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作者:熙露媽媽

昨天,我逛超市的時候親眼目睹了這樣一件事。

兩位看上去十歲左右的國小生,站在奧特曼卡片的玩具前認真地挑挑選選,兩人還當場“打賭”。

其中一位國小生拿起一盒卡片,很自信地說道:“我覺得這盒裡面肯定有絕版的鐳射卡。”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另一位國小生不服氣的會回應道:“我覺得我手裡這盒才有絕版的。”

互不相讓的兩個人,各自掏出了18元付款,之後兩個孩子坐在地上現場拆開了卡片玩具。

可不走運的是,兩個孩子都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卡片,喪氣之下,他們直接将整盒卡片丢到垃圾桶裡。

這一舉動就連旁邊的路人都看不過眼,好心地提醒他們:“剛買的卡片為何不要了?全是嶄新的,太浪費了。”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兩個孩子不以為然地回複道:“我們才不稀罕這些,早集齊了,我們想要的是那張絕版的。”

望着這一幕,身為媽媽的我陷入了沉思。

要說奧特曼卡片之類的玩具,我也給孩子買過不少。最初完全是滿足孩子的個人喜好,也沒考慮太多,可後來伴随着孩子要求越來越多,從普通卡到鐳射卡再到3D卡,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卡片需求,讓我決定“及時刹車”。

還記得我拒絕給孩子購買奧特曼卡片的時候,孩子不了解地大哭起來,家裡心疼孩子的老人忍不住幫腔:“就幾塊、十幾塊的玩具,價格又不貴,家裡也不缺這幾個錢,何必弄得孩子不開心呢?”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是因為金錢的原因而拒絕孩子嗎?答案并不全是。

在不斷滿足孩子買、買、買的“欲望”中,我猛然意識到孩子所迷戀的并不是玩具本身,而是逐漸形成了一種“賭博上瘾行為”。

所謂的奧特曼卡片,如果是大大方方陳列在貨架上“明買明賣”,我認為滿足孩子的小小要求并不過分。但遺憾的是,商家抓住了國小生“體驗刺激”的消費心理,将孩子們心儀的卡通玩具,以小機率抽簽的形式來分散進行銷售,讓孩子深陷其中,逐漸上瘾,以此來提升孩子們重複購買幾率。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市面上,裹着“花裡胡哨商業噱頭”的“賭博玩具”,遠不止這類集卡片的這一種,還有這兩種“流行款”也很容易讓人中招。

★盲盒

“盲盒經濟”曾掀起過一股熱潮,精明的商家很快就開始把盲盒種類開始延伸,迅速搶占中國小生的市場。

市面上的考古盲盒、手辦盲盒、玩具盲盒,甚至連文具也逐漸被“盲盒化”。這些外包裝精美,但是見不到内容的盲盒産品,很快就獲得了孩子們的“青睐”,他們争先恐後、一窩蜂地購買。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在我看來,孩子們購買盲盒的行為,已經失去了商品購買的實際意義,更多是被“拆盲盒的驚喜感和刺激感”所吸引。他們心甘情願落入商家設計好的“圈套中”,不斷地、重複地、上瘾式地購買。

★抽獎

“砸金蛋”、“刮刮卡”等抽獎模式在市面上很常見,為了吸引國小生的目光,很多商家将一些卡通玩具或者是新奇的電子産品直接放入抽獎池中,讓孩子體驗“抽獎刺激”。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或許一開始孩子們隻是按捺不住好奇想嘗試,但試過一次之後就逐漸變了味,我經常見到孩子們為了博自己的“好運氣”,不斷地、重複性購買。在單純的孩子看來,這一次不中獎,下一次一定會中獎,正是這種“賭博心态”的誘惑,讓孩子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類似這些“商業原理”的玩具,我奉勸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遠離,看似每次隻花點小錢,無傷大雅,但是這種投機心态所帶來的精神刺激,對認知能力、自控能力有限的孩子“殺傷力”是極大的。不僅讓孩子們容易癡迷成瘾,破壞孩子的自律性,也不利于孩子正确消費觀的培育。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混迹“育兒圈”的這些年,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大部分家長對待孩子玩具都是“佛系”的态度,甄選玩具的标準也是孩子喜歡就好。

但在我看來,玩具選購并不是一件小事,玩具所賦予的意義是打開孩子智慧的天窗,玩具善加利用得好等同于是智慧啟蒙的工具。

是以,我強烈建議爸媽們,在孩子玩具選購的時候多花點心思,以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為前提,不能因為孩子喜歡,就過早讓他們仿拟成人生活方式,這樣做的後果隻會催化孩子早熟,影響他們健康成長。推薦爸媽們可以選擇一些益智類的玩具,如:拼圖、數獨、拼裝類的玩具等,一開始孩子或許興趣不大,但隻要家長耐心引導,盡可能抽出時間親自陪伴孩子一起玩,讓孩子體驗到類似益智玩具所帶來的快樂,孩子逐漸也會産生濃厚的興趣。

警惕:國小生間正流行着以下“賭博玩具”,可能會讓娃越玩越上瘾

關于玩具選購的親測技巧,您都有哪些好辦法呢?歡迎留言一起分享哦!

說一說孩子玩的哪些玩具容易讓孩子上瘾,還可能會毀掉孩子的自律?