何不了強大且有充分準備的我們!”

匈奴于是在龍城王庭附近穿井數百口,解決了荒漠中的飲水問題,也不怕漢兵斷其水源了,又砍伐上好的高大木材數千棵,準備建起浩大堅固城堡,可這時有人說胡人不能守城的,他們最擅長的還是遊牧野戰,這樣建一座大城儲糧最終還是給漢朝送糧食,衛律想了想是這個道理,就趕緊中止了這個巨大的工程。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接着他又想辦法讓大單于放漢使不降者蘇武、馬宏等人回長安,準備與漢朝議和,馬宏是之前光祿大夫王忠出使西域諸國的副使,後來被匈奴所攔截,王忠戰死,馬宏則被生擒,可始終都不肯投降,如今匈奴歸還此二人,就是想與漢朝表達善意,這時的壺衍鞮單于已經做了三年大王了。

第二年,匈奴發動左右兩部二萬鐵騎,分為四隊,沖入漢朝邊境作亂,漢兵立馬進行追讨,斬首九千餘人,并活捉了匈奴瓯脫王,而漢軍卻沒有什麼損失,匈奴大單于害怕瓯脫王會替漢軍做向導攻擊他,于是吓得趕緊跑到西北極遠之地躲避,再也不敢南逐水草進入漢地了,而他又派了一些匈奴百姓前往瓯脫故地駐守。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明年,匈奴單于又派九千鐵騎跑到受降城附近來防備漢軍,并在餘吾水以北搭橋,以備逃跑之用,這時匈奴第一謀臣衛律已死,衛律在時常對大單于說與漢朝和親之利,并百般陳述了他當年在長安見到的大漢之昌盛與富庶,可匈奴大單于堅決不肯相信,等到衛律死後,匈奴多次與大漢交兵,不但屢屢被困于強大的漢兵,且匈奴國力越來越貧弱。

單于的弟弟左谷蠡王想起衛律之言,也想與大漢和親,可又怕漢朝不肯再屈就,就不肯先說出這話來,而是讓左右大臣向漢使表達了他的意思,左谷蠡王對漢朝的侵盜也越來越稀少,對待漢使也越來越親厚,他就想漸漸與漢朝達成和解,最後成功和親,漢朝也借此對他進行了籠絡與羁縻。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後來左谷蠡王去世,第二年,單于派出犁汙王前來窺伺大漢邊境,犁汙王回來對單于說大漢酒泉、張掖的守兵越來越弱小,可以出兵試着攻擊一番,或許能收獲這片土地。當時率先跑來大漢投降的人把匈奴的計謀報告了漢朝,新的大漢天子立馬傳诏邊關進行警備。

後來沒多久,匈奴右賢王、犁汙王四千鐵騎分成三隊,進入日勒、屋蘭、番和三地,張掖太守、屬國都尉立馬發兵阻擊,最後将匈奴大軍打得大敗,能脫身逃走的隻有數百人,屬國千長義渠王的騎士還射殺了犁汙王,被賜黃金二百斤,馬二百匹,義渠王也是以被封為大漢犁汙王,屬國都尉郭忠也被封為了成安侯,從此匈奴再也不敢進入張掖了。

漢朝經過漢文帝、漢景帝的休養生息後,漢武帝對匈奴數十年不間斷地無休止強行征伐,終于把匈奴打得有氣無力,後來到了漢昭帝、漢宣帝時期,匈奴對漢朝再也形成不了絕對的優勢和可怕的威脅了。

戰功赫赫,“投敵封王”,有心盡忠,卻無力守節的一朝三大叛将

為妹夫“搶馬”遠征西土,威震萬裡,最後卻被“獻祭”的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