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作者:上觀新聞

今天下午,首屆北京文化論壇組織與會代表和中外媒體記者分三路現場觀摩,領略北京傳統文化和現代化建設中的國家文化中心建設新成就。在圍繞中軸線的觀摩後,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許多北京的嘉賓都連連贊歎:中軸線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北京中軸線位于城市的核心區域,是由一系列建築、曆史地标、曆史街道、橋梁和遺址共同構成的空間綜合體。它始建于13世紀,形成于16世紀,此後不斷完善,并在20世紀實作了公共化轉變。

曆經七百餘年的發展,北京中軸線最終形成了由古代家建築、城市管理設施和居中道路、現代公共建築和公共空間共同構成的城市曆史建築群。

有關人士介紹,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由中軸線的建立而産生,其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配置設定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氣魄雄偉,南北貫通。

早在上古時期,大陸就開始形成了以“中”字為核心的城郭布局,逐漸衍化形成都城的中軸線建設規範,發揮了都城“脊梁”的統領作用,展現了“以中為尊”的都城秩序,呈現出中國文化的獨特審美和政治文明。而北京中軸線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其規模、格局與文化内涵,堪稱中國理想的都城規劃範式。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站在鼓樓望景山。

鐘鼓樓位于北京南北中軸線的最北端,兩樓前後縱置,是中軸線上最高的一組古代建築,也元明清三代的“報時中心”。其最大的體量、顯赫的地理位置、悠久的計時曆史,傳統的報時方法,還有定鼎地位的鐘鼓,在全國鐘鼓樓中獨樹一幟。嘉賓們登上鼓樓,遠眺四周,壯闊的景色盡收眼底,不禁贊歎。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鼓樓裡的報時大鼓表演。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觀衆在拍鐘樓模型。

觀摩活動的第二站是北大紅樓,這是一座具有革命傳統的近代建築,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建築通體紅磚砌築、紅瓦鋪頂。當大家走進李大钊的辦公室、毛澤東工作的圖書館閱報室、陳獨秀等編輯的新青年雜志展示室,仿佛回到了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再次感到是他們的言行喚醒了中國。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觀摩嘉賓來到北大紅樓參觀。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毛澤東任職北大圖書館管理者時的辦公桌。

活動第三站來到前門三裡河公園。早在明朝正統年間,這裡作為南城洩洪渠就形成了三裡河水系。但是到了清末,随着新的洩洪通道形成和人口的增加,河道被填平并最後消失。2016年8月,三裡河綠化景觀項目啟動,依據曆史河道位置和走向進行了還原。原生态的大樹基本保留,河裡種植了蓮花等植物,養上了金魚,既能造景,也能對水質起到淨化作用。如今,這裡将胡同、街區、四合院、建築與自然環境滲透融合,充分展現了胡同、院落與三裡河的水、川、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讓老胡同賦予了新内涵、煥發出新生機。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三裡河公園恢複水系并修繕成市民休閑最佳區域。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三裡河公園附近顔料公館裡正表演平劇《貴妃醉酒》。

三裡河公園附近有一處名叫顔料會館的地方,明朝時是平遙會館,後來成為顔料公會。如今,以會館的戲台為中心,這裡變成了看戲的好地方。嘉賓們在此看了一組節目,首先是威風鑼鼓《牛鬥虎》,鼓點铿锵有力,聲震四方。接着是伴随着《十面埋伏》音樂的雜技表演,來自中國雜技團的兩位演員表演了高超的節目。很快,觀衆背後響起來國劇旋律,平劇《貴妃醉酒》迷醉了衆多觀衆。最後是長笛獨奏《春江花月夜》,伴着美麗女子的長袖獨舞,深沉而清遠的旋律飄向遠方……老會館重煥新生,成為東城區改造曆史文化街區的生動實踐。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三裡河公園附近顔料公館裡正表演鑼鼓與琵琶合奏《十面埋伏》。

活動最後一站來到了永定門,這裡是傳統的中軸線最南端。首先看到的是永定門禦道遺存,位于永定門城樓北面,長約141米,是北京重要的一條古代高等級道路設施遺存,也是北京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論壇嘉賓觀摩中軸線,贊歎“撐起了首都最美、最獨特的風景”

觀摩嘉賓來到中軸線南端的永定門參觀。

在現場,清華大學教授、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呂舟對記者說,北京中軸線附近有許多文化景點,包括故宮、天壇等世界文化遺産,鐘樓、鼓樓等全國文保機關、鳥巢、水立方、冰絲帶等北京标志性建築,還有國博、前門等知名的地方。它們構成了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很重要的一點,它們具有人間煙火氣,是北京人生活的組成部分。

大美中軸線,魅力北京城!

題圖來源:永定門全貌。樊江洪 攝。

文内圖來源:樊江洪 攝。      

來源:作者:樊江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