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作者:大黃變老黃

事情辦完,尚有閑暇,去參觀了當地著名景點--古缸遺址,又叫巨石缸遺址/石缸陣-石缸平原(Megalithic Jar Sites in Xiengkhuang – Plain of Jars),位于寮國北部偏遠的川圹省省會豐沙灣查爾平原上。“查爾”在寮國語中就是“石缸”的意思,而這個平原得以出名,正是靠着一大片神奇的石缸陣,它與英國的巨石陣、智利的複活節島巨石人像和南美洲的石人圈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石器之謎”。那些石缸,都是用整塊花崗石雕鑿而成的,由于天長日久,石缸内外長了很多青苔。

那裡錯落無序地放置着上千個石缸,每個缸都由整塊堅硬的花崗岩雕成,雖然大小不一,有圓有方,但都經過精細的加工,裡面平坦光滑、空無一物。據專家測量,這些缸小的有1 噸來重,大的則重達5 噸以上。在石缸平原上,一共有3個這樣的石缸群,大緻以一個小山洞為圓心呈扇形分布,一眼望不到邊際。寮國川圹高原偏遠山地和河谷中有超過85處的古石缸遺址,其中石缸遺址1号是最為人所知的一處。

下面上圖: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古缸遺址1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古缸遺址2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古缸遺址3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古缸遺址4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古缸遺址5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一線天景觀

參觀的時候碰到了很多當地人,寮國人口大約723萬人,分為50個民族,其中苗族57.8萬人,占寮國人口的8%,為寮國第三大民族,據說寮國的苗族和國内的苗族是同一支。

苗族是中國非常古老的民族,相傳蚩尤就是苗族的祖先,苗族先祖九黎最早生活在黃河中下遊至長江中下遊一帶,在逐鹿之戰之後,炎黃部落聯盟擊敗蚩尤,苗族先祖九黎及以後的三苗開始向南遷徙。經過多次遷徙,苗族在唐宋時期已經到達現在的雲貴高原,因為遷徙地已有土著,苗族大多居住在無人居住的山上,成為獨特的山地民族。

明清時期,受到改土歸流等影響,苗族繼續向南遷徙,走出國門。1800年以後,苗族開始大規模進入越南和寮國。雲南的苗族直接進入寮國,廣西的苗族借道越南進入寮國,苗族最早達到寮國北部山區,到達寮國的苗族擊敗本地民族,在寮國北部站穩了腳跟。進入寮國的苗族主要生活在北部山區,早期從事刀耕火種,狩獵等維持生計。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苗族分布圖(網上找的)

放一下我拍的當地人,感覺跟苗族還是蠻像的,女青年們都喜歡撐把傘,跟當地日照有點關系,天空晴朗無雲,容易把人曬黑。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當地男女青年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遠一點的當地男女青年

這邊還留有越戰時的炮坑,查了一下資料,應該是越戰時候美國人以及越戰後越南人留下來的。在越南與美國人的越戰期間,寮國付出了10萬人死亡的代價;越戰結束後,越南發動6萬軍隊入侵寮國,在寮國建立起親越政權,統治寮國長達10年;直到大陸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上司人長征重掌大權,及時更正了越南的稱霸路線,寮國局勢才趨于正常。戰争對于古迹的破壞是難以估量的,一如巴米揚大佛,其實排除宗教的影響,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彈坑

人在國外之寮國(三)

彈坑遠景

參觀的時候,感受較為強烈的就是當地的天真藍,東南亞的天氣真熱(國内是11月底了,北方都開始飙雪了),這次沒怎麼跟當地人打交道,是以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後面有時間再寫個四,把寮國結束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