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作者:裝修汪

困了嗎?戳右邊關注我,帶你看新奇的世間百态、學更多家居環保知識!

2022年7月,有着“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宣布滅絕。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長江白鲟

在感歎一個物種就這樣突然消失的同時,請思考下,曾經的歲月裡,是否也有其他物種在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份名單:

序号 分布區域 物種名稱 滅絕時間(倒叙)
1 中國 長江白鲟 2022年
2 歐洲 歐亞水貂 1997年
3 中國台灣 雲豹 1983年
4 印度尼西亞 爪哇虎 1980年
5 墨西哥 德克薩斯紅狼 1970年
6 墨西哥 灰熊 1964年
7 中國 犀牛 1957年
8 加拿大與美國 喀斯喀特棕狼 1950年
9 印度 獵豹 1948年
10 巴基斯坦 沙貓 1940年
11 印尼巴厘島 巴厘虎 1937年
12 阿特拉斯山脈 巴巴裡獅子 1922年
... ... ... ...

這是一份近100年以來的滅絕動物名單,是一份令人心痛的需要人類反思的筆記。

如果,你覺得這份名單還不足以震撼你的内心。那麼,推薦你可以去一個地方:在北京城以南有一片區域,那裡曾經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狩獵的場所。但現在,已經被改造為一座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這裡的每一塊墓碑代表着曾經消失的動物,上面雕刻着它們的名字、記載着它們滅絕的時間。每一塊倒下的墓碑,都曾鮮活地在地球上存在過上千年、上萬年,乃至上億年。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這座世界滅絕動物墓地的墓志銘這樣寫道:

工業革命以來,以文明自诩卻無限擴張為所欲為的人類,已使數百種動物因過度捕殺或喪失家園而遭滅頂之災,當地球上最後一隻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當最後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污濁天空墜向大地;當麋鹿的最後一聲哀鳴在幹涸的沼澤上空回蕩......人類,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善惡終将有報,獵天必被天獵。當人為造成的物種滅絕事件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下的時候,作為自然物種之一的“裸猿”(智人Homo Sapiens)你就能幸免于難,在劫而逃嗎?

顯而易見,人類在保護生物多樣性這條道路上仍然是任重道遠的。

不過換一種角度來看,這也表明了,地球環境在不斷變化、不斷發展(不一定是朝對人類有益方向的發展),任何種群都不可能長久地留存在這個世界上,上億年前的恐龍是這樣,今日消亡的長江白鲟是這樣,未來的人類亦是如此。

據相關科學家研究發現,按照目前的滅絕速度,人類這個物種的滅絕順序排在倒數第二位。(注:排在倒數第一位是鼠類)

為了延緩物種滅絕的速度,我們需要回歸現實,從各自的身邊小事做起!

一、減少垃圾,從變廢為寶做起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雞蛋托改造成盆栽

為什麼一些新聞報道中的人能夠做到每年産生的垃圾隻有一小罐,而我們普通人的垃圾卻是每天按斤增加。

主要的原因在于,普通人也需要學會變廢為寶。比如:喝完的塑膠瓶可以清洗幹淨後作為家居花瓶;雞蛋托可以當做綠植的底盆;破舊的風扇可以改成燈罩...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舊玻璃瓶改造成花瓶

各種變廢為寶的方式有很多,而且生活垃圾變廢為寶是個好習慣,既能為自己家省錢,還能為地球母親減少垃圾污染,何樂而不為呢。

二、節約資源,從裝修細節做起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與其每日為多出來的水電費煩惱,不如從源頭出發,在家裡裝修或者改造之前,做好以下幾點,讓你的家自動為你省水省電。

在省水方面,正如:浴室的熱水器,冬天用水,前幾秒總有一大波冷水沖刷下來,這波冷水一般不會澆到身上,都是拿到手上試溫下,等有熱水了再往身上沖刷。這種方法很浪費水。是以,裝修時該如何避免浪費掉這麼多的水呢?

解決的辦法有三種:

①小廚寶:在台盆地下直接裝個小廚寶,這樣處理的話,水龍頭移開馬上就有熱水了。

②電熱水龍頭:裝修時直接安裝即熱式水龍頭,熱水秒開。

③熱水循環:裝修時水路多布置一路管子,做水路循環,用個循環泵,這樣管子裡就都是熱水了。

在省電方面,正如:電源線的線徑不是越大越好,想要省電,就要針對不同區域采用不同的電線,這樣才能減少電量的耗損。

一般情況下,1.5平方截面的電線隻用于照明線路的分支,也就是做開關線用。2.5平方的用于照明總線和插座,廚房、衛生間和櫃式空調等大功率電器使用4平方電線。

另外,裝修時一定要規劃好采光,好的采光能為你減少白天開燈的電量損耗。

2022年長江白鲟滅絕,按消亡速度,人類排在倒數第二

三、綠色環保,從家居搭配做起

現在“宅一族”越來越多,這個群體該如何足不出戶地為地球母親做點貢獻呢?

答案就是:多種綠植。不需要專門跑到戶外去參加活動才能“植樹造林”,在自己家裡的陽台、客廳或者衛生間等區域,種點盆栽,既能美化家居環境,也能為保護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創造更多氧氣做出一份貢獻。

最後,緬懷一個已消亡的物種的同時,請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一起攜手保護更多動植物,努力成為合格的地球“小管家”!

#物種#、#白鲟滅絕#、#家居環保#

本文由裝修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