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控煙協會談校園控煙:青少年嘗試吸煙率達19.9%,是控煙重點

作者:Beiqing.com

7月22日,“中國控煙校園行”活動在京啟動。2022年活動的主題為“我是控煙衛士 共建健康中國”。

“中國控煙校園行”活動啟動當天,新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控制吸煙協會主持工作的副會長廖文科。他表示,針對青少年可塑性強的特點,及時進行控煙教育、監管和引導,形成無煙文化,減少煙民整體數量,有助于實作“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的控煙目标。

中學生嘗試吸煙率達16.7%

新京報:為何要開展“控煙校園行”活動?

廖文科:談起控煙工作,青少年是基礎、是重點。近年來,國家對青少年控煙特别重視,把青少年控煙作為重點,作為實作全面控煙目标的重要舉措。中國控煙協會看準青少年控煙的重要地位,于是想辦法開展這樣一個活動。

新京報:以往在校園中有控煙活動嗎?

廖文科:校園中的控煙工作是有的,教育部門和學校一直在做。但像“中國控煙校園行”這樣的品牌性活動,以前沒有過。

中國控煙協會希望把“中國控煙校園行”打造成一個品牌。以前可以稱為品牌的控煙活動,有“拒吸第一支煙”簽名活動、“不吸煙 我健康 我時尚”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熱播國産影視劇煙草鏡頭監測”等,都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京報:目前全國青少年吸煙的比例有多大?

廖文科:中國控煙協會沒有進行過相關調查,但我們一直很關注這方面的資料和資訊。比如,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披露:青少年吸煙率達6.9%,嘗試吸煙率達到19.9%。還有1.8億兒童在家庭或公共場所遭受過二手煙危害。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期釋出的2021年中國中學生和大學生煙草流行調查顯示,中學生嘗試吸煙比例達16.7%,其中男生23.2%,女生9.5%。2021年和2019年相比,中學生嘗試吸煙比例下降了1.2個百分點,男生下降了2.8個百分點。

這幾年,國家對校園控煙越來越重視,這在資料上也有所展現。

打造“無煙文化”,以青少年稀釋吸煙群體

新京報:校園内的控煙情況如何?

廖文科:總體來說,校園控煙比其他公共場所要好不少。因為國家有一系列控煙規定,同時學生管理起來也更容易,效果自然更好。

新京報:為什麼校園控煙情況更好,還要抓校園控煙呢?

廖文科:青少年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行為習慣可塑性強,是控煙的關鍵時期。抓住青少年,進行控煙教育、監管和引導,就能促使他們遠離煙草,成年以後一般不會再嘗試吸煙。然而,一個人吸煙成瘾後再戒煙,難度很大。是以,從控煙成效角度考慮,加大對青少年控煙工作力度,形成無煙文化,減少新加入的吸煙人群數量,将有助于整個國家的吸煙率下降。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确定了“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的控煙目标,目前這個數字是26%。這6個百分點,怎麼降?要靠吸煙者戒煙,談何容易?當然,我們也要鼓勵戒煙,引導更多的人戒煙。不過,讓每年進入15歲以上人群的人減少吸煙,是更容易實作的。

我們聯合開展“中國控煙校園行”活動,目标就是要營造無煙文化,阻斷青少年吸煙,讓不吸煙的青少年人群逐漸稀釋吸煙人群。

與此同時,我們要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教育青少年認識吸煙的危害,再讓孩子們勸爸爸戒煙,以無煙校園推動建設無煙家庭,這方面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因而也是很好的控煙途徑。在這方面,我們曾專門組織過“勸爸爸戒煙”的控煙品牌活動。

新京報:你提到了無煙文化,它是指什麼?

廖文科:就是要讓我們的國民形成這樣一種意識,吸煙不僅危害健康,還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和行為。吸煙不僅危害自己的健康,還會損害他人的健康。個人選擇吸煙是你的權利,但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吸煙,因為會損害他人的健康。因為吸煙有害,是以你不能将有害的煙卷作為禮品送給他人。與此同時,不吸煙是一種時尚行為,是文明的、有修養的表現。通過對青少年的教育,一定要形成無煙文化,隻有形成無煙文化,控煙的效果才會長遠、持久。

走進校園擴大青少年控煙覆寫面

新京報:這次“中國控煙校園行”活動,中國控煙協會為何要和中國教育學會、二十一世紀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

廖文科:中國控煙協會主要是協助政府部門推動控煙工作,我們聯合中國教育學會,是希望盡可能擴大活動的覆寫面,因為“中國控煙校園行”活動需要進入學校,與中國教育學會合作,就提供了進入學校開展活動的管道。通過中國教育學會在學校開展控煙講座、征文等活動,将會促使對青少年的控煙宣傳教育做得更紮實。

新京報:青少年控煙與其他群體控煙有什麼差別?

廖文科:首先是青少年控煙效果好。青少年行為習慣仍在養成過程中,控制好了受益終生。而成年人習慣基本定型了,讓他戒煙比較難。從工作體系看,學校有完整的教育體系,由此可以将控煙教育推廣到每個學生,這是社會面控煙宣傳所無法做到的。從工作條件看,學生嘗試吸煙面臨着經濟不獨立、法規不允許向未成年人售煙等規定的限制,控煙條件也就更好。

對青少年控煙教育方式方法需改進

新京報:目前,青少年控煙存在哪些難點?

廖文科:近年來,國家和學校對青少年控煙的宣傳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控煙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較單一、枯燥,很難打動學生,很難讓學生樂于去接受,是以在成效上要打個問号。是以,對青少年的控煙教育方式方法應該改進。

另一方面,控煙不僅僅是學校教育問題,社會環境也很重要。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在現實中,這點還沒有完全做到。在網絡上,未成年人也可以買到煙草。在影視劇中,煙草鏡頭還有不少。以上表明,讓青少年遠離煙草的環境仍有待改善。

新京報:除了傳統煙草,電子煙對青少年有什麼危害?

廖文科:電子煙對青少年的吸引力是很大的,電子煙造型、口味多樣,讓不少青少年在玩的過程中上瘾了。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成瘾性。青少年吸電子煙成瘾之後,會轉而吸傳統卷煙。這也是為什麼國家多次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原因。

另一方面,電子煙容易被家長、學校、老師忽視。家長、老師對學生吸傳統香煙很敏感重視,覺得這是不學好,可是對吸電子煙則不然。

另外,電子煙生産廠家存在不實宣傳,這也不利于控煙。從控煙教育角度來說,電子煙的危害不能忽視。

新京報:你認為,要完成2030年控煙目标,除了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還應該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廖文科:首先,對實作這個目标的難度,應該有充分的認識,要有緊迫感,要打好控煙組合拳,加大力度做好一系列工作,才能最終實作2030年控煙目标。

比如,要進一步加大控煙宣傳的力度,在宣傳的方式方法及有效性上下功夫。要适度提高煙草稅收及煙草零售價格,通過提高煙草價格,減少煙草消費,這也是被實踐證明有效的。煙盒包裝上的健康警示應該再加大力度,僅有目前的一句“吸煙有害健康”還遠遠不夠。同時,現在中國的煙盒包裝做得十分精美,像藝術品一樣,也不利于控煙。這不但讓吸煙者忽視了煙草的健康危害,還無形中助長了送禮的風氣。要從建設健康中國的角度出發,在煙盒包裝的健康危害性警示方面,再往前走一大步。要利用煙盒包裝的健康警示,加大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從全社會來看,我們對煙草危害的宣傳,也是遠遠不到位的,往往流于空泛,這也是亟須改變的。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編輯 陳靜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