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作者:光明網

秘味,到底什麼味?

秘味,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絕妙滋味;

秘味,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味覺記憶。

秘味因難以模仿,是以神秘;

秘味因隻被少數人鐘愛,是以獨特。

秘味總是會讓熟悉它的人

在品嘗到的那一刻,

心滿意足、思緒萬千。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廣東碎皮燒鵝

鵝,雖然與雞、鴨并列為“三大家禽”,但它好像總是有點不太合群,因為它的高冷由來已久。

鵝由鴻雁或者灰雁馴化而來,與衆不同的出身讓鵝最早被作為禮器,整隻清蒸,這樣的經曆為它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明清時期,鵝的地位依然高高在上,隻在上等酒席中出場。如今,日常餐桌上,雞鴨都是常客,鵝的出場次數仍屈指可數,但在一些地方,鵝菜不僅是宴席上的主菜,而且烹饪花樣百變,秘味十足!

比如在東莞,無鵝不成宴!在東北,家裡來客人,得有“鐵鍋炖大鵝”才有面兒!在揚州,平均一天要消費7萬多隻鵝!在這些地方,鵝味都是深受喜愛的秘味!

北烤鴨,南燒鵝

燒鵝的做法,其實源于烤鴨。

廣東人總是調侃“沒有一隻鵝能活着走出廣東”,可見當地人對燒鵝的喜愛是多麼得執着。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東莞人對鵝的愛尤為熾熱,此地水網密布,是鵝的成長樂園。

用荔枝柴燒鵝是較為正宗的做法。荔枝柴木質結實,熊熊火苗為燒鵝鍛造了一身油潤光亮的脆皮盔甲!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燒鵝切塊,晶亮的鵝油從脆皮中溢出,鮮嫩的鵝肉吸飽了鹵汁,此時吃到燒鵝簡直就是人生赢家!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家裡來qie(三聲)啦!

上大鵝!

在東北,人們會把客人叫qie(三聲),當貴客臨門之時,鐵鍋炖大鵝也會随着客人入席閃亮登場。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在炖鵝時,人們會在鐵鍋的四周貼上玉米面餅子,當鵝肉變得軟爛入味,餅也熟了。在東北,這樣的做法讓很多菜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一鍋出”。一鍋出的主角不僅僅可以是大鵝,也可以是豆角、排骨或者是那經典的小雞與蘑菇。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最近網上有一個段子,淋漓盡緻地展現出東北人對于炖大鵝的深情:“智者不入愛河,鐵鍋炖隻大鵝;愛河傷心難過,大鵝暖心抗餓。”其實,這則段子幽默地表達了美食的治愈功能。當您傷心難過,來一碗熱乎乎的大鵝,撫慰身心;當您心情不錯,來一碗實實在在的大鵝,更加高興。

秘味老鵝——那個香喲!

“老鵝” 是揚州人對鹽水鵝的昵稱。

在揚州人的餐桌上,老鵝從不缺席。它鹹淡适中,滋味鮮美,空口吃不齁,拌面也不寡淡。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老鵝之妙,在于一個“老”字,一說在鵝,二說在鹵。

廣東燒鵝選用90天左右的肥嫩仔鵝,相比之下,揚州的鹽水鵝就“老”了一些。揚州人吃鵝不求嫩但求韌,兩到三年的公鵝既有嚼勁、又不塞牙,是做老鵝的首選。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鹵老鵝要用老鹵,每天鹵鵝後餘少許鹵水,第二天再加入新湯熬制,如此循環往複,“30年”的鹵湯曆久彌新。

老鹵可以讓一碗陽春面煥發新的光彩。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陽春面煮三分鐘撈出,無需任何調味,淋上鵝鹵就可為清淡的面條添一層适口的鹹鮮。一塊鵝肉,一口面,一杯黃酒口中綿,這就是揚州人舒坦又惬意的日子啊!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味

除了老鵝,還有紅燒鵝、全鵝湯等鵝味美食,秘味已經備好,盡在7月25日“道地風味”第9集,敬請收看!

轉自:CCTV4《美食中國》

來源: CC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