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主要邏輯:

6月中旬以來歐洲天然氣危機不斷。現在Gazprom稱,由于北溪1号出現“技術問題”,7月27日起,運往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将再砍半,降至正常水準的20%。這造成歐洲天然氣價格7月25日大幅上漲12%,7月26日又再度上漲14.75%。歐洲今年冬天的天然氣危機一定會發生嗎?我們通過研究有這樣幾點發現:

首先,俄羅斯已經不那麼重要了。自2021年迄今,歐洲就在被迫或有意識地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程度。2021年全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仍占歐洲消費的40%,那麼到了2022年的5-6月間,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了13.40%。相應增加更多的是LNG的進口量。

其次,天然氣需求已經在電力和工業環節開始下滑。較高的天然氣價格引發了電力市場原料的選擇。煤炭成了最廉價的替代品。

再次,我們看到歐盟委員會提議未來八個月各成員國采取自願措施,将天然氣使用量與前5年同期平均水準相比減少15%以上。

綜上,我們認為若歐洲各國努力做到需求減少15%,即使俄羅斯完全斷氣也不會影響民用和商用氣的需求。俄羅斯管道氣的出口中歐洲占比高達83%,LNG産能有限的情況下,俄羅斯的管道氣可去的地方并不多。我們認為俄羅斯也不大可能對歐洲長久停氣。是以我們認為歐洲今年冬天的天然氣危機并非确鑿無疑,各國主動減少需求量将是關鍵點。

6月中旬以來歐洲天然氣危機不斷。首先是占美國LNG出口總量18%的Freeport港口着火爆炸,再次是北溪一号的輸氣量下滑至産能的40%,接着是北溪一号的檢修,7月21日北溪一号經過十天檢修正式營運,輸氣量為産能的40%。現在Gazprom稱,由于北溪1号出現“技術問題”,7月27日起,運往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将再砍半,降至正常水準的20%。這造成歐洲天然氣價格7月25日大幅上漲12%,7月26日又再度上漲14.75%。

1、歐洲天然氣價格呈現什麼樣的走勢?

歐洲天然氣價格近兩年走出了三波上漲。第一波是2021年冬季的天然氣危機,俄羅斯希望北溪二号可以投入營運。第二波是2022年3月份俄烏沖突帶來供應危機,歐洲向美國盟友尋求了更多的LNG,氣價回落。第三波就是現在,由Freeport着火爆炸和北溪一号輸氣減量帶來價格飙升。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機關焦耳的發電燃料價格看,并且考慮到天然氣的發電效率是50%,煤炭和石油的效率是33%,每次危機時LNG的發電成本都是最高的,其次是柴油,煤炭和燃料油的發電成本最低。即使考慮到碳價因素,以德國為例,電廠的點火價差也是煤炭發電盈利,天然氣發電虧損。

2、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市場有多重要?

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對歐洲曾經至關重要。2021年,歐盟平均每天通過管道從俄羅斯進口超過3.8億立方米(mcm)的天然氣,或全年約1400億立方米(bcm)。除此之外,大約有15 bcm以液化天然氣(LNG)的形式傳遞。從俄羅斯進口的155bcm總量占歐盟2021年天然氣進口量的45%左右,占其總天然氣消費量的近40%。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自2021年迄今,歐洲就在被迫或有意識地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程度。2021年全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仍占歐洲消費的40%,那麼到了2022年的5-6月間,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了13.40%。相應增加更多的是LNG的進口量,俄烏沖突發生隻是加速了LNG進口。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7月以來北溪一号的供氣量再次下滑,即使是按照5月1日到6月25日期間的比例來看,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的供應量也僅有13.40%了。

3、歐洲的天然氣需求有什麼變化?

歐洲的天然氣需求主要有這樣的三塊,占比最大的是LDZ即民用和商用氣,第二塊是工業用氣,第三塊是天然氣發電。

LDZ用氣偏剛性,工業用氣也因高價格持續下滑,變動較多的是電力用氣。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較高的天然氣價格引發了電力市場原料的選擇。煤炭成了最廉價的替代品,可再生能源中的風能2022年整體持穩,太陽能發電量創出了曆史記錄。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4、歐洲的天然氣危機會延續到冬季嗎?

天然氣是典型的季節性品種,淡季儲備,旺季消費。目前歐洲近65%的地下儲氣洞記憶體滿了天然氣,歐盟委員會則建議每個成員國在今年11月1日之際,将其填充率增加至80%,與此同時,德國為自身設定的目标則是在10月1日之際增加至80%,并在11月1日之際增加至90%。

歐洲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歐洲政府和公用事業公司通過船運方式,從美國購買LNG;努力通過挪威和阿塞拜疆的管道線路以擷取更多的天然氣。缺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德國,則計劃打造4個浮動接收站,而且其中兩個還将于今年投入營運。

北溪一号再減量,歐洲今年冬天一定會發生天然氣危機嗎?

7月20日,歐盟委員會提議,從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各成員國采取自願措施,将天然氣使用量與前5年同期平均水準相比減少15%以上。若屆時出現天然氣供應短缺等情況,歐盟将采取強制措施實作這一目标。歐盟委員會表示,減少使用天然氣計劃主要側重于工業等領域,家庭、醫院、學校等不受該措施影響,但也應減少不必要的使用,避免能源浪費。

我們看到歐盟倡導的需求減少量與俄羅斯目前的供應比例相當,若各個國家做到需求減少15%,即使俄羅斯完全斷氣也不會影響民用和商用氣的需求。另外一個層面看,俄羅斯管道氣的出口中歐洲占比高達83%,LNG産能有限的情況下,俄羅斯的管道氣可去的地方并不多。我們認為俄羅斯也不大可能對歐洲長久停氣。是以我們認為歐洲今年冬天的天然氣危機并非确鑿無疑,各國主動減少需求量将是關鍵點。

本文源自CFC能源化工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