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白人女子成了慰安婦,她們釋放後,家人不敢詢問她們的遭遇

作者:第二老土

印度尼西亞,二戰前這裡是荷蘭殖民地,稱為荷屬東印度群島。從16世紀末開始,荷蘭人在這裡施行了三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大批荷蘭冒險者也通過各種管道來到東方,在這片島嶼謀生,據統計,截至20世紀30年代,在這裡生活的荷蘭人已經有24萬。

1941年底,太平洋戰争爆發,美國對日本宣戰,已經無家可歸的荷蘭流亡政府也對日宣戰,日本瞅準機會,開始對荷屬東印度群島下手。 1942 年 1 月 10 日,日本對該地區發起進攻。荷蘭殖民當局掙紮了不到三個月,總督斯塔茨沃爾即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些白人女子成了慰安婦,她們釋放後,家人不敢詢問她們的遭遇

斯塔茨沃爾

日本人殺上門,最高興的是當地的印尼人。他們被荷蘭殖民數百年,天天盼着獨立。如今日軍殺上門,印尼人将他們當做解放者,甚至喊出了“日本是我們的兄長”、“日本萬歲”這樣的口号。

當然,印尼人很快就發現日本人的殘暴,但是在日本侵略之初,他們樂于給日本人當帶路黨,将躲藏在荷屬東印度各地的荷蘭人的下落彙報給日本占領軍。很快,這些荷蘭人都成了日本人的俘虜,被關進戰俘營。

這些白人女子成了慰安婦,她們釋放後,家人不敢詢問她們的遭遇

進攻荷屬東印度的日軍軍官

這些來自歐洲的白人,平日裡在殖民地都是人上人,如今在戰俘營,他們徹底領略了被人殘暴對待的滋味。不過,他們可能沒有想到,日軍的殘暴遠超他們的想象。

日本人在亞洲各地侵略時,到處搜尋慰安婦,供日本兵發洩,如今,荷蘭戰俘營裡的白人女子也成了他們的目标。一位名叫揚·魯夫-奧赫恩(Jan Ruff-O'Herne)的白人女子記錄了自己成為日軍慰安婦的經曆,多年以後将之公之于衆。

這些白人女子成了慰安婦,她們釋放後,家人不敢詢問她們的遭遇

揚·魯夫-奧赫恩

1923年,奧赫恩出生在爪哇島的萬隆,是荷蘭殖民二代。日軍入侵荷屬東印度之後,她跟數千名荷蘭婦女一起被關押在安巴拉哇集中營,每日從事各種繁重而艱苦的體力勞動。

1944年2月的一天,日軍突然下令,要求集中營裡所有17歲以上的女子列隊接受挑選。日軍從中選出10名年輕貌美的女孩,21歲的奧赫恩由于相貌姣好,也名列其中。

這些白人女子成了慰安婦,她們釋放後,家人不敢詢問她們的遭遇

戰俘營從事體力勞動的白人婦女

奧赫恩和其中6名女孩被帶到三堡壘的一座舊房子裡,這是荷蘭殖民時期留下來的一座房子。剛開始,她們以為日軍要讓她們從事一些宣傳工作,宣揚日軍如何友善。但是,她們進入這座房子後,就發現這其實是日軍改造的一個軍事妓院,她們也知道自己将面臨怎樣的命運。

當天晚上,在接受淩辱前,奧赫恩從兜裡掏出一個白色手帕,讓每個女孩在手帕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她希望此舉能為日軍的暴行保留一點證據。

接下來,作為慰安婦,奧赫恩所遭受的摧殘可想而知。日本人給每個女孩拍攝照片,挂在外面的走廊上,照片底下還寫着日本人為每個女孩起的日本名字,每一個到這所軍事妓院的日本兵根據照片選擇女孩。

這些白人女子成了慰安婦,她們釋放後,家人不敢詢問她們的遭遇

影視劇裡的奧赫恩(左四)

奧赫恩每個晚上都要遭受日軍淩辱,為了讓自己變得更醜,她不惜将頭發剪短。然而,即便如此也沒能逃避折磨。

這樣的折磨經曆了一年多,就在日本投降前夕,這些女孩才被帶到西爪哇的一個營地,與她們的親人團聚。臨行前,日軍一再告誡這些女孩,不許将自己的經曆告訴家裡人,否則全家都會被處死。

奧赫恩和女孩重獲自由,終于見到了家人,但是除了哭泣以外,她們沒有告訴家裡人自己遭遇的苦難。家裡人也很默契地沒有問她們,很顯然,誰都知道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但是誰又忍心揭破這層傷疤。

二戰結束,奧赫恩結婚生子,沒有再提起這些傷心的往事。直到50年後的上世紀90年代,奧赫恩才開始公開發聲,對公衆訴說自己的遭遇。

這些白人女子成了慰安婦,她們釋放後,家人不敢詢問她們的遭遇

晚年奧赫恩

根據荷蘭官方的一份調查報告,當初在荷屬東印度,每200-300名被俘的荷蘭婦女中,至少有60-70名女子成為日軍的慰安婦,這些白人慰安婦的總數估計至少也有數千人。但是,隻有79名荷蘭女子獲得日本政府的道歉和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